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惠学林 传承文化——启功先生著作出版漫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5:35 1

摘要:1980年,经先生推荐,我的第一篇考证文章《“瀚海”辨》发表于《学林漫录》第二辑。1981年,经先生举荐,我进入中华书局工作。当时恰逢先生的《启功丛稿》问世,他在欣慰之余多次表示,希望日后多写短小精悍的学术札记与诗词,积攒成集。因此,在承担众多书稿编辑工作之余

在我四十余年的编辑生涯中,启功(1912—2005)先生的关怀与指导始终是我前行的重要支撑。

启功先生

1980年,经先生推荐,我的第一篇考证文章《“瀚海”辨》发表于《学林漫录》第二辑。1981年,经先生举荐,我进入中华书局工作。当时恰逢先生的《启功丛稿》问世,他在欣慰之余多次表示,希望日后多写短小精悍的学术札记与诗词,积攒成集。因此,在承担众多书稿编辑工作之余,我一直将启功著作的出版视为己任。

今年恰逢启功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抚今追昔,他当年在我初入中华书局时的殷切叮咛犹在耳边:“书局是我的第二个家啊!你做编辑工作,一定要多出好书,嘉惠学林!”这句话成为我编辑道路上的明灯,激励着我从在职到退休返聘,始终以“编书匠”自勉,努力践行先生嘱托。

学术奠基与严谨治学

启功先生治学,既重渊深,亦不废细微。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直对汉语的字、词、句法乃至语法规律进行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见解。他不囿于西方“葛郎玛”(语法)体系,主张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开展研究,甚至幽默地称之为“猪跑学”,即应通过大量实践经验积累,在古籍整理、书画鉴定等领域形成独特的非系统化研究方法。

1993年,他撰写《说八股》一文,并联合张中行、金克木两位学者相关论述合编成册,于次年出版。此后他又系统整理以往对古代诗歌、骈文和清代子弟书的研究,于1997年推出《汉语现象论丛》,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启功先生对待著作始终抱持严谨态度。他的《诗文声律论稿》二十年间屡次再版,发行数万册,却仍不断修订完善。其间,一位周姓读者来信指出影印手写本中的几处错字,先生不仅立即核实更正,还特意致信嘱我转谢,信中写道“实属疏忽,周君校出,深可感谢!”

启功晚年修订《诗文声律论稿》手稿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先生允诺中华书局与海外同步出版新版《诗文声律论稿》与《汉语现象论丛》,特请语言编辑室陈抗编审协助校勘。先生为此给陈抗写了7封信,在其中一封信中特别称编辑是“无名英雄在背后付出极大精力”。这两部著作于2000年再版,此后又一再重印,并被收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组织实施的“中国文库”出版工程第二辑,影响日益深远。

1999年7月,出版社推出启功先生亲自修订增补后的《启功丛稿》,包括“论文、题跋、诗词”三卷,以贺先生米寿。同年,他正式受聘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社会活动日益增多,精力虽不及从前,却仍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启功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谦逊地表示“数人行均为我师”,并以“行百里者半九十”自勉,表达了继续钻研“猪跑学”的决心。

启功先生晚年仍笔耕不辍,常在夜深人静时写作。记得有一次,我携新版《论语译注》前往先生家中,供他撰写《读〈论语〉献疑》时参考。他感慨道:“如今往来客人多,只能挤时间写一点。有时深夜睡不着,就在脑海里构思——越写反而觉得可写的越多!”

启功先生对自己早年所写关于《千字文》的文章并不满意,特意嘱我复印敦煌出土的《千字文》写本供他参考,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尽管2003年起他健康状况日下,仍坚持将多年撰写的艺术类论文整理成《启功丛稿・艺论卷》,并亲自核阅校样,并再三叮嘱:“不行再改噢!”其精益求精,始终如一。此卷于2004年7月正式出版,至此《启功丛稿》四卷本全部出版。

普及理念与系列推广

启功先生才学广博,德艺双馨,尤其在书法领域享有盛誉。出版社常请他题写书名,我入中华书局后,多由我转呈这类请求。先生总是欣然应允,但屡辞润笔,不取分文,其对学术公益的热忱可见一斑。

2005年6月,先生遽归道山。为纪念恩师,我撰写《我的老师启功先生》一书,由京港两地商务印书馆同时出版。

《我的老师启功先生》,柴剑虹 著

启功先生一贯主张学术应走出象牙塔,强调文风晓畅、观点明晰,使更多读者受益。这一理念深深影响着我的编辑道路。虽已退休,我仍铭记先生“嘉惠学林”之志,继续参与他的著作出版工作。

