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嘴两张皮,翻过来调过去都是理",这话放在双标现场再合适不过。你熬夜加班是效率低,他通宵打游戏是"劳逸结合";你买件新衣服是乱花钱,他换个手机是"工作需要"。最绝的是那句"不认同我就是你有问题",硬生生把逻辑掰成了麻花。
"人嘴两张皮,翻过来调过去都是理",这话放在双标现场再合适不过。你熬夜加班是效率低,他通宵打游戏是"劳逸结合";你买件新衣服是乱花钱,他换个手机是"工作需要"。最绝的是那句"不认同我就是你有问题",硬生生把逻辑掰成了麻花。
最近网上有个段子扎了无数人的心:十年前吐槽婆婆的年轻媳妇,十年后成了被儿媳妇吐槽的恶婆婆。有人调侃这是"屠龙少年终成龙"的现代家庭版。更绝的是那个"薛定谔的泡面"——泡面变胖变瘦全看谁吃,像极了某些人遇事就切换的评判标准。你以为你在观察生活,其实生活早把你变成了显微镜下的标本。
职场里领导说"年轻人要多担当",转头自己推锅比谁都快。饭局上劝你"别太计较"的人,结账时算得比计算器还精。这种双标最狠的不是明着偏心,而是总能给自己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就像网友说的,他们手里永远攥着两套尺子:量别人用游标卡尺,量自己用橡皮筋。
但细想又觉得悲哀。那个吐槽婆婆的准婆婆,当年何尝不是满怀委屈?那个严以待人的上司,可能正被更上头的人用双标碾压。生活像个循环播放的怪圈,我们都在某个时刻当过施害者,又在另个瞬间成了受害者。当"利己"成了生存本能,还有多少人记得"将心比心"四个字怎么写?
说到底,双标就像面照妖镜,照见的是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下次再想用两套标准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角色调换,这道理还站得住脚吗?你在生活里遇过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双标现场?说出来,让大伙评评理。
来源:深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