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家书桌上曾住着一位著名的“橡皮研究员”。这位研究员今年刚领到小学一年级入学通知书,附带特殊技能包括:三分钟内把橡皮戳出银河系陨坑群、让铅笔在指尖完成高难度托马斯回旋、以及用作业本空白处绘制外星文明联络图。而他的母亲——我那位亲爱的邻居,此刻正举着手机向我诉苦
我家书桌上曾住着一位著名的“橡皮研究员”。这位研究员今年刚领到小学一年级入学通知书,附带特殊技能包括:三分钟内把橡皮戳出银河系陨坑群、让铅笔在指尖完成高难度托马斯回旋、以及用作业本空白处绘制外星文明联络图。而他的母亲——我那位亲爱的邻居,此刻正举着手机向我诉苦:“你说我当初为什么不直接报名参加《极限挑战》?陪写作业的运动量绝对达标!”
事情要从某个九月说起。当别人家的晚托班广告在小区群乱飞时,我家邻居握着儿子偏矮的体检单毅然决定:“我们要用晚托班的时间换一场睡眠与运动的逆袭!”于是每晚七点,她家书桌准时上演《作业界的蜗牛与黄鹂鸟》——语文田字格里的横撇竖捺正在以每十分钟三个字的速度进化,数学算术题上的数字们仿佛在跳华尔兹,而那块橡皮早已被临摹成了后现代艺术品。
“妈——你看铅笔影子的角度是不是很像埃菲尔铁塔?”
“认真写字!”
“可是橡皮说它想先学会翻跟头...”
在经历了连续五天作业完成时间与《新闻联播》大结局同步的惨剧后,邻居夫妇在某个深夜召开了紧急政治局会议。会议纪要显示三大发现:第一,人类幼崽对电子设备散发蓝光的敏感度超越向日葵追太阳;第二,六岁儿童的专注力时长约等于烧开一壶水的时间;第三,随时插嘴的家长与炒菜时总掀锅盖的厨师属于同个门派。
革命在第二个星期一的傍晚悄然爆发。当小家伙抱着作业本蹭到书桌前时,震惊地发现妈妈竟然没捧着手机构筑“电子城墙”,而是铺开了泛着墨香的宣纸。“从今天起,”邻居提起毛笔庄严宣布,“本宫要重修簪花小楷,尔等作业休得放肆!”
书桌变成了奇妙的平行时空。左侧是奋笔疾书的一年级生,右侧是悬腕运笔的老母亲,中间隔着楚河汉界——一杯共同享用的枸杞菊花茶。当“床前明月光”遇上《兰亭序》基本笔画,当算术进退位对阵颜体顿挫,某种神秘的磁场开始运转。
“妈妈你的横为什么像毛毛虫?”
“阁下那个‘口’字看起来像被门夹过的月饼。”
互相伤害间突然响起欢呼:“我写完语文了!”“我写完三页字帖了!”
“要不要比赛数学作业和《勤礼碑》谁先完成?”
“赌什么?”
“输的人负责给赢家捶背三分钟!”
更绝的是纠错时机的变革。曾经每个错字都会引发即时核爆的作业现场,现在所有红圈圈都安静地等到最终章。当整个作业本被完整检阅时,母子俩像考古学家般拿着红笔挖掘“文物遗迹”:“这个‘大’字少了个点变成‘犬’啦!”“第5题的数字8在练习倒立吗?”笑声取代了呵斥,橡皮终于结束了它的艺术生涯。
时间魔法在第三周显现威力。曾经要拉扯90分钟的作业拉锯战,现在居然压缩进半个钟头。多出来的时间变成了童话杂志的翻页声、体感游戏里的跳跃音效、以及阳台上对着星空比划的徒手跳绳。某天我路过时,听见小家伙在窗边喊:“妈妈!我今天多出来的时间够给月亮讲三个故事!”
昨晚邻居给我发来捷报:“知道我们现在作业后做什么吗?他教我玩Switch的舞力全开,我教他转手绢!虽然身高还没突飞猛进,但你看——”手机屏幕上,男孩在夕阳下追逐足球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原来所谓高效陪伴,不过是把监工变成同学,把挑刺变成寻宝,把战场变成游乐园。当书桌两端的生命都在蓬勃生长,那些曾经被橡皮吸附的时间,终会化作星光照亮每个赶路的夜晚。
来源:晟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