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居民推开党群服务中心的门,就能在角落的“微书房”随手取阅一本书,走进妇女儿童家园功能室,绘本和科普读物触手可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空间,正是社区近年来打造的“场景嵌入式社区书房”——书,不再局限于某一处,而是散落在居民生活的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居民推开党群服务中心的门,就能在角落的“微书房”随手取阅一本书,走进妇女儿童家园功能室,绘本和科普读物触手可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空间,正是社区近年来打造的“场景嵌入式社区书房”——书,不再局限于某一处,而是散落在居民生活的动线上,真正实现了“书随人走,文化随需”。
除了随处可见的阅读空间,社区还鼓励居民开设“共享书屋”,让私家图书流动起来。这样不仅能盘活闲置资源,更让阅读悄然融入日常,让文化融入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如此,安宁社区还活跃着一批能人巧匠,由他们组成的“达人社”依托“幸福课堂”等项目,年均开展活动超过200场,惠及居民6000余人次。从乐安苇编、非遗剪纸等体验课程,到“智能手机课堂”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社区通过各类文化活动,把文化服务真正做到了居民心坎上。
同时,围绕“互助友爱、幸福多一点,共建共享、安宁久一点”理念,安宁社区积极培育“幸福长安宁”文化品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形成了文化滋养、价值认同、主动参与、共享成果的良性治理闭环,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实践。
在社区一角,“半亩耕夫”将闲置土地改造为“半亩小菜园”,组织青少年开展劳动实践,收获的5000余斤时蔬分发给社区“空巢老人”,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传递着互助与关怀的温暖。此外,社区还原创了《安宁社区赋》《幸福安宁歌》,通过书法、快板等形式传播;12处景观小品将“仁、义、礼、智、信”等理念融入社区环境;通过家风楼道和“最美家庭”评选,也让好家风从家庭延伸至整个社区。
如今,安宁社区已构建起“15分钟文明实践生态圈”,文化书院成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书院建设,让“长安宁”的文化品牌愈发闪亮,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的文化动能。(张淑静)
来源:海报东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