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瞅着2025年的秋风扫过田野,金灿灿的玉米堆满了农家院,可农民兄弟们的眉头却皱成了“川”字。为啥?新一季玉米价格正像坐滑梯似的往下溜,尤其华北一带,有的地方一斤连一块零五分都守不住,这光景真叫人心头沉甸甸的。正所谓“谷贱伤农”,丰收的喜悦还没捂热,市场的凉水
眼瞅着2025年的秋风扫过田野,金灿灿的玉米堆满了农家院,可农民兄弟们的眉头却皱成了“川”字。为啥?新一季玉米价格正像坐滑梯似的往下溜,尤其华北一带,有的地方一斤连一块零五分都守不住,这光景真叫人心头沉甸甸的。正所谓“谷贱伤农”,丰收的喜悦还没捂热,市场的凉水就泼了过来。
每年十月,正是新玉米大举上市的时候,华北、东北的粮车一辆接一辆往加工厂跑。偏偏这时候,仓库里去年的旧粮也卖得差不多了,新粮一股脑儿涌向市场,价格哪能扛得住?华北地区更是一言难尽——本地的春玉米、蒜茬玉米,再加东北来的粮源,三路“夹击”,市场上堆得满满当当。更糟心的是,今年雨水多,不少玉米品质打了折扣,霉变、黄曲霉素的问题时不时冒头。企业一看这情形,压价底气十足,价格眼瞅着跌破了每吨2200元。照这趋势,十月里华北基层收购价大概率会掉到一块零五分以下,农家人辛苦一季,收益又得缩水。
不过,天下没有一刀切的事。东北的老铁们暂时还算能稳住神。九月底那会儿,企业库存见底,急着补货,潮粮收购价一度抬到八毛五以上。可惜好景不长,辽宁、黑龙江的早熟玉米一上市,价格也开始松动。好在贸易商们心里还揣着看涨的盼头,企业调价也小心翼翼,涨跌都在一吨十到四十元之间打转,总算没让场面太难看。反观华北,又是另一番景象:秋雨绵绵,玉米存放不易,粮商们抢着出货,企业门口排起长队,价格自然一路走低。山东、河北的加工厂报价已经落到一块一毛三到一块二之间,一周之内就能跌个五分钱,这阵势,真叫人捏把汗。
但话说回来,眼前的风浪未必代表全年走势。从长远看,支撑玉米价格的“底牌”还在。2024到2025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因为旱涝灾害减了上千万吨,进口量也比往年少了1300多万吨,可饲料和深加工的需求却依然坚挺。这三股力量像三根柱子,牢牢撑着市场底部。等到十月这波上市高峰过去,库存慢慢消耗,价格大概率会从谷底爬上来。这不正应了那句老话——“跌得越深,弹得越高”?
那么,面对眼前的低迷,你是会选择赶紧出手,还是再捂一捂、等风来呢?
说到底,玉米市场就像一场拉锯战:短期看,新粮上市像潮水般涌来,价格难免被冲得七零八落;可放眼未来,减产、进口收紧和需求韧性又会悄悄把天平拨回来。农民朋友不妨多留心区域行情,华北的适时出手,东北的稳住心态,毕竟市场从不缺机会,只缺有耐心的人。就像种地一样,春播秋收,有低谷就有反弹——这不仅是玉米的价格曲线,更是生活的寻常道理。
来源:昶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