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系中东遇挫!中国燃油车凭2优势狂卖百万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16:11 1

摘要:以前提起中东的燃油车市场,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日产Patrol、丰田LandCruiser,要么就是路虎的SUV,这些车几乎垄断了当地中高端市场。

德日系在中东市场最近有点坐不住了,不是新能源汽车抢了风头,反倒是中国燃油车在这儿卖得越来越火。

当地那些“大户”选车时,不少人绕开了以前青睐的日产、丰田,转头选了中国品牌。

这事儿说意外也不意外,中国燃油车能站稳脚跟,核心就靠俩优势,刚好戳中了德日系的短板。

以前提起中东的燃油车市场,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日产Patrol、丰田LandCruiser,要么就是路虎的SUV,这些车几乎垄断了当地中高端市场。

但最近几年不一样了,中国燃油车在这儿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英国广播公司之前报道过一组数据,2019年中国燃油车对中东出口才15万辆,到2024年就超过了百万辆,6年时间翻了6倍。

这个增长速度,德日系根本没跟上,以前日产、丰田在中东的市场份额都能超20%,现在慢慢降到了20%以下。

在沙特、阿联酋这些核心地方,中国品牌的SUV销量甚至超过了奔驰、宝马,成了仅次于丰田的存在。

为啥会这样?搞不清的人可能觉得是运气,其实不是。

中东这边石油多,燃油特别便宜,比如沙特一升汽油才0.3美元,大家对燃油车的需求本来就大。

而且当地家庭人口多,就喜欢大空间、高配置的车。

中国车企早早就盯上了这些需求,比如奇瑞捷途出了7座SUV,长城也针对性做了皮卡车型,刚好契合当地用户的喜好。

反观德日系,车型配置没怎么升级,价格还居高不下,自然就慢慢失了宠。

本来想,新能源汽车现在这么火,燃油车可能没多少增长空间了,但后来发现,在中东这种地方,燃油车的需求短期内根本降不下来。

中国车刚好抓住了这个机会,没有盲目跟新能源的风,反而在燃油车领域做了针对性优化,这步棋走得挺聪明。

光靠契合需求还不够,车主用着觉得值,才会真正认这个品牌。

在中东采访时,不少中国燃油车车主的反馈都挺实在,巴林有个做贸易的商人穆罕默德,2020年买了辆长城哈弗H6。

他跟我说,之前开的是日产奇骏,换了中国车后才发现,娱乐系统和安全配置差了一大截。

哈弗H6带CarPlay和12.3英寸的中控屏,还有6个安全气囊,开了4年没出过大故障,装配质量比他预期的好很多。

沙特做零售业的阿卜杜拉更直接,去年他花1.8万美元买了辆奇瑞捷途X70。

“这个价格本来只能买丰田卡罗拉,结果我买到了带全景天窗、电动尾门的SUV”,他说这话时明显带着满意,“以前只有德系高端车才有这些配置,现在中国车让普通消费者也能用上了”。

迪拜有家叫CARMA的媒体监测公司做过调查,大部分沙特车主对中国燃油车的印象都不错,提得最多的就是“配置多”和“价格实在”。

这俩点,其实就是中国车的核心优势,同样的预算,买中国车能拿到更多配置;同样的配置,中国车的价格要比德日系低不少。

很显然,这种“高性价比”刚好戳中了消费者的痛点。

当然,中国车也不是没毛病,有车主反映,等零部件的时间太长,比如阿联酋有个长城车主,就因为换个轴承等了五个月,这确实影响使用体验。

不过车企也在想办法解决,长城已经计划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建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投产。

到时候,中东地区的零部件供应周期能缩短到15天内,这个短板应该能慢慢补上。

总的来说,德日系在中东遇到的“麻烦”,不是中国车靠低价抢来的,而是靠实打实的产品力赢来的。

以前大家觉得中国汽车只能做低端产品,现在看来,中国燃油车在配置、设计上都跟上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德日系。

未来,随着本地化生产的推进,中国燃油车在中东的份额可能还会涨。

德日系要是想抢回市场,怕是得好好琢磨下怎么优化配置、降低成本了,毕竟消费者不傻,谁的车好用、划算,就会选谁。

中国燃油车能在中东站稳脚跟,靠的就是抓住了这个核心逻辑,这也给中国汽车“出海”提了个醒,不管是新能源还是燃油车,只有摸透当地需求,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真正打开市场。

来源:由典学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