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 20 年:从赫尔辛基的快门遗憾到东京雨夜的光影盛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18:04 1

摘要:当东京国立竞技场的红色跑道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浸润,泛着湿漉漉的光泽,我举着索尼 Alpha 9 III 相机,看着镜头里男、女 4×100 米接力选手冲过终点的身影,忽然想起 20 年前在赫尔辛基的那个下午——也是这样一个关乎速度与瞬间的赛场,我却因为相机缓存不

当东京国立竞技场的红色跑道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浸润,泛着湿漉漉的光泽,我举着索尼 Alpha 9 III 相机,看着镜头里男、女 4×100 米接力选手冲过终点的身影,忽然想起 20 年前在赫尔辛基的那个下午——也是这样一个关乎速度与瞬间的赛场,我却因为相机缓存不足,错过了刘翔撞线的时刻。20 年,九届田径世锦赛,我的器材从笨拙的单反换到了如今能“提前抢跑”的微单,而那些定格在取景框里的汗水、欢呼与遗憾,却始终如初。

9 月 21 日,东京国立竞技场突降大雨,选手们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 4X100 米接力决赛中奔跑。索尼 Alpha 9 III + FE 400mm F2.8 GM OSS,魏征 摄

9 月 12 日,距离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开幕还有一天。一名选手在国立竞技场适应场地训练时悠闲的咀嚼口香糖。索尼Alpha 9 III + FE 400mm F2.8 GM OSS,魏征 摄

2005 年的芬兰,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出国拍摄田径赛事。彼时的我还是个连“摄影背心”都不知道要提前申领的小白,攥着单反相机就莽撞地冲上看台,满心都是对“田径世锦赛”这几个字的敬畏与好奇。直到刘翔站上 110 米栏的起跑线,我才真正慌了神——手指死死按着快门,从他起跑的瞬间开始,便一刻不停地按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可就在刘翔跨越最后两个栏架、即将冲线的时刻,相机突然“罢工”了:缓存满了,快门按不下去了。我眼睁睁看着他撞线,镜头里却只有一片静止的空白。那是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体育摄影里,“设备”与“时机”的羁绊有多深。如今再想起这件事,总忍不住调侃自己:要是当时有台微单,哪会留下这么大的遗憾?

9 月 17 日,突尼斯与巴林选手(左一、二)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 3000 米障碍决赛前相互安慰。索尼Alpha 9 III + FE 70-200mm F2.8 GM OSS II,魏征 摄

9 月 21 日,葡萄牙选手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 4X400 米接力决赛中交接棒失误,最终排名第九位。索尼 Alpha 9 III + FE 400mm F2.8 GM OSS,魏征 摄

今年出发去东京前,索尼的朋友特意来问我需要借用哪些设备。我“毫不客气”地列了满满一张清单——毕竟,对于体育摄影师来说,趁手的设备就是战场上的武器。抵达东京的当天,我就直奔国立竞技场的摄影工作间,那里的索尼摄影服务中心(Depot)早已准备好了一箱设备。工作人员一边帮我清点相机、镜头,一边耐心确认每一件装备的状态,整个出借流程快得超出预期,没有丝毫拖沓。双手举着一箱器材,我忽然觉得,这些年体育摄影的进步,不仅是相机技术的迭代,更是背后那些默默支持的人,让我们能更安心地聚焦赛场。

9 月 13 日,厄瓜多尔选手 MENA 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 35 公里竞走决赛中为自己降温。索尼Alpha 9 III +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魏征 摄

这次东京世锦赛的九天赛程,前三天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组委会因为天气太热,临时把竞走和马拉松的比赛提前了半个小时,对摄影师来说,这半小时可不是简单的时间调整,而是硬生生少了半小时的睡觉时间。那三天,我每天凌晨五点半就得从酒店出发,赶去比赛起点。马拉松拍摄向来是“外地摄影师的难题”,不熟悉东京的街道布局、不知道哪里的光线最适合构图、更不清楚哪些地标能和选手的身影结合出好画面,我只能背索尼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这支轻便镜头,用脚步丈量赛道。有时为了拍到选手经过国立竞技场的画面,我得提前赶到预定点位;有时看到前方的光线突然变好,又得一路小跑追着选手的方向移动。好在这支镜头足够轻便,不用像以前那样扛着沉重的长焦镜头气喘吁吁,也让我有更多精力去寻找独特的拍摄角度。

9 月 21 日,选手们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 5000 米决赛中奔跑。索尼Alpha 9 III + FE 70-200mm F2.8 GM OSS II,魏征 摄

9 月 15 日,哈萨克斯坦选手 JEPKEMEI 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 3000 米障碍资格赛中不慎跑掉运动鞋。索尼Alpha 9 III + FE 400mm F2.8 GM OSS,魏征 摄

这次我一共使用了三台索尼 Alpha 9 III,镜头搭配以实用为主:FE 16-35mm F2.8 GM II 负责捕捉赛场的场景,FE 70-200mm F2.8 GM OSS II 记录选手和环境的关系镜头,FE 400mm F2.8 GM OSS 是绝对的主力镜头,用来抓拍赛道上的关键瞬间。中途,同事把那支抢手的 FE 50-150mm F2 GM “超三元”镜头借给我试了几天,才真正体会到“大光圈”的魔力。尤其是在晚间体育场内拍摄时,F2 的大光圈能轻松应对弱光环境,不仅画面清晰度拉满,还能巧妙地虚化背景,让选手的身影从复杂的赛场中凸显出来,同时又不割裂人物与环境的联系,画面的空间感瞬间变得立体起来。

