摘要:”刷到这条新闻时,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感动,是算账。3500个孩子,人均两千多块,够干啥?
“800万砸下去,真能砸出一条出路?
”刷到这条新闻时,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感动,是算账。3500个孩子,人均两千多块,够干啥?
可再往下看,数字技能课、心理小程序、家长工作坊……突然意识到,这项目玩的不是撒钱,是“搭梯子”。
先说最扎眼的——直播电商课。
别急着皱眉,不是教人喊“家人们冲”。
重庆那两所职校的老师透露,课程直接对接拼多多、抖音的商家后台,学生边学边挂小黄车,结业当天就有人收到运营助理offer。
一个贵州来的女生,三个月前连剪映都不会,现在能独立剪出30秒带货视频,单月提成四千八。
这数字在北上广不算啥,对她家来说,是父亲一年种玉米的收入。
心理那块更“鸡贼”。
以前搞心理讲座,讲完拉倒。
现在小程序每天弹三个问题:“今天有没有因为钱焦虑?
”“有没有跟室友吵架?
”答完立刻跳出对应建议,严重的一键转人工。
最绝的是拉上家长一起卷,36场家庭工作坊,主题从“如何不翻孩子手机”到“怎样开口谈性”。
一个妈妈说,第一次听见儿子讲“我在学校装开心很累”,当场哭崩。
哭完呢?
母子俩开始每周固定散步半小时,不谈成绩,只聊今天食堂的鸡腿咸不咸。
企业合作听着像套话,落到实处是600个实习岗位,78%转正率。
湖南怀化一个汽修专业的男生,原本打算毕业去广州打螺丝,现在留在本地4S店做新能源维修,底薪五千二,他说“终于不用听主管骂‘乡巴佬’了”。
项目方偷偷透露,他们选人标准就一条:肯学。
哪怕你Excel只会求和,只要愿意加班练,企业就敢要。
最意外的是“校友会”筹备。
不是吃吃喝喝那种,而是老学员回来当 mentor,一对一带新人。
第一批报名的,有在重庆做直播运营的学姐,也有回县城开美甲店的小哥。
项目负责人说得很直白:“我们不想当保姆,只想当媒人,把路指给你,摔不摔看自己。
”
800万花得值不值?
数据摆那儿:3500人里,六成家庭月收入低于三千,八成是留守儿童背景。
现在,他们有人月薪过万,有人成了心理志愿者,还有人回母校当老师。
不是童话,是活生生的“自救指南”。
最后留个问题:如果给你两千块,你会怎么帮一个山里的孩子?
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下次项目升级就用你的点子。
来源:海上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