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春天,河南郏县刘洪庆的五彩玉兰基地,轰动了整个园林圈。
2025年春天,河南郏县刘洪庆的五彩玉兰基地,轰动了整个园林圈。
2000亩基地里的高杆玉兰,有白的、红的、粉的、黄的玉兰,一片接着一片,把整片苗圃染成了彩色的海洋。
这是刘洪庆用十万颗种子,苦熬了15年,才换来今天的壮观景象。
有人说他傻,也说他疯,但如今,全国各地的客户一拨接一拨赶来买树。
刘洪庆是个有想法的老苗木人。
传统的玉兰,多是低矮分枝,种在公园里,庭院中。
他看着城市宽阔的道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能不能培养高杆的玉兰?用来做行道树?!”
这个念头,成了他所有行动的起点。
他要让玉兰,从景观树,变成观花行道树。
想法很好,做起来却难。
没有现成的苗,他就从种子开始。头3年,他播下了十万颗望春玉兰的种子。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时间,更是看不见的未来。
种子发芽了,小苗长出来了。地里的活,琐碎又磨人。
浇水、施肥、除草、防虫,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地里的玉兰苗,在无声无息中,一寸一寸地生长。
他的希望,也一天一天地跟着生长。
刘洪庆对树形,有个执拗的要求。
分枝点,必须定在三米。
为什么是三米?“高了,树形不好看;低了,影响行人车辆。”
这个高度,是他反复琢磨出来的,既保证树冠舒展,又不妨碍城市功能。
为了实现这个统一的标准,他花了大量心血。修剪、扶干,年复一年地整形。
他要的不是一棵两棵精品树,而是棵棵都笔直挺拔的“标准树”。
十五年,一晃就过去了。
当年那十万颗种子,早已蔚然成林。最初的几亩地,扩展成了2000亩的基地。变成了春天里最绚烂的花海。
他主打的是望春玉兰,胸径已有10~14公分,棵棵三米分枝,树冠饱满圆整,已经可以直接应用到工程中。
单一的白色看久了,刘洪庆又想“搞点颜色”。
他用望春玉兰作为砧木,嫁接上了红玉兰、粉玉兰、黄玉兰……
通过嫁接,每棵树开的花颜色都不一样,姹紫嫣红,格外热闹。
他还引进了不少新品种,让他的玉兰产品梯队越来越丰富。
规格从8公分~14公分的嫁接玉兰也逐步成型,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粉玉兰
白玉兰
红玉兰
黄玉兰
紫玉兰
当这样规模化、标准化、多品种的高杆玉兰出现在市场上时,很快轰动了园林圈。
同行们纷纷前来参观。看到眼前千亩玉兰,棵棵笔直,花色缤纷,无不惊叹。
原来玉兰,真的可以这样种!
买树的客户,从此络绎不绝。电话响个不停,基地里来看树、选树的人一拨接一拨。
他的玉兰,开始走向全国各地城市的街道和广场。
看着自己培育的玉兰一棵棵被运走,种到城市的大路两旁,刘洪庆很欣慰。
他最初的梦想,实现了。他成功地让玉兰成了观花行道树!
“让玉兰在城市的道路、广场大放光彩。”
这句话,他用了15年!
老刘的故事没啥惊天动地的情节,就是一个普通农民认准一件事,坚持了15年。
所以说啊,不管干啥行业,只要你做得够专、够精,总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来源:青山因雪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