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十月,淘宝突然冒出“干燥剂原料”关键词,月销十万袋,买家清一色留言:不是防潮,是“吸甲醛”。
你拆完快递是不是顺手就把那小包干燥剂扔了?
别,它现在比零食还值钱。
去年十月,淘宝突然冒出“干燥剂原料”关键词,月销十万袋,买家清一色留言:不是防潮,是“吸甲醛”。
日本东北大学先发的论文,拿食品级硅胶干燥剂塞进旧丝袜,挂在新装修卧室48小时,甲醛仪数值直接腰斩,成本不到五块钱。
国内跟着抄作业,有人把同款硅胶铺在猫砂盆底下,三天氨味没了,猫不捂鼻子了,比三百块的宠物空气净化器还管用。
更野的是户外圈。
九月,中科大课题组把活性矿物干燥剂碾碎,装进剪掉瓶底的矿泉水瓶,一层纱布一层炭,再一层干燥剂,黄河水倒进去,滤出来的水TDS值从六百降到八十,虽然不能直接喝,但煮泡面够了。
驴友现在背一包干燥剂比带净水器轻一半,坏了就扔,不心疼。
可别一股脑全倒进水壶。
硅胶遇水不炸,生石灰干燥剂会。
去年B站有up主直播“干燥剂泡脚”,脚没泡成,桶底先穿洞,一百度的碱液溅出来,现在小腿还有疤。
记住,包装上没写“食品级”三个字,一律按危险品处理。
最划算的是重复用。
变色硅胶颗粒吸饱水变粉红,扔家用烤箱120度烤十分钟,颜色变回蓝,又能继续上岗。
我算过,一包50克的干燥剂能循环15次,折合每次三分钱,比抽纸还便宜。
厨房米桶、枪盒、单反防潮箱,全塞两包,一年省下干燥盒的钱够吃顿火锅。
下次拆零食,别把干燥剂当垃圾,那是白送的“万能小外挂”。
扔不扔,你说了算,反正甲醛、潮味、铁锈不会跟你客气。
来源:安逸奶茶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