我们不仅重印旧版,更着力将启功先生的学术心得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2005年10月,我协助同事宋志军编成《启功给你讲书法》,出版后广受欢迎,屡次重印。至2012年先生百年诞辰,又推出附赠讲座光盘的典藏版。截至2024年4月,普及本已印刷32次,总发行近30万册;典藏版亦印行6次。

《启功给你讲书法(典藏版)》,启功 著

启功先生早年主持中华书局版《红楼梦》点校注释工作,奠定了其在红学界的地位。编辑宋志军由此策划《启功给你讲红楼》,收录先生相关文章三篇,并经由我请冯其庸先生作附录文章,全书仅四万余字,力求简明易懂。2006年6月推出后,因读者需求,次年又两次增印彩图版。

2006年7月26日,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文物出版社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人民大会堂联合主办“启功学术著作出版座谈会”。会上学者纷纷肯定上述普及本的价值,并倡议扩展系列。我与编辑室同仁由此推动系统整理先生遗稿,推出更多普及读物。

在先生身后,我找出1979年的听课笔记,其中便有他讲授唐代文学的详细内容。后来,我和几位同学遵照先生内侄章景怀的嘱托整理遗稿时,又发现了先生当年的备课提纲。结合词赋学家万光治整理的听课材料,我开始着手编纂《启功给你讲唐诗》(后定名为《启功讲唐代诗文》)。该书分为五讲及两个附录,书前影印了启功先生手书讲课提纲,并选配明代万历年间《唐诗画谱》的若干诗图。

《启功说唐诗》,启功 著 柴剑虹 整理

在此期间,我提议将启功先生论述中国古代名画的文章配以彩色图版,汇集成《启功谈中国名画》一书。经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合作完成版面设计,该书精装本于2012年正式出版。

中国政法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吕立人,寻出1956年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授宋词时使用的《中国文学·词选》油印讲义。2010年起,吕立人陆续从中整理出启功先生讲授宋词的文字并交付出版社。在我协助下,由林玉萍、马燕两位年轻编辑负责整理和校对,最终于2016年出版了《启功给你讲宋词》。

文化传承与出版新绩

2012年时值中华书局百年诞辰,又逢启功先生百岁诞辰。社内悬挂先生1973年标注的“标点廿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及1981年所绘《竹石图》,以为纪念。启功先生素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基础读物分社王军主任遂提议出版《启功三绝》,由我协助整理,江苏金坛印厂承制宣纸彩印,最终成书千套,备受书画与收藏界推崇。

标点“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同人合影

同时,我们意识到启功先生的诗词虽已有多种版本流传,但仍缺乏一种符合传统装帧美学、采用繁体竖排宣纸线装形态的版本。为此,我们特地邀请先生的助手侯刚遴选诗作,由我校订,并恳请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林岫教授题写书签,最终由杭州萧山古籍印务公司承印,推出了一函两册的《启功韵语精选》,成为诗词爱好者珍藏的雅礼。

启功先生始终关心中华书局的出版事业。当得知有出版社想出《启功全集》时,他郑重告诉我:“我有书局这四卷《启功丛稿》,已经足够。”此言既是嘱托,亦是对出版成果的珍视。

时光如流水,编辑有传人,启功著作出版并未停步。先生生前珍视的《启功丛稿》四卷本已推出新版;年轻编辑们亦对原有的《启功谈国画》与《汉字古今谈》进行修订、增补与合编,并于2024年出版。

《启功丛稿》,启功 著

新近推出的《启功先生题签集》,汇集了他数十年来为近两百种图书题写的书名墨迹,既是对先生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现,也代表着出版界对他深切而持久的怀念。启功先生的著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意义深远,必将泽被后世,嘉惠学林,影响遍及中国乃至世界。

(转自《光明日报》2025年9月13日第12版,作者系中华书局编审、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原副会长)

丨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启功先生晚年自定文集

精选为“论文·题跋·诗词·艺论”四个专题

总结一生学术、诗文主要成就

《启功丛稿》

启功 著

《启功丛稿》分论文、题跋、诗词、艺论四卷。《论文卷》收录古代碑帖、艺术史、文学、《红楼梦》、八股文、子弟书等方面的研究考证文章。《题跋卷》辑录历年题跋及谈文、说史、论艺札记,所涉碑帖书画的题跋,将文史考证与文物鉴定熔于一炉,堪称经典。《诗词卷》汇集作者青年时代以来大部分诗作,可以概见启功一生行迹和心路历程。严整精工的韵律,诙谐轻松的笔调,尽显冷静、豁达、超脱的人生观。《艺论卷》所收较广,有《论书绝句一百首》,有深入浅出地谈书法绘画入门的相关文章、讲稿,有言简意赅、一语破的的鉴定性题跋,有回忆师友的深情文字等。四卷篇目,皆由作者生前自订,可谓作者一生主要学术成就之汇集。

