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内在力量:将心理健康和关怀辅导融入教育的哲学与实践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18:42 1

摘要: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球教育与发展议题的核心。抑郁、焦虑与行为问题正悄然侵蚀着年轻一代的成长根基。然而,危机之中也孕育着转机。国际社会已从国家战略、系统建设与多主体协同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起层层递进的心理支持网络;而在中国,从政策层

导语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球教育与发展议题的核心。抑郁、焦虑与行为问题正悄然侵蚀着年轻一代的成长根基。然而,危机之中也孕育着转机。国际社会已从国家战略、系统建设与多主体协同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起层层递进的心理支持网络;而在中国,从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到学校与家庭的实践探索,一场关乎“心”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我们亟须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将心理健康置于与人文学科、科学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温暖而坚韧的防线。

一、全球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全球青少年心理现状研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的最新调查,全球范围内10-19岁青少年中,每七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精神障碍,占该年龄段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5%。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是导致青少年疾病和残疾的主因,自杀已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三大死因。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干预,将延续至成年期,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机会。

WHO指出,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身体、情感与社会关系的多重变化。风险因素包括贫困、暴力、欺凌、严苛的管教、社会排斥、性别规范与媒体影响等。保护性因素则包括健康的睡眠与运动习惯、情绪管理与人际技能,以及来自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支持性环境。

图源:WHO官网

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各国正积极从国家战略高度寻求系统性的破解之道。

《中国德育》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国际动态与趋势》一文中指出,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多国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政策法规制定与体系建设。例如,俄罗斯出台预防青少年自杀的专项措施,澳大利亚制定国家儿童心理健康战略,加拿大、法国等国则以长效行动计划确保服务系统化;韩国和以色列通过修订法律,强化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程度和学校心理学家的职能。各国还设立专门机构,如俄罗斯心理研究所、韩国国家心理健康中心,以保证服务落地。

在执行层面,国际经验强调多主体协同,政府部门、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如英国的跨部门合作、新加坡的“校—家—社”三维体系、美国的“社区—学校”联合干预。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多国构建了分层级心理服务体系,以普及教育、早期干预和个别支持为核心,如美国、韩国、日本均有三层模式;同时注重心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资格认证。为落实服务,国际上普遍通过项目制推进,如南非和法国的家庭赋能项目、德国和芬兰的校园欺凌干预计划、加拿大“希望之根”社区预防项目等,整体呈现出政策引导、部门协同、学校主导与项目支撑相结合的应对策略,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24年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业状况调查报告》以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现状及康复困境研究》,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呈现以下特征:

1、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多与家庭、学校支持系统相关:调查显示,有留守经历、亲子沟通不良,或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方面存在困难的青少年,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更高。而父母情感支持高、亲子沟通频繁的青少年,抑郁和焦虑风险明显降低。

2、学校环境中的人际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显著:师生关系良好、班主任公平度高的学生,心理风险显著较低。同学关系差、缺乏朋友关心的青少年,抑郁和焦虑风险则显著升高。

3、心理健康与学业表现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上更努力,内部学习动机更强,学习效能感更高。相反,有抑郁或焦虑风险的学生更易出现不想上学、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行为。

4、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面临识别与康复困境: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症常伴随焦虑、睡眠、强迫等多种共病。延误主因包括“家属缺乏心理健康常识”和“不知如何求助”。康复过程中,“孩子缺少可交流的社交团体”被视为最大困境,家校社协同支持机制尚未形成。

实际上,国家在政策层面已启动系统化应对: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构建“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明确到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

这一顶层设计正是针对当前青少年心理风险高发与支持体系薄弱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旨在通过机制化路径将孤立的风险识别转化为联动的生态治理。

综上,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家庭、学校与社会需在政策引领下协同发力,从预防、识别、干预到康复全程介入,构建覆盖成长全场景的支持网络,共同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国际学校的心理教育体系

国际学校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与学术教育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未雨绸缪”而非“亡羊补牢”。其教育理念强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情绪”,并将情感技能培养融入课程体系、导师制度、生活技能训练乃至住宿生活中。学校通常拥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多样化活动设施,和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材料,能够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心理支持。

