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杨浦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度和群众满意度,集中组织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围绕“优化惠企政策”“优化涉企检查”“基层营商环境”“世行对标改革”四个子主题,全区共40家单位举办54场活动,展现杨浦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探索与成效,6500
8月,杨浦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度和群众满意度,集中组织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围绕“优化惠企政策”“优化涉企检查”“基层营商环境”“世行对标改革”四个子主题,全区共40家单位举办54场活动,展现杨浦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探索与成效,6500余名市民代表、企业代表受邀参与线下活动。
优化惠企政策
区审计局聚焦服务营商环境的实践突破,通过沉浸式参访、深度对话与精准建言等环节,剖析典型案例、现场回应关切,打破公众对审计“查账翻凭证”“依申请审计”的刻板印象,立体呈现审计工作在风险防控、政策优化中的治理价值。
区医保局开展“医保-医企面对面”交流座谈,聚焦医疗保障改革与创新药械发展等核心议题,深入解读医保在支持创新药械临床应用、探索多元化支付模式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与现场企业、群众代表共同探讨医保赋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优化涉企检查
区应急局通过政策宣讲、案例分析、讨论答疑等形式,系统解读国办、市政府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等相关政策,以活动为契机,深化企业主体责任、优化部门监管措施,为区域营商环境提供更加透明、规范的安全生产监管支持。
区统计局与基层企业、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设置政策解读与回应、座谈答疑会、活动体验等环节,业务骨干解答涉企统计工作相关具体问题,深入解读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要求,业务分管领导听取企业在统计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及意见建议。
基层营商环境
江浦路街道一方面通过理念阐释、深度对话,呈现街道治理举措,回应企业群众关切,融合创新机制发布、营商服务项目启幕等环节,全面展示街道在提升营商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与阶段性成效。另一方面通过游戏互动、场景体验宣传街道治理政策与政务服务,拉近政企民距离,切实提升公众参与度、感受度。
四平路街道设置展馆参观、企业讲堂、政策咨询、沙龙互动等环节,营造政企深度沟通氛围。政府部门负责人进行政策解读、企业家代表分享实战经验,聚焦企业发展的核心关切和现实痛点,现场更是提供了跨部门协同服务、政策资源整合输送、银企对接“快速通道”搭建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世行对标改革
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大桥街道,举办专场街企对接宣贯会,对升级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促信用服务“生态圈”等落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举措做了详细介绍,对市区两级信用评价工具、惠企政策服务和“信易贷”金融超市等进行了深入解读,20余家企业的代表参与了讨论交流。
区规划资源局邀请公众代表走进区确权登记事务中心,以“政策解读+沉浸体验+互动研讨”形式,对不动产登记服务进行了讲解,重点介绍了杨浦区“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业务的特色亮点举措,并带领公众代表们到“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体验了一把不动产登记“全天候、不打烊”服务新模式。
打破壁垒,部门、街道互相借力,深化活动实效性。今年,部门、街道一改以往“各自为政”局面,打破行政壁垒与职能边界,以部门的“专业力”和街道的“洞察力”,在政府开放活动中共同构建了紧密联动、资源共享的协同新格局,职能与视角的深度融合,使开放活动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区数据局和新江湾城街道共同主办,开展“随申办”企业云服务体验日活动。现场,区数据局带来“企业云”实操培训,区科技经济委、区市场监管局进行政策宣讲,企业家体验平台服务、分享企业故事,同步启动“企业云体验官”试点活动,生动展现了区域政企服务从“能办”到“智办”,更具精准度和获得感的改革实践。
长白新村街道联合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经济委开展专题政策宣讲与咨询答疑,活动中“银发市集”提升涉老企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主题座谈”现场回应并落实8条企业群众建议,街道依托“一核三圈”“一街一品”特色服务体系,整合区级部门、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政企民高效联动、内容务实、操作性强的开放活动模式。
紧跟热点,政策、话题互相借势,提升活动影响力。随着《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沪九条)出台,以及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的加快建设,内容创作成为热门话题。借助热点,政府开放活动成为政策落地、资源对接、人才汇聚、声量传播的重要节点,政策与话题互相成就,更具传播性与影响力。
区司法局举办法治沙龙活动,直接面向内容创作者、MCN、平台从业者,以AI时代的内容创作者如何守住“版权底线”为主题,邀请公证专家与资深律师参与讨论,帮助创作者在创作自由中精准“避雷”。
区科技经济委围绕金融赋能内容创作产业发展,以开放活动搭建区校企交流平台,政府解读政策、高校介绍学科最新成果、企业分享经典应用场景案例、机构介绍金融服务体系,集思广益,助力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
整个8月,政府通过集中组织开放活动,认真听取企业群众的“吐槽”和“建言”,及时发现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切实掌握政策优化和改革的第一手决策依据,将“营商环境最暖城区”这一抽象的政策目标,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评价的具体行动,真诚展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行动,积极展现政府锐意改革、服务发展的良好形象。
未来,杨浦将进一步敞开大门,持续用好“政府开放活动”这块政府工作效能的试金石,建好这一企业发展信心与支持的加油站,写好这封共建共治的邀请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