《启功给你讲书法》

启功 著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字形、选临碑帖、文房四宝、用笔、结字、执笔法、参考书等十三个方面,非常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体会和主张,主要目的是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书法艺术的各种不正确的观念、认识,以及人为制造的神秘感。全书以破为主、立在其中,既是启功先生数十年习书经验的总结,也为初学者打破种种观念束缚,赢得自由、自信。 文字内容为启功先生讲话的记录稿,口语化强,通俗流畅,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红楼梦》(中华经典小说注释系列)

[清] 曹雪芹 高鹗 著 启功 主持 张俊 等校注

《红楼梦》中包含了许多典章制度、生活习俗,甚至一些诗词曲赋中隐含了很多索隐的内容。为让读者能更深入解读《红楼梦》,深度领略《红楼梦》包罗万象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思想,我们推出了注释版《红楼梦》。该版本由已故红学大家启功先生主持,组织了一批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知名的研究专家,对文本进行点校,并着力对其进行出注诠释。注释详细,严谨准确,是极具权威性的注释版文本。

品味汉字书法之美

听启功讲述

提笔前你应知的学书常识

《书法常识》

启功 秦永龙 著

启功、秦永龙两位先生编著的这本《书法常识》囊括了书法学习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从执笔、用笔、结字、临帖,到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的笔法和特点,以及各种书体的演变发展等都有翔实的介绍,对于广大书法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法入门书。

启功先生一生经验之所悟

全面介绍中国书法史

《启功谈书法》

启功 著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论书绝句》,收录启功先生的一百首七言绝句,先生以这一百首诗,对历代书法名家、碑帖等进行评价,同时也对自己几十年的书法实践进行总结,书法流派、书家生平、奇闻轶事无不涉及,内容丰富,观点深刻。本书收录的是启功先生口语讲解版,更为生动。第二部分为《书法入门二讲》《金石书画漫谈》等几篇小文,不仅介绍书法技法,也介绍了书法与诗歌、绘画、篆刻的关系。本书系统呈现了书法的文化属性,带领读者从初学入门到旁通文史。

了解汉字字体演变历史的必读书

《汉字古今谈》

启功 著

本书由《古代字体论稿》和《汉字书法心得》两部分组成。《古代字体论稿》是启功先生的第一部专著,其创作缘起是作者在读书时注意到,一些汉字在文献记载中的字体名称和实物上的字体形状存在差异,他便用文献与实物互证的方式,精选了近百种极具代表性的字体实物图片,对这些差异进行梳理和探讨。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从文字学、考古学角度梳理了汉字字体的发展历史,廓清了很多复杂的学术问题,又以他特有的幽默笔触,对复杂的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讲解,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汉字书法心得》则讨论了书法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内附多幅作者手迹,便于临习和鉴赏。

一代大师带你走进国画的世界,

直观感受千古名作的魅力

《启功谈国画》

启功 著

本书收录了启功先生鉴赏《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等中国名画的若干篇文章,并随文附上精美彩色插图,与深刻精辟的文字相得益彰。启功先生兼具“书画家”与“学问家”的身份,有着学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独到眼光,不仅是鉴赏国画,还考订真伪、辨析作者、品评技法,为读者剥去覆在国画上的层层迷雾。本书还收录了启功先生怀念齐白石、吴镜汀、李叔同等大师的文章,真实再现“转益多师成一家”的名家风采。

国学大师70年前的珍稀讲义

带你趣品唐诗精读宋词

《启功谈诗词》

启功 著 柴剑虹 吕立人 整理

本书由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的古诗词课堂讲义整理而成,分上下编。上编是启功先生对唐代诗文的讲解。他以深厚的文史素养和平实明晰的语言,对唐代诗文的发展脉络加以梳理,深入分析初唐、盛唐、晚唐各时期诗歌的风格特征,并就李白、杜甫等代表性诗人的作品特点作出独到评析,见解深刻,启发颇多。下编收录启功先生精选的唐宋朝26人58首词作,并辅以相关史实和诗文资料进行注释与讲解。启功先生对词的选取眼光独到,注解简明精要,有助于读者更透彻地理解原词,并从中领略其治学之道。

特殊时期和因特殊事情而留下的日记

《启功日记》

启功 著

这批日记是在启功先生去世后整理遗物时发现的。跟他熟悉的人向来认为,启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因此颇感意外。惟其如此,这些特殊时期和因特殊事情而留下的日记,才显得如此珍贵。

来源:中华书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