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粮满仓・好丰光:山东玉米丰收的三重支撑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5:13 1

摘要:金秋的齐鲁大地,收割机穿梭田间,玉米籽粒簌簌入仓。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山东的玉米丰收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科技、政策与协同发展共同托举的成果,每一粒饱满的玉米都藏着务实的增收智慧。

金秋的齐鲁大地,收割机穿梭田间,玉米籽粒簌簌入仓。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山东的玉米丰收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科技、政策与协同发展共同托举的成果,每一粒饱满的玉米都藏着务实的增收智慧。

科技赋能让丰收既有“量”更有“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智慧农田里,新农人洪超点开手机农情APP,500多台监测设备实时传回土壤湿度、虫情数据,干旱时自动灌溉,虫害预警后无人机飞防;多光谱无人机还能给玉米地“体检”,帮他调度农机,300多亩玉米亩产超850公斤。而在安丘市郚山镇,秸秆不再是负担——经厌氧发酵技术变身有机肥还田,土壤有机质每年提升10%以上,金宝农业基地的化肥用量减了50%。大盛镇农户用鸭粪有机肥种出的玉米,籽粒更饱满,收购价每斤比普通玉米高0.15 元,“双码” 认证的生态玉米还走进了高端市场,科技让好收成有了“好品质”。

政策托底为丰收筑牢“安全阀”。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5年推出的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意见,成了农户的“丰产指南”:北斗导航精量播种让行距偏差小于5厘米,密植调控技术使亩株数增加10%-20%,无人机“一喷多促”实现病虫害统防统治。泰安市岱岳区种粮大户王军更安心,每亩40元的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财政补贴 80%,遇上旱涝灾害最高可获950元/亩赔付,“有技术指导又有保险兜底,种粮不慌了”。滨州沾化区的政策更接地气,政府扶持企业与京东合作,给冷链物流贴补,让鲜食玉米保鲜期延长,加工出的“黑熊查克”玉米拌面,首店日销就达4000元,政策帮农户把“丰收粮”变成“增收钱”。

协同发展让丰收成果“共分享”。滨州沾化区佳农合作社的“五统一”模式,让500名社员尝到了甜头:土地入股有保底收入,年底还能分红,村集体也能拿到服务费。统一引种的“黑甜糯631”品种,经统一管理、加工,变成真空玉米、玉米点心等产品,2023年带动社员增收910万元。而在德州禹城,玉米产业链更是实现“吃干榨净”:保龄宝公司用玉米做的赤藓糖醇占国内 80% 市场,福田药业的玉米芯木糖醇畅销70多国;淀粉糖供食品厂,糖渣产乙醇,废水发电,废渣还田,加工损失率趋近于0,德州玉米可食用利用率达84.33%。从合作社的“小协同”到产业链的“大联动”,山东让玉米丰收的红利流进了更多农户口袋。

从济南的智慧屏幕到安丘的有机肥田,从岱岳区的保险单到禹城的加工车间,山东玉米丰收的故事里,没有空泛的口号,只有实打实的举措。正是这三重支撑力,让“粮满仓” 的愿景落地,让“好丰光”的图景照进农户的生活,也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