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此同时,周边的旅客也纷纷伸出援手,加入救援队伍。在众人的共同帮助下,倒地男子逐渐恢复了些许意识。
近日,太原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刘洋像往常一样,在和夜班同事交接工作后,来到站前广场例行巡逻。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惊呼——他回头望去,只见一名男子重重摔倒在地。
发现情况后,刘洋和同事立即冲了过去。
民警第一时间查看男子身体状况,并通过对讲机联系站内工作人员紧急广播,寻找现场医生参与急救。
与此同时,周边的旅客也纷纷伸出援手,加入救援队伍。在众人的共同帮助下,倒地男子逐渐恢复了些许意识。
原来,男子的家属不久前刚送他到站离开,得知消息后很快返回站前广场,与赶到的120工作人员一起,将该男子送往医院救治。
事后民警了解到,男子经治疗已无大碍。
警方特别提示:若旅客自身患有癫痫、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出行前务必备好常用药品,尽量由家人陪同,避免单独行动;如遇他人突发晕倒,应先大声呼喊并观察意识状态,切勿随意挪动患者身体,需立即拨打120并联系站内工作人员;救援过程中,请保持现场秩序,为患者留出通风空间,配合民警或医护人员开展救助。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这则发生在太原火车站的救援故事,虽无惊心动魄的情节,却因平凡人的本能善意而格外动人。
太原民警刘洋的快速反应、周边旅客的自发相助,以及家属与医护的及时接力,共同织就了一张守护生命的"安全网"。
在公共空间里,突发意外总是不期而至,但每一次"我来帮忙"的主动伸手,都是城市文明最生动的注脚。
从紧急广播寻医到旅客默契配合,从家属火速返回到120专业处置,每个环节都彰显着:个体的善意会相互激发,群体的协作能创造更大的救援力量。
警方提示中反复强调的"不随意挪动""保持通风""配合专业救助",既是科学急救的常识普及,更是对公众理性参与的引导——真正的善意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与专业同行的智慧。
太原火车站的这一幕提醒我们:城市的温度,不在宏大的叙事里,而在每个普通人面对危机时那份"我帮一把"的担当里。
愿这样的温暖传递,成为更多公共空间的常态。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