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丨山河记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6:41 1

摘要:这是一个缅怀与追思的日子,更是一个凝聚民族精神、砥砺前行力量的日子。我们肃立追思——为烽火岁月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为保家卫国、血染沙场的战斗英雄;为和平年代守护人民、献出生命的忠诚卫士;为所有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英勇献身的英烈们!

今天,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

这是一个缅怀与追思的日子,更是一个凝聚民族精神、砥砺前行力量的日子。我们肃立追思——为烽火岁月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为保家卫国、血染沙场的战斗英雄;为和平年代守护人民、献出生命的忠诚卫士;为所有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英勇献身的英烈们!

(一)

设立烈士纪念日,是以国家的名义,将自发的缅怀凝聚为庄严的集体记忆。它昭示我们:英雄,不应只在危难时被记起,更不应在和平年代被遗忘。

回望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改变民族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中慷慨就义的林觉民、秋瑾;抗日战争中血战到底的杨靖宇、赵一曼;解放战争中舍生忘死的董存瑞、江竹筠;抗美援朝战场上壮烈殉国的黄继光、邱少云;以及和平年代为捍卫祖国、保护人民而献出生命的戍边英雄、消防烈士、公安楷模……他们的名字或许无法一一列举,但他们的功勋早已镌刻山河,融入民族的集体记忆。

在兰溪这片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同样有无数英雄儿女用奋斗和生命书写了忠诚。

1927年,严汝清回到家乡领导农民运动,带领农会会员惩办恶警,让农会的主张深入人心。次年,他临危受命担任建德、兰溪两地党组织负责人,奔走各地巩固革命组织,并策划发动兰溪秋收暴动——这场持续一周、参与农军达1300余人的武装斗争,是当时浙江规模较大的暴动之一。1928年底,因叛徒出卖,严汝清不幸被捕,面对酷刑坚贞不屈,最终在金钟岭英勇就义,年仅25岁。

邱福祥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兰溪县委常委、浙西特委常委等职,始终为革命事业奔走呼号,后在杭州被捕。但即便身陷囹圄,他仍坚守信仰,直至1930年壮烈牺牲。

1931年,郑秾从青田来到兰溪,以行医、教拳为掩护,在青田籍贫苦农民中秘密发展红军组织。他常化装成郎中或货郎走村串户,借助亲友网络传递革命火种,用通俗的语言启发群众觉醒,几乎在兰溪西乡的每个村庄都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张文达1927年入党,曾任中共兰溪县委组织部长。他与妻子倾尽家产支持革命,变卖田地为游击队购置枪支,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为保护群众安全挺身而出,不幸被捕。面对酷刑,他始终不屈,临刑前仍高呼“共产党万岁”。

这样的故事,在兰溪还有很多。如张小伙、凌良玉等在革命时期浴血奋战的烈士,还有和平年代里为守护兰溪安宁、推动地方发展的基层干部、应急先锋……他们的名字或许未传遍大江南北,但他们的事迹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他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早已融入兰溪的城市风骨。

(二)

有人或许会问:和平年代,为何还要年年纪念英烈?

答案,藏在我们的行动里,也藏在民族的基因里。纪念,是为了不让牺牲被遗忘,不让精神断了传承。

纪念,是“情感的延续”,是我们与英烈之间的“双向奔赴”。中国人对先烈的缅怀,有着深沉而独特的方式:每年清明,人们手捧鲜花走进烈士陵园,轻轻擦拭墓碑,默默献上哀思;自2014年起,我们已连续迎回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每当专机降落,礼兵护送棺椁缓缓走过,无数群众手持“英雄回家”的标语,眼含热泪迎接他们归来。这些行动,是我们对英烈的无声承诺:这盛世,如您所愿;这山河,我们守护。

纪念,是“历史的锚点”,让我们看清“我们从哪里来”。没有英烈的牺牲与奉献,就没有今天的安宁与富强。若忘了抗日英雄在东北雪原的坚守,就不会明白“抗日战争打了14年”的艰辛;若忘了抗美援朝战士在朝鲜战场的牺牲,就不会懂得“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意义;若忘了和平年代消防烈士冲进火场、戍边英雄用身体挡住来犯之敌的瞬间,就不会珍惜当下的岁月静好。纪念日就像一面镜子,它提醒我们:今日的“山河无恙”,是无数人用生命铸就。

纪念,更是“精神的传承”,使我们明确“向何处去”。英烈精神从不只是口号: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今日体现为科研人员攻坚“卡脖子”技术的日夜奋战;英雄模范的坚守,化作了扶贫干部扎根山乡、带领群众脱贫的执着;戍边战士的担当,延续为消防员冲向火场、民警直面危难时的义无反顾。纪念是将“爱国、担当、奉献”融入血脉,化作我们行为的内在准则。它让我们在风雨面前始终记得:前人曾以生命相搏,我们又何惧前行路上的种种挑战?

这份精神的传承,正将宏大的理想变为神州大地具体的景象。譬如在兰溪,工业园区里机器轰鸣,奏响高质量发展的乐章;三江六岸美景如画,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展,古老的村庄焕发新的生机……这“当下的美好”,不正是烈士们曾经为之奋斗、梦寐以求的未来吗?

(三)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面临机遇,也面对挑战,更需要从英烈精神中汲取深厚的力量。

汲取他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英烈们之所以能在最艰难的时刻坚守不屈,源于他们内心坚定的信念,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沉之爱。今天,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思考什么是值得我们坚守的价值。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与挑战,这种信念能帮助我们摒弃浮躁,找到内心的定力,明晰个人奋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做出更有意义的选择。

发扬他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无论是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烟,还是建设时期的筚路蓝缕,英烈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我们当下的工作与生活中,同样会遇到各种“雪山草地”。学习英烈,就是要将他们那种不畏艰难、挺身而出的精神,融入日常之中——在专业领域刻苦钻研,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这,就是我们对英烈的奋斗精神最真切的传承。

践行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情怀。英烈们的牺牲,其根本是为了更多的人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这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奉献精神。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将这种“大我”的情怀,化为“小我”的行动,恪守职业道德,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关心社区和家乡的发展。通过一点一滴的切实努力,在各行各业平凡的岗位上,书写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这便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

烈士纪念日,是一次集体的历史回望,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今天的岁月静好,源于往昔的负重前行;而未来的山河锦绣,更需要我辈的接续奋斗。

在这个庄严的日子里,让我们再一次向无数先烈致敬: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部分图片摄影丨王萍

编辑丨陈婵

一审丨龚献 赵倩

二审丨陈丰 丁嘉露

终审丨王寅锋

+

来源:兰溪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