国际学校的心理教育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层面:

主题式心理健康活动

如心理健康周/月、心灵树洞、微笑拥抱、情绪管理工作坊等,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心理课程与讲座

开设生命教育、积极心理学、正念思考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与压力应对技能。

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

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教师识别学生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的能力,强化师生关系建设。

家校合作共育机制

通过家长培训、亲子工作坊、心理健康沙龙等形式,构建家校联动的支持网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三、国内外国际学校案例分析

1、北京德闳学校

北京德闳学校将学生的身心健康视为其教育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并将其全面融入教学与校园文化中。学校自创校之初便将“安全在校”作为核心教育理念,致力于营造一个安全、包容、尊重、平等的校园氛围。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长期采用由英国心理学家Sue Roffey博士创建的“圆圈教学法”,通过围坐成圈的形式,引导学生围绕“安全”、“友谊”、“权利与义务”等话题展开平等、开放的对话。该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会情感联系,提升其归属感和幸福感,并在轻松、安全的环境中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倾听他人,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为保障校园安全与心理健康工作的系统化,德闳学校为所有教职员工提供年度“安全在校”培训,并开发内部小程序便于随时查阅相关制度。同时,学校也与家长合作,通过讲座、家长成长课堂等形式共同构建支持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共同体。德闳学校强调,学术卓越与身心健康不可分割,教育者应尊重每位孩子的独特性,通过创设安全、激励性的环境,帮助其发掘潜能、建立自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成长。

2、北京市海嘉学校

北京市海嘉学校将学生身心健康视为教育生态的核心,致力于营造积极、健康、幸福的校园氛围,并通过系统的心理支持、丰富的体验活动以及深入的家校合作,全面守护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发展。

根据学校进行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调查结果,海嘉学生的平均心理健康得分为48.44分,与英国青少年平均水平(48.8分)基本持平,显示出较高水平的“幸福健康”。学生在“对新事物感兴趣”“感觉乐观”“感觉开朗”“感觉有用”以及“感觉被爱”等维度上表现突出,反映出校园整体氛围的积极与包容。

海嘉设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老师们被形容为“心灵按摩师”,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沟通,致力于“用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外在行为,更注重解读情绪背后的深层诉求,例如帮助学生应对考试焦虑、自我要求过高等问题,并通过运动宣泄、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干预。学校强调建立“规则感”“秩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让每个孩子的呼唤都能得到“真正爱的回应”。

海嘉也高度重视家校协同,通过家长工作坊、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学习沟通技巧与情绪管理方法。学校鼓励家长关注自我关爱、营造鼓励性家庭环境,并与学校共同制定规则,实现“家校同频共振”,为孩子的心理健康编织一张坚实的保护网。

正如海嘉所坚信的:“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幸福。”学校通过幸福教育、利他教育、乐观性格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注入“快乐”基因,助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心花怒放”,在更广阔的世界中绽放光芒。

3、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

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心理健康资源,设有“心灵守护热线”及专属邮箱,学生可随时寻求心理支持。同时,学校积极联动区域与市级资源,引导学生在有需要时拨打闵行区心理守护专线、上海市心理氧吧等专业热线,形成校内外联动的心理防护网络。

在情绪管理教育方面,学校推出“心灵充电站”指南,提出“5个正念技巧”与“3大健康法宝”,引导学生通过“情绪命名法”和“侦探模式”识别思维陷阱,以“大脑重启术”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学校特别强调营养、睡眠与运动的“黄金三角”作用,指导学生通过“彩虹餐盘”保证营养,通过“星空冥想”改善睡眠,利用课间“动物操”等微运动提升多巴胺水平,并设计“21天睡眠计划”帮助学生建立健康作息。

