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麦肯锡2023报告把数字摆到桌面:全球人衣柜里三成衣服是闲置,其中快时尚单品穿过一两次就压箱底。
“30%的衣服被我们白白晾着生灰,还要再花钱买新的,这账怎么算?”
麦肯锡2023报告把数字摆到桌面:全球人衣柜里三成衣服是闲置,其中快时尚单品穿过一两次就压箱底。
平台闲鱼、Vinted趁机火力全开,打出“回血+环保”的双响炮,其实就是帮消费者擦屁股。
厂商并不亏,库存推给二手市场,他们继续出新款,回收旧衣再做成“环保胶囊”再卖一手,循环下来利润照赚。
对普通人来说,这一步把去年的货掏出来拍照留存,用Stylebook这类APP建电子衣橱,等于给衣服做人口普查;普查结果直接告诉你缺口在哪儿,不再盲买,省下的就是真金白银。
优衣库今年主推的“Uniqlo U”基础款把夏T、秋针织、冬外套叠成一个价格带,表面看是为消费者省钱,实质是品牌用极简SKU锁定钱包。
三层叠穿法不是新东西,但时装周把它喊成口号:内层打底、中层衬衫、外层外套,温差大就剥一层。
品牌把一块布裁成三种厚度,分别放在三个价格档,你每剥一次等于再给优衣库打一次卡。
颜色上美拉德色系爆红,焦糖、铁锈红一拥而上,Pantone说这些是2023秋冬关键色,潜台词是去年买的灰粉、雾霾蓝可以原地退役。
厂商引导一次颜色革命,旧色号瞬间过时,你换新色的钱就进了他们的账户。
居家办公人群猛增,2023全球远程办公调查数据直接改写了着装场景。
针织开衫、宽松西装裤成了视频半身出镜的标配,下半身永远藏在镜头外。
品牌顺势推出可机洗羊毛混纺blazer,标榜“临时见客户也不丢人”,实则是把商务套装降级成休闲价。
消费者贪舒服买了厚卫衣,上线开会一被点名,领口皱得像抹布,使用次数直接归零。
厂商早算准了这点,干脆把“两不沾”单品做成一次性生意,反正退货率不高。
配饰成了最后一把镰刀。
Zara秋季厚底乐福鞋成本几十块,标价翻五倍,博主一晒图就断码。
Vogue说金属链条Statement项链回潮,瑞典Aurate把回收金打成新款,价格继续上天。
消费者花小钱图个新鲜,结果是衣柜基础款没变,脖子手腕多了一堆新物件,下一次流行一来全部吃灰。
平台算法继续推送“小预算大效果”,钱包在点击付款那一下又被划一刀。
逛商场前先默念“30次法则”,能穿30次才下单,等于把衣服的日租成本压到最低。
Fashion Revolution把环保口号改成一道算术题,买前算一算,比看吊牌更管用。
再看面料,有机棉、再生羊毛价高却耐穿,廉价合成纤维洗三次就起球,穿六次就只能当抹布。
有人用“1进1出”规则,每买一件先丢一件,总量不变,旧衣去哪成了新问题。
品牌商早盯上这股焦虑,旧衣回收箱往店门口一摆,袋子一装就算环保,旧衣去向从不细说,消费者图个心安,厂商图个好名声。
老伙计们,衣柜不乱钱就不会乱。下一件秋装到底是你穿它,还是它穿你?
来源:洗衣粉是什么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