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手机,抖音里那句“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轻松”被 200 万人点赞,我顺手截屏,顺手叹气。
“听完领导画饼,我差点信了,结果工资条把我拉回现实。
”
昨晚刷手机,抖音里那句“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轻松”被 200 万人点赞,我顺手截屏,顺手叹气。
这玩意儿叫“废话文学”,2022 年突然爆火,话题播放量 50 亿,比我家楼下奶茶店的珍珠还多。
我一开始以为就是段子手偷懒,后来才发现,它专治成年人的“说不出口”。
书店里真有人把它印成《当代废话大全》,十万本一个月卖空。
我翻开第一页: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
废话?
不,是银行卡余额替我点头。
出版社赚翻了,可真正印的是我们的焦虑。
领导说“年轻要多锻炼”,翻译过来就是“加班费不给,锻炼你抗压”。
对象说“随缘吧”,意思是“我先撤,你自便”。
废话把潜台词摊在太阳底下,省得我们猜。
有人骂它低俗,高校却开了选修课,拿它当社会语言学标本。
老师让学生分析“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惜是后妈”。
台下哄笑,笑完沉默——谁家里还没个后妈?
B 站 up 主把它剪成弹幕,配上下班地铁的人脸,点赞 30 万。
评论区清一色: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装睡。
”
一句话,把孤独的人串成火锅局。
我试过把“今天解决不了的事,留到明天,反正也解决不了”甩到工作群。
同事回了个狗头,老板没说话,第二天 KPI 少了一条。
原来黑色幽默也能当护身符,省口水,保头发。
语言学家的解释很绕,叫“元幽默”,说人话就是:
我假装讲道理,其实只想让你别哭。
像小时候摔了,大人说“不疼不疼”,真不疼吗?
但至少有人看见你膝盖破了。
废话文学最狠的地方,它把“算了”说得热热闹闹。
让躺平看起来不那么像认输,让摸鱼不那么像逃兵。
我们转发、配表情包、二次创作,好像参与一场大型“我们不行”的游行,却意外走出点底气。
书最后一页留白,编辑只写了一句话:
“如果上面所有句子都帮不到你,至少你花了钱,为 GDP 做了贡献。
”
我合上书,突然笑出声。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但有人把难字拆开,加点回车,就变成了一行行的“废话”。
我们读的不是句子,是有人替我们把“我撑不住了”说得轻巧,然后继续打卡、挤地铁、还房贷。
今晚 11 点,地铁末班车,我旁边小哥又刷到那句:
“别灰心,人生就是这样,万事不如意。
”
他盯着屏幕,嘴角翘了一下,像被谁偷偷拍了肩膀。
那一刻我明白,
废话不是答案,是创可贴。
贴不住伤口,至少先止住血,让我们明天还能起床,继续和生活互殴。
来源:浪人不浪渐渐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