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8日叶榭镇点火起灶,羊蝎子火锅只卖八天,炭火老炉前排队两小时起步,手机扫码才能领到一张“非遗体验券”,错过就得等明年。
张泽羊肉把非遗做成限时盲盒,松江文旅在国庆档玩的是饥饿营销还是真传承?
9月28日叶榭镇点火起灶,羊蝎子火锅只卖八天,炭火老炉前排队两小时起步,手机扫码才能领到一张“非遗体验券”,错过就得等明年。
官方说保护老味道,却把产量锁死,每天限售两百锅,多一勺汤都不给。
老食客看得明白:羊肉还是那块羊肉,套路换成了互联网玩法,先锁库存再冲热搜,热度上去了,非遗招牌就升值,房租跟着涨,老街店铺转手费已经翻了三倍。
叶榭软糕更直接,八十八亩田和广富林联名,中秋前三天放出一万盒“富林桂花米糕”,线上秒空,线下要现场答对三道松江历史题才能买。
答题环节看似弘扬文化,实质把购买门槛变成社交话题,答错的年轻人拍照发圈,二次传播免费广告。
冷链包邮七天的技术升级,让伴手礼属性拉满,一块糕从早餐变成打卡道具,成本三块八,售价三十八,毛利自己算。
黄浦江大闸蟹走生态路线,小昆山镇把蟹塘开放给游客下地笼,捕上来的蟹必须现场买走,价格比市场高百分之四十。
农业委提前放话“今年母蟹晚熟膏更满”,一句话把预期拉满,实际产量比去年少了十五吨,供不应求自然溢价。
蟹庄老板私下透露:醉蟹套餐用五年花雕是噱头,酒进价不到二十一斤,腌三天就能翻价五倍,真正贵的是排队时间,两小时人力成本算进去,消费者自己把价格抬上去了。
松江老饭店推出人工养殖四鳃鲈鱼汤,一条鱼标价688,每天限十条。
濒危物种人工繁育获批文件挂在店门口,看似合法,实际是2018年的旧批文,养殖数量从未公开。
菜单写明“复刻明清官府菜”,却用电磁炉恒温煮六分钟,老松江人尝一口就知道缺了柴火气。
预约制把餐厅变会所,饥饿感有了,文化味淡了。
云间粮仓把啤酒和烧烤装进废弃粮库,工业风拍照出片,一杯松江精酿卖58,成本不到八块。
夜经济灯光秀每晚三场,每场十分钟,电费两千,换来抖音本地榜前三,流量转化客房,旁边酒店套餐直接加价两百。
整套打法复制自成都、长沙,换了个江南外壳,年轻人买单的是氛围,不是味道。
国庆五天美食市集把三条街封成步行区,有轨电车延长到23点,交通局数据预测日均客流八万,比去年多三成。
商户进场要交营业额百分之二十作为管理费,还要自己雇保洁,算下来一天不卖够两万就是亏。
小摊扛不住,只能把羊肉串涨到30一串,游客骂贵,摊主指着摊位费账单苦笑:钱被上游收走,骂名摊背。
非遗、时令、联名、限量,每个词都在刺激多巴胺。
老味道被拆成打卡任务,文化变成流量筹码,游客花了比平时贵一倍的钱,吃到的是加了滤镜的“老松江”。
真正的传承人没拿到溢价,中间平台、档口房东、联名品牌方切走最大一块。
国庆七天,松江把历史做成盲盒,把羊肉、软糕、大闸蟹变成限量股票。
你排的那条队,到底是给非遗面子,还是给营销买单?
来源:跟荔一起吃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