学校注重发挥学生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医学生社、科普社与心理学社联合举办了题为“正视情绪,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心理健康讲座,从学术角度解读情绪特征,介绍中西医学视角下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强调“自尊自爱与自我信任是情绪稳定的基石”。此类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并讲授的活动,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此外,学校鼓励学生通过建立“快乐储蓄罐”、完成“每日心灵任务卡”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积累积极情绪,培养感恩心态与观察美好的习惯。学校也关注家长在学生情绪健康中的作用,为家长提供“情绪翻译官”指导,建议通过识别“饥饿愤怒”、监测睡眠质量、制作“运动-心情”记录表等方式,协同促进孩子的情绪稳定与身心平衡。

通过专业支持、科学方法、同伴教育与家校协同,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致力于赋能每一位学生掌握身心调适的能力,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实现情绪稳定、身心协调的健康发展。

4、珀斯学校(The Perse School)

位于英国剑桥的珀斯学校将学生福祉与关怀辅导(Wellbeing and Pastoral Support)置于核心,构建了一个贯穿3-18岁全龄段、多层次且专业的支持体系。全校拥有一个结构完善的专业关怀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从学业、心理、医疗到职业规划的全方位支持,并与家长协会合作举办讲座,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环境。

学校坚信学生的快乐与身心健康是取得一切成就的基础。在幼儿部,学校通过PSHE课程(personal, 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多元活动和户外游戏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与社交技能。小学部每年举办“幸福周”,通过瑜伽、艺术和团队挑战等活动,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并致力于培养他们的自尊、责任感与健康生活习惯。进入中学部和预科部,学校提供更专业的支持。院舍系统(House System)通过丰富的活动增强归属感,定制化课程则帮助学生应对压力、管理情绪并掌握关键生活技能。

通过这一全面、连贯的关怀辅导体系,珀斯学校确保每位学生在学术成长的每一步都感到被重视、被支持,能够自信、健康地发展。

5、门罗学校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门罗学校秉持“发展终身健康福祉”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身心健康支持体系。该校通过专业的咨询团队、完善的危机干预机制和丰富的资源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包容的成长环境。学校配备专职咨询师分驻中学部和高中部,为学生提供便捷的保密咨询服务,学生可通过临时到访或预约方式获得个性化支持。同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危机应对网络,提供包括危机短信热线和全国危机生命热线在内的多重保障,确保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专业援助。

在持续支持方面,门罗学校整合了系统的心理健康资源,涵盖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多个维度。学校不仅提供专业读物,还精选了多个优质播客节目,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实用的心理调适策略。此外,学校还与儿童心理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建立合作,进一步拓展了支持网络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咨询服务和资源支持的双轨并行,门罗学校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培养了学生应对挑战的能力。这种将专业干预与日常关怀有机结合的支持模式,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结语

青少年心理健康,从来不是孤立的教育议题,而是关乎个体幸福、家庭和谐与社会未来的系统工程。从全球视野到本土实践,我们清晰地看到: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单一主体或临时干预,而需要政策引领、系统构建、专业支持与文化滋养的多轮驱动。学校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家庭要做孩子情感依托的港湾,社区与社会机构则需搭建资源互补的服务网络。唯有形成“预防—识别—支持—康复”的全链条关怀生态,才能真正让每一个年轻心灵在安全、包容、支持的环境中自由呼吸、勇敢生长,最终实现“为幸福而教育”的崇高使命。

[1]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mental-health

[2]https://mp.weixin.qq.com/s/_ur4O7n905oIJUsahP_SSQ

[3]https://mp.weixin.qq.com/s/rM4xQB41RR7S1Qyn2elMgQ

[4]https://mp.weixin.qq.com/s/gVNIbGkxe4Rv2Zz2kvcrgQ

[5]https://mp.weixin.qq.com/s/bHYf2oVIMyzcfGZe0CgObg

[7]https://mp.weixin.qq.com/s/lTscDgYLGZf-7TiOInCDSg

[8]https://mp.weixin.qq.com/s/OjblpkCPoXIvUUxGWcaZVQ

[9]https://mp.weixin.qq.com/s/mbNZhEdjbF1pgU_QnGvEAQ

[10]https://www.perse.co.uk/

[11]https://www.menloschool.org/

[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202305/t20230511_1059219.html

来源:京领新国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