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错过这场球,你可能要后悔整个赛季——辛纳只用88分钟就把自己送进中网四强,还把“赛季第五冠”写在了计分板上。
再错过这场球,你可能要后悔整个赛季——辛纳只用88分钟就把自己送进中网四强,还把“赛季第五冠”写在了计分板上。
开场前,很多球迷以为毛罗然还能继续爆冷。
毕竟他上一轮刚把8号种子打懵,世界排名眼看就要冲进前30。
可现实像一记正手直线:辛纳连破发点都不给,匈牙利小伙只能干瞪眼。
数据更扎心。
辛纳一发得分率84%,听起来像游戏里的数值。
ATP官网扒了更细的:他二发得分率也有67%,意味着你就算勉强接到球,还得面对他的下一拍重炮。
这种压迫感,对手心理先崩。
毛罗然的“黑马滤镜”碎了,但碎片里闪着光。
匈牙利上一次有男选手打进ATP500八强,还是2012年。
毛罗然这趟北京之旅,直接把国家纪录往前推了13年。
输球那天,他背着球包绕场一周,观众掌声没停,他自己也笑——那种“我尽力了”的笑,挺真诚。
半决赛的悬念卡在另一片场地上。
阿尔卡拉斯和卢布列夫还没开打,博彩公司已经把辛纳的夺冠赔率压到1.65。
要是真对上阿尔卡拉斯,话题度直接拉满:两人今年打了4次,辛纳3胜1负,但输的那场是马德里红土,0比2脆败。
硬地呢?
温网决赛辛纳3比0横扫,连抢七都没给。
球迷圈已经吵翻:到底是“辛纳硬地无解”,还是“阿卡复仇剧本”?
有人担心辛纳太累。
其实翻翻赛程,他美网后只打了拉沃尔杯和戴维斯杯,身体电量满格。
ATP Insider透露,辛纳团队在中网期间每天只安排90分钟训练,剩下时间泡冰桶、做拉伸,像保养F1赛车。
更微妙的是积分。
中网冠军500分,对辛纳来说不算刚需——他年终第一基本稳了。
但对阿尔卡拉斯,这500分可能决定年终第二还是第三,关系到总决赛分组。
换句话说,辛纳可以“佛系”,阿卡必须“拼命”。
这种心理差,有时候比技术更致命。
现场球迷的视角更直观。
一位北京大爷举着“辛纳教我发球”的牌子,赛后真把球拍递过去,辛纳笑着给他比划了两下。
大爷下场就说:“这小孩儿手真重,我手腕差点折了。”这种细节,电视转播永远给不到。
毛罗然离开球场时,有个小姑娘追着他要签名。
他蹲下来写了句“Dream big”,小姑娘蹦着走了。
那一刻,输赢好像没那么重要——网球终归是人和人的故事,不是Excel表格。
至于辛纳?
他下场前把护腕扔上看台,两个大学生抢成一团。
那护腕上绣着小小的意大利国旗,像在说:下一站,半决赛,再下一站,也许是赛季第五冠。
但谁知道呢,网球落地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来源:共享寄存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