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0日,粤北地区首座集“光-储-充-文”一体化应用的“南网E站”在河源连平县元善镇鹤湖村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南方电网广东河源供电局(以下简称“河源供电局”)在河源推动电气化示范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也是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以下简称“深圳供电局”)联合建设、深化
9月30日,粤北地区首座集“光-储-充-文”一体化应用的“南网E站”在河源连平县元善镇鹤湖村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南方电网广东河源供电局(以下简称“河源供电局”)在河源推动电气化示范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也是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以下简称“深圳供电局”)联合建设、深化政企协同、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创新成果。
活动现场揭牌
小“E站”蕴藏大能量
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央企,南方电网始终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为更好满足河源连平地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南方电网广东河源连平供电局(以下简称“连平供电局”)联合深圳供电局依托元善镇鹤湖新村委会大楼,构建起粤北地区首个“光-储-充-文”一体化乡村振兴电力综合服务体“南网E站”,提升当地供电可靠性与综合服务水平,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电能量”。
光储充文”一体化乡村振兴电力综合服务体“南网E站”
连平供电局副总经理熊洽介绍,“南网E站”其核心功能涵盖智能配电、绿色能源、便民服务、文化传播等关键领域。智能配电房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巡线等技术,配合透明台区系统,解决台区重载问题,提升台区供电质量,降低未来台区增容成本,实现供电可靠性提升;54.6kW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100kWh储能装置协同运行,配套8个新能源充电桩,形成“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绿色能源网络。电力便民服务窗口提供电费缴纳、业务办理、电气化农具体验等一站式服务,村民活动空间兼具文化沙龙、政策宣讲功能。
智能配电系统
从“电费焦虑”到“阳光收益”
走进鹤湖新村,“南网E站”屋顶上一排排深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正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村委会大楼里,新能源充电桩、电力便民窗口、村民活动室一应俱全。
“南网E站屋顶上的光伏板”
“以前我们夏天开空调都要算着度数用,村委会一年电费要2万多元,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了。”鹤湖村党支部书记梁阳旺介绍,“南网E站”投运后,54.6kW的屋顶光伏系统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约4万元收益,同时为党群服务中心节省电费2.4万元,实现了从“用电”到“发电增收”的转变。
可靠的电力保障也为村里的胡须鸡养殖、民宿旅游等特色产业吃下了“定心丸”。而“南网E站”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楼下的新能源充电桩、电力便民窗口、村民活动室,将服务延伸到了村民家门口。办理业务、为爱车充电、参加技能培训……便捷的服务让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节节攀升。
南网E站便民充电桩
梁阳旺补充道:“‘南网E站’早已超越了其物理功能,它是一座集绿色能源、便民服务、技能提升于一体的‘幸福驿站’,正实实在在地惠及着我们的村民。”
“南网E站”落地政企合作“再升级”
“南网E站”的落地,不仅是服务一个村的“点睛之笔”,更是南方电网在河源深化新型政企关系、服务全域发展的“布局之作”。
元善镇鹤湖新村委会大楼
近年来,河源供电局积极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化新型政企合作关系,与河源各县区(管委会)签订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重点电网工程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为河源全域全面“融湾”“融深”提供坚实电力支撑。
当前,连平供电局以签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合作协议为契机,加强与属地政府沟通,推动协议内容落地见效,全力打造新型配电系统,推进电气化示范工程,高质量完成2025年7个示范村相关项目。以鹤湖“南网E站”为样板,推广低压直流柔性互联等前沿技术应用,探索新型电力系统试点建设,提升城乡配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与综合承载能力。
此外,结合地区差异适度超前布局,重点新增低压台区布点,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基础设施。高质量完成“十五五”配电网规划修编,计划总投资4.76亿元,新增36条线路及525个台区以满足负荷增长需求。加快110千伏鹰嘴站、溪山站及35千伏九连站前期可研,解决部分线路供电半径过长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并结合连平县城、示范镇及分布式光伏开展专项规划,着力解决存量重过载、频繁跳闸和成片低电压问题,显著提升全县域电网供电能力。
文、图丨袁文康 方思海 刘俊英 熊敏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