9 月 21 日,巴西选手 Jose Fernando 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十项全能撑杆跳高比赛中起跳。索尼 Alpha 9 III + FE 400mm F2.8 GM OSS,魏征 摄

9 月 14 日,中国选手冯彬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铁饼决赛时与场边教练进行交流。索尼Alpha 9 III + FE 16-35mm F2.8 GM II,魏征 摄

要说这次拍摄最大的“功劳”,当属“预拍摄”功能。很多时候,等我用眼睛看到精彩瞬间,再按下快门时,早已错过了最佳时机。但预拍摄功能会提前开启记录功能:按快门之前的画面,相当于帮我“提前抢跑”。在拍摄男子 110 米栏半决赛,选手冲线的瞬间太快,我下意识按下快门时还以为晚了,结果回放照片时发现,预拍摄记录下的“冲线前 0.5 秒”的画面才是最精彩的——选手紧绷的肌肉、飞扬的身躯,甚至脸上的神态都清晰可见,比我刻意按下快门的瞬间更具张力。后来,我索性在拍摄中国运动员决赛时,把预拍摄和 C5 按键的“120 张/秒连拍”结合起来,双保险之下,再转瞬即逝的瞬间也逃不过镜头。

9 月 16 日,中国选手陈圆将(左)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 110 米栏半决赛中撞线。索尼Alpha 9 III + FE 400mm F2.8 GM OSS,魏征 摄

身边的同行总说,这次东京世锦赛比奥运会还累。确实,虽然大部分比赛都在国立竞技场一个场地进行,但赛程安排得密密麻麻,从早上七点半的竞走、马拉松,到晚上十点多的接力决赛,中间只有下午两个小时的间隙,够我们抓紧时间吃口午饭、整理当天的照片。最累的是第三天,我五点半起床拍马拉松,一直到晚上 10 点 30 分男子 4×100 米接力预赛结束,才拖着沉重的身体离开赛场。走出体育场时,东京的夜色已经很深,脑袋里还在回放白天拍摄的画面,脚步都有些发飘,晕乎乎地走回酒店,连洗漱的力气都快没了。这让我想起 2012 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第二天遇到一位同行,他说自己拍完闭幕式,紧接着又去拍首金项目,整整两天没合眼,连给相机充电的时间都没有。而这次在东京,索尼的专业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充电焦虑”——他们在摄影工作间附近的索尼摄影服务中心(Depot)可以随时为摄影师更换满格的电池,贴心的细节,看似小事,却实实在在帮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9 月 21 日,博兹瓦纳选手 Lee Bhekempilo 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 4X400 米接力比赛中起跑,最终,博兹瓦纳队以 2 分 57 秒 76 的成绩获得该项目冠军。索尼Alpha 9 III + FE 70-200mm F2.8 GM OSS II,魏征 摄

9 月 14 日,美国选手 Tara DAVIS-WOODHALL 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跳远决赛中以 7 米 13 的成绩获得金牌。索尼Alpha 9 III + FE 400mm F2.8 GM OSS,魏征 摄

这些年拍大型赛事,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再忙再累,每天晚上都会挤出时间看看其他摄影师的作品。这次在东京,我特意挤出时间,去银座的索尼摄影展——那里展出了国外摄影师用索尼相机拍摄的田径赛事影像,站在那些照片前,我忽然意识到,体育摄影从来不是“闭门造车”,多看别人的作品,能发现自己忽略的角度,互相学习,彼此进步。

9 月 16 日,印度选手 KUSHARE 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跳高决赛中失误,最终以 2 米 28 的成绩获得第六名。索尼Alpha 9 III + FE 400mm F2.8 GM OSS,魏征 摄

9 月 16 日,中国选手徐卓一在半决赛中以 13 秒 34 的成绩无缘男子 110 米栏决赛。当日,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在国立竞技场进行。索尼Alpha 9 III + FE 70-200mm F2.8 GM OSS II,魏征 摄

九天的赛程,熬到一半就觉得“快熬出头了”,可真到最后一天,却又生出几分不舍。当男、女 4×100 米接力决赛结束时,国立竞技场上空突然下起大雨,红色的跑道被雨水打湿后,在灯光下泛着晶莹的光泽。我举着相机,把雨中比赛的难得画面一一记录下来。或许是随着工作年限变长,年龄渐长,每次告别赛场时的不舍都会更强烈一些。这次世锦赛,我完整记录了所有中国运动员的比赛。但遗憾也有:在突发精彩瞬间时,我因为正在拍摄其他项目而错过。不过,体育摄影本就离不开“运气”,没有谁能捕捉到所有瞬间,正是这些遗憾,让下一次拍摄有了更多期待。

9 月 20 日,瑞典选手 Fanny ROOS 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铅球决赛中以 19 米 54 的成绩获得第五名。索尼Alpha 9 III + FE 400mm F2.8 GM OSS,魏征 摄

9 月 15 日,中国选手赵杰在 2025 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链球决赛中以 77 米 60 的成绩获得亚军,赛后,她身披国旗跑向教练。索尼Alpha 9 III + FE 16-35mm F2.8 GM II,魏征 摄

来源:摄影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