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丁秀琴:石榴花开别样红 琴心谱写团结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6:17 1

摘要:9月23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兰州召开。合作市通钦街道舟曲路社区党委副书记丁秀琴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民族团结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行动。不是非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邻居因琐事争执时上前劝和,在困难群众需要帮助

9月23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兰州召开。合作市通钦街道舟曲路社区党委副书记丁秀琴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民族团结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行动。不是非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邻居因琐事争执时上前劝和,在困难群众需要帮助时递上温暖,在大家对法律知识迷茫时主动开讲……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正是筑牢民族信任的基石。”丁秀琴说。

初心如磐:理论学习植沃土 使命在肩勇担当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通钦街道舟曲路社区,丁秀琴正在准备新一期的“民族团结读书会”讲话稿。翻开她的工作笔记,扉页上工整地写着“让团结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这位年仅33岁的回族党员干部,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第一线。

她不仅系统研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实践。从参加藏语培训班到研究各民族风俗习惯,从组织“锅庄舞”展演到策划“中华文化大讲堂”,丁秀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论走向生活。在她的推动下,社区建起了集政策宣传、文化交流、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驿站”,成为各族群众交心交流的重要平台。

真情服务:排忧解难暖人心 春风化雨润无声

“丁书记,我家婆媳又闹别扭了……”2025年6月初,东山坡居民王阿姨家的矛盾再次升级。因生活习惯差异,王阿姨与儿媳长期不和,儿媳负气回娘家居住近一年半。丁秀琴带着网格员连续登门多次,白天聊家常,晚上通电话,她不厌其烦地两头奔波,用女性特有的细腻解开双方心结,用“拉家常”的方式疏导情绪,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王阿姨主动拥抱归家的儿媳,一家人重拾温馨。如今,王阿姨逢人便夸:“丁书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对从卓尼县来合作市的独居老人尕豆草,这份帮扶更见真情。丁秀琴顶风冒雪为老人申请低保,陪她辗转多个部门办理手续。老人不识字,她逐项填写表格,老人不会用手机,她总是徒步上门沟通。三年来,每逢节日新年,她都会带着自购的酥油、糌粑去看望,还动员相关单位为老人修缮房屋。尕豆草握着她的手哽咽:“你就像我的亲女儿!”

创新治理:法治护航促和谐 文化交融聚合力

“法律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丁秀琴创新推出“双语普法”微课堂,将枯燥的法律条文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她调解的邻居装修纠纷案例,已成为社区法治教育的经典教材。当时,她巧妙安排两家人共同准备一顿“和解饭”,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化解了矛盾。

“丁书记在工作中展现出的智慧耐心和担当令人敬佩,她善于倾听不同声音,巧妙地化解矛盾纠纷,像纽带一样,把各族居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份荣誉是对丁书记多年来扎根社区,真情服务的最好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向她学习,努力成为像她一样的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李永强说。

在她的倡导下,社区形成了“一月一主题”民族团结活动机制:正月共庆春节,藏历新年同跳锅庄,开斋节互赠美食。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族群众的情感,更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有人说基层工作琐碎,但正是这些‘小事’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当我看到曾经矛盾的婆媳一起买菜,不同民族的邻居同桌吃饭,独居老人露出笑容,就会明白民族团结就蕴藏在这点点滴滴的温暖中。这份荣誉是鼓励,更是责任,激励我继续做民族团结的‘播种人’。”丁秀琴说。

如今,走在舟曲路社区,随处可见各族居民亲切交谈、互帮互助的温馨场景。丁秀琴用十年的坚守证明:民族团结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每天推开门就能触摸的温暖。在这位基层党员干部的引领下,一朵朵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正在羚城大地上灼灼绽放。

记者:刘璐 李小龙

来源:羚城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