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社交电商,一年30个亿啊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16:13 1

摘要:我在最早期,做波波来了的时候,从2018年到2021年这个时间段,密集地采访了,国内的头部社交电商公司。

我在最早期,做波波来了的时候,从2018年到2021年这个时间段,密集地采访了,国内的头部社交电商公司。

但是再到后期,我把我的关注焦点,全部放在了,抖音投流,矩阵,私域直营这个板块,就不怎么关注这个赛道了

但是,这个赛道,还是有一些非常大量级的跑出来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并不是只有短视频,并不是只有直播,并不是只有私域,各种商业模式百花齐放,这才是好现象。

前段时间,我聊了一位,这个行业做到头部的老板,他们去年是30亿的体量。我来分享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先说,他们简约的代理制度。

首先他的会员,是需要交365块钱的,但是这个不是门槛,不是货款,它是一个保证金。

消费满这个额度之后,它是会退的。

那会员会享受到,什么权益呢?他有一个自购的,省钱的返利,这个的比例均衡在12%左右。

社交电商就是一句话,自用省钱,分享赚钱。

但是他们把这两个收入点做了切分,自用省钱是不需要交税的,而分享赚钱输入的那个钱,是需要交税的。

这个就完全考虑到了合规性。

会员介绍会员,是没有任何收益的,这个在驱动力上,打了折扣,但是避免了违规。

那会员再往上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样子的呢?

就是服务商,这个就需要注册公司了,条件也很简单,就是三个月累计达到10万的销售额就可以。

成为服务商之后,就可以拿到自己旗下会员5个点的服务费,到这里就是一个公司行为了。

这个就是他们的代理制度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从大面上来讲,其实就是两个等级。

一个就是服务商,他是一个公司,是一个渠道销售单位,他下面就直接面对会员,会员就是用户了。

从这个角度来去讲,层级是非常少的,几乎是没有层级。

我问到,对于运营代理来去讲,有多少人,他说,总共也就几个人,不到10个人,也就是说,本质上他们是采用的代理机制模型。

我一直认为,一个社交电商平台,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东西,一个就是代理机制,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你的供应链选品。

代理商为什么会,拼命地卖你的货?是因为你的品好卖,只有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那他们的选品方法论是什么呢?

就这么几个词,健康,好吃,方便,实惠。

也就是说,他们选品的类目,是从食品切入的。

外界对他们最大的认知就是有机,但是他说,这是不对的,有机给他们上了一个枷锁。

他们并不是仅卖有机的东西,这会让他们在选品上,空间缩小,而一旦他们卖的不是有机的产品,就会有很多的负面。

所以他们自己并不认为,他们是一个专卖有机的平台,他们认为自己是,可以卖任何产品和品类的电商平台。

那他们这个选品体系的标准是什么呢?

就是选出来的产品要好卖,那谁来决策,才会让这个选出来的产品好卖呢?就是在卖这个产品的人。

所以他们的这个选品体系,是去中心化的,并不是中台来决定的。

首先他们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叫做,提报。

这个是中台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某个供应商找过来,或者是说,他们看上了某个供应商,于是就把这个产品,在他们的小程序做了一个提报。

提报之后,这个品就会进入到他们的拿样专区,这个时候,他们业绩排名的前50,就会去拿样,再然后就是,开始进入评分体制。

也就是说,首先是有他们自己的,销售业绩排名靠前的服务商,去拿样和测试,来去决定这个品,要不要上架,去用评分的方式来确定。

再然后就是交给,大众评审团,就是让大量的会员来参与拿样,是不是需要这款产品,以及对这款产品的评价,到这里又会出现一个分值。

这两道关决定了,最后这个平台,要不要去推这一个产品。

所以你看,整个体系里,就是有三个环节,三个角色,一个是平台方,一个是服务商,还有另外一个就是,终端的会员。

这里面的角色分工是,平台方负责去提报和寻找,然后把产品,上到拿样中心,仅此而已,其他的一概做不了。

他说如果是走后门,也就只能走到这里了,仅仅是完成了一个提报环节。

接下来,这个产品能不能上架,能不能卖,就取决于另外两个环节,服务商和终端的会员,一个是卖的人,一个是买的人,只要他们两个同意,就可以上,如果不同意,就坚决不上。

我觉得这套体制,非常非常的厉害,我来分析一下。

他就像是一个,调查问卷一样,整个平台,在推某个产品的时候,你是通知我,要推一个产品,还是说征求你的意见,要推这个产品,最终得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当你去征求,他的意见的时候,于是他就有了参与感。

参与感的本身,就是一种立场的转变,他都给你出谋划策了,意味着他就是你的人,你说你在卖的时候,他能不买你的产品吗?

我认为现在社交电商,拼的不是流量机会,而是拼的那一盘货。

而拼那盘货的核心,本质上拼的是,供应商为什么要选择你?

所以这个就又回到,你经营供应商,也是需要一套体系的,那如何去经营它呢?

有一个最关键的词,叫经营信任。

就是你跟供应商之间的接触,他为什么选择给你供货,不给其他人供货,选择给你这个价格,不给其他人那个价格,核心就是,跟你建立起来的长期信任关系,而这个信任是需要经营的。

他们提了一个点,我觉得特别重要,就是他们跟供应商之间的结算,是T+0,我查了一下其他的平台,都是T+15,甚至是T+30。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处理,对于信任的建立,就无比重要。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工资,都要等到15号发,意思就是拖延了半个月,你提前一天,都会让员工,产生一种信任感,因为你这个公司和其他的公司不一样。

还有一个,跟供应商建立信任的点,就是他们会开放所有供应商的资源,和会员的资源,让他们互相添加。

他们会有一个,每月一场的展会,就是让他们互相添加,让供应商在他们庞大的会员体系之中,去做消费者,去做代理商。

本质就是一个生态,一定要去理解,生态的意义。

只要生态建好了,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好产品,自动流入,只要生态建好了,就会有大量的销售者,不断涌入,只要生态建好了,就会有大量的用户,不断涌入。

这个就会成为一种,指数型的增长。

我觉得还有一个,经营信任的点,就是爆品专营。

比如说,我卖了你家带有超级卖点的牛奶,那么其他家,有同样卖点的牛奶,就不能再卖了,这个就是爆品专营。

所以作为一个平台来讲,你去保护这个爆品的供应商,那他自然就会只选择你。

但如果在你这个平台里面,去卖他这个爆品,又去卖他的竞品,那么他就会心生怨恨,自然他就会去选择,你平台的平替。

这个就是,有舍才有得。

其实对于平台来讲,也很好理解,就是在同样的一个需求下,我帮助用户,找到了最好的产品,我只卖这个最好的产品,并且你想买这个最好的产品,也只能在我这里去买到,这不就是一种,共赢模式良性循环吗?

我觉得还有一个,经营信任的点,也很重要,就是让这个供应商自己处理和解决客户的问题。

就是一个供应商,要在这个平台入驻,他直接面对,这个平台购买他产品的客户,直接接收到好的声音和不好的声音,而不是经过中台的客服部门。

这也是一个参与感,也是提升了效率,也是一个可以不断将产品,继续优化的核心的点。

来源:波波来了案例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