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相思,在长安。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漫步西安街头巷尾,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缤纷气球与烂漫鲜花相映成趣,处处涌动着喜庆祥和的欢乐氛围。大唐不夜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城墙等热门景点又将迎来新一波人潮。
长相思,在长安。国庆中秋双节临近,漫步西安街头巷尾,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缤纷气球与烂漫鲜花相映成趣,处处涌动着喜庆祥和的欢乐氛围。大唐不夜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城墙等热门景点又将迎来新一波人潮。
是什么让这座沉淀千年的古都,总能持续焕发让人向往的新魅力?是能对话历史的科技奇遇,还是沉浸式的盛唐体验?西安,正以科技赋能文旅,在传统优势景点叠加新场景、新体验,为每一位游客勾勒出古老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旅程。
数智赋能 文旅资源实现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传播
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那边是唐朝》项目动图。图片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提供
“看骑士们俯身挥杖、激烈争球,追逐皇家狩猎队伍,鸟瞰长安盛景,凌空翱翔于云中阙楼。”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VR体验区内,戴上头显,仿佛穿越时空“一步入画”。在12K超清光影的加持下,唐墓壁画《马球图》《狩猎出行图》《客使图》《观鸟捕禅图》中,唐长安的市井喧嚣与宫廷华美,扑面而来。
这场时空穿梭,源自陕西历史博物馆全新推出的《壁画那边是唐朝》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以科技赋能文旅新场景,该项目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科技企业携手推进文物数字化的创新实践。
唐墓壁画被誉为“唐朝百科全书”,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珍贵馆藏。但壁画材质脆弱极难移动,为此馆方持续借助新技术提升其展示与传播效能。“我们不仅要让文物‘活’起来,更要让历史‘走’出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庞雅妮表示。
日前,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在西安举行,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吸引诸多关注。“我们对13.74公里城墙整体、34栋重点建筑、18个城墙门洞及登城马道进行三维建模,打造了厘米级、高精度的西安城墙全域数据模型,将各种独立信息统一共享到数字方舱。”西安城墙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字方舱”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让沉睡的历史焕发新生,更将文物保护从“经验驱动”推向了“数据驱动”的新阶段。依托“数字方舱”对城墙的高精度还原,西安城墙MR体验项目《金甲卫城》让观众化身古代守城将士,在混合现实技术中感受攻防博弈的震撼场景,创造了日均超5万人次的沉浸式文化消费新场景。
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中进行展示。
此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核心文物开展毫米级精度数字化采集,每一件兵马俑的纹理、残片信息都被收录进“数字档案”。今年5月,改扩建后开放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中,AR技术、裸眼3D展示、触摸互动装置随处可见,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实现与千年文化对话。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城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在西安,文化遗产保护已步入“数智”时代,并且在数字空间实现了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传播的转变,也催生出更多、体验更好的旅游消费新场景。
文化赋能 文商旅融合打造世界文化之都
明月映山河,诗意满长安。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而长安则是这一辉煌时代的绝对中心。据统计,现存5万多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过1400余次。
“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今年9月,西安市提出将用3年时间,推动唐诗文化与民众生活、文商旅发展相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即将来临的中秋之夜,西安将举办“长相思·在长安”2025西安中秋诗会专场活动,采用“主会场家宴访谈直播 + 外景实景演出录制”的沉浸式叙事模式,在大唐芙蓉园、曲江池、大唐西市等城市地标,生动重现唐代宫廷、文人、市井的中秋盛景,让观众在美食、诗词与非遗中感受盛唐气象与当代长安的交融。
双节期间,在西安乘坐“长安寻梦”城市观光车,游客还能偶遇一个“移动的唐诗课堂”。据悉,观光车内将设有诵读、对诗、飞花令等环节,让游客从“倾听者”变为“参与者”。
在大唐不夜城,意气风发的“李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精彩的诗歌演绎。
“《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安排了理论研究及发展规划工程、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工程、文商旅深度融合工程、品牌塑造重点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建设项目等5个方面、26项具体工作任务,突出唐诗搭台、旅游引路、经济唱戏的模式,推动‘唐诗之都’建设。”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辉说。
如今,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游客可以和李白对诗;未来,游客在大唐西市,可以和杜甫饮酒,在顺城巷,可以和白居易、元稹吃泡馍,看秦腔。
“我们将以‘诗地融合’为主线,系统推动文物保护、数字赋能与公共空间创新,真正让唐诗‘活’在当下、融于城市。”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冯健介绍,西安市还将加强对唐诗文化资源的管理、研究和活化利用。
据介绍,今年西安市将推出“曲江流饮辋川烟”朝圣之旅、“秋风生渭水”怀古之旅两条线路,适时推出“终南阴岭秀”等唐诗山水旅游线路。全面盘点唐诗元素景点景区资源,打造唐诗旅游线路、唐诗旅游目的地等项目,实现文商旅深度融合。
以数字技术守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是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更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与文化强国战略深耕的双重驱动下,西安正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全面融入文化旅游发展各领域,让沉睡的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重焕生机与活力。(郝云菲)
来源:陕西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