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建设已进入全面提速期,产业链全景梳理及核心标的分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06:32 1

摘要:背景资料:北京时间2025年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7次飞行。

背景资料:北京时间2025年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7次飞行。

全球发展热潮之下,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已进入全面提速期。我国在高轨卫星互联网已进入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有望在航空互联网、海洋互联网、应急通信等新兴商用市场以及传统卫星电视广播等领域实现快速拓展。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将主要以抢占轨道资源及频谱资源需求驱动。叠加手机、汽车直连等消费级应用需求的拓展,有利于拓宽下游应用场景,产业市场天花板或将得到进一步抬升。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分为四大核心环节: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运营服务,并延伸至测试验证、安全保障、应用场景等配套领域。随着低轨星座和高轨系统并行建设,产业链呈现“星网融合、天地一体”趋势,技术突破集中在星间激光通信、相控阵天线、星载芯片等方向。

1、卫星制造(上游核心)

卫星平台:航天器基础架构,涉及电源、姿轨控等系统。

中国卫星:A股唯一卫星总装上市公司,承担“千帆星座”核心卫星制造,参与星网GW星座建设。

上海沪工:民营卫星制造龙头,为G60星链提供50kg级卫星总装服务,批量交付能力突出。

卫星载荷:通信/导航核心部件,技术壁垒高。

铖昌科技:星载相控阵T/R芯片市占率超50%,5nm制程量产突破,深度绑定星网项目。

航天环宇:星载高端微波通信模块供应商,参与“千帆星座”测控天馈系统研发。

2、火箭发射(中游关键)

火箭制造:长三甲系列、捷龙三号等主力型号。

航天电子:测控通信系统核心供应商,星间激光通信载荷唯一上市标的。

中天火箭:小型固体火箭龙头,承担商业发射补网任务。

发射服务:商业化发射场及配套。

西测测试:卫星发射环境适应性测试龙头,覆盖酒泉、文昌等发射场。

3、地面设备(下游应用入口)

终端设备:手机直连卫星、车载导航等。

华力创通:天通卫星终端市占率超60%,北斗+天通双模芯片唯一商用方案商。

海格通信:军用导航龙头,布局低空经济通信导航一体化设备。

基站与核心网:地面网络支撑。

震有科技:卫星通信核心网供应商,中标电信高通量卫星地面网络项目。

4、运营服务(商业化落地)

卫星运营:频谱资源持有与网络服务。

中国卫通:亚洲第二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独家运营广电卫星资源。

航天宏图:遥感数据服务商,布局“卫星+云”一体化平台。

应用服务:应急通信、车联网等。

北斗星通:高精度定位龙头,北斗三代终端渗透率超70%。

5、配套技术及测试

芯片与测试:国产替代关键环节。

臻镭科技:军用射频芯片供应商,星载电源管理芯片通过星网认证。

思科瑞:卫星元器件可靠性检测龙头,覆盖星载芯片全生命周期测试。

6、新兴技术融合

6G与空天地一体化:星地融合通信。

信科移动:全球首个完成NR-NTN星载基站研发,推动6G标准制定。

创远信科:卫星通信测试设备市占率超65%,参与6G关键技术预研。

1、政策红利:工信部明确支持低轨星座建设,2025年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核心领域,牌照发放加速商业化进程。

2、市场需求:手机直连卫星功能普及(华为Mate 80等)、车联网渗透率提升(北斗三代前装率超50%)、应急通信刚需爆发。

3、技术突破:星间激光通信成本下降50%,相控阵天线国产化率突破70%,火箭可回收技术进入验证阶段。

风险:技术迭代风险(如量子通信替代)、国际频轨资源争夺加剧、民营火箭发射可靠性待验证。

机遇:2030年国内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超4500亿元,地面设备与运营服务环节弹性最大,卫星制造与发射环节受益规模化组网。

环节标的核心逻辑技术优势卫星制造中国卫星唯一卫星总装上市企业,星网GW星座核心供应商多星组网技术、模块化制造能力地面设备华力创通天通终端龙头,北斗三代高精度定位唯一商用方案商芯片级自主可控、军民协同运营服务中国卫通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广播卫星资源,布局卫星+5G融合网络频谱资源垄断、全球覆盖能力测试验证思科瑞卫星元器件检测龙头,覆盖星载芯片全生命周期军工检测资质壁垒、客户粘性高新兴技术信科移动6G空天地一体化标准制定者,NR-NTN技术突破星地融合通信协议、低成本量产能力

来源:看见价值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