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疾控发布国庆长假健康提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7:08 1

摘要:“十一”假期将至,武汉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假期人员流动频繁,加之多地降雨,蚊虫等病媒生物活跃,大家外出应注意防范蚊媒传染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常见传染病,同时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

“十一”假期将至,武汉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假期人员流动频繁,加之多地降雨,蚊虫等病媒生物活跃,大家外出应注意防范蚊媒传染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常见传染病,同时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输入风险高,旅行做好防蚊措施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均为蚊媒传染病,由携带病毒的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登革热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疲乏、厌食、恶心以及“三痛”(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和“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基孔肯雅热以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为主。

目前,两种疾病输入风险高,本地传播风险为中等水平。疾控专家提醒市民朋友注意以下预防要点:

1、尽量避免前往东南亚、非洲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疾病流行区。如需前往,出行前务必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并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归国后14天内应进行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2、外出及旅游时做好个人防蚊措施,酒店、家庭、办公场所等室内安装蚊帐、纱门、纱窗并适时使用蚊香、灭蚊灯等设备。

3、做好生活周边环境治理、养成定期清理积水的习惯。

4、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旅行史及蚊虫叮咬情况。

假期食源性疾病高发,外出就餐注意环境卫生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物中的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常见食源性疾病(包括细菌和病毒)易发生于食用生食、凉菜、未经完全加热的餐食。

双节期间,大家外出就餐、家庭聚餐增多,加之秋季气温变化,食源性疾病易发。预防食源性疾病应注意以下要点:

1、食材选择要谨慎:购买食品选择正规市场,不采不买不食不明野生食材,尤其是野生蘑菇。当前气候条件适宜野生蘑菇生长,毒蘑菇中毒事件高发。请牢记,没有可靠方法能凭肉眼辨别毒蘑菇,切勿自采、购买或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2、烹饪过程讲卫生:确保食材清洁、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保持手部清洁,生熟厨具分开使用;食物彻底加热,尽快食用,不生食海产品及蛋类,不饮用生水。

3、外出就餐看环境: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饮单位;聚餐时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4、特殊人群多留意:老人、儿童、孕产妇等群体免疫力较低,更需注意饮食安全。

5、出现问题早就医: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食源性疾病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就医并保留剩余食品。

6、学校需重点防范微生物污染及诺如病毒传播,加强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落实晨检制度,做好消毒工作,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容易引发聚集性疫情,节后注意防范这些传染病

夏秋交替,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外出旅游高峰期,人群流动性和聚集性显著增加,返校后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需加强对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常见传染病的防范,降低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监测表明,当前全国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波动上升。返校后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机构人群密集,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应注意防范呼吸道传染病。

根据往年规律,我市自11月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行性感冒发生和流行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手段,接种疫苗后人体通常需要2-4周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建议大家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

来源:九派房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