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豆发芽、泡蒜苗……咱们四年级的宝贝们是不是都开始准备观察日记啦?观察几天,每天记录“长了多少”,最后是不是感觉像在完成一张“植物生长记录表”?宝贝们很认真,但老师批改时,真想看到的是表格数据吗?不!老师期待的,是一个只有通过你耐心观察才能发现的、独一无二的“
绿豆发芽、泡蒜苗……咱们四年级的宝贝们是不是都开始准备观察日记啦?观察几天,每天记录“长了多少”,最后是不是感觉像在完成一张“植物生长记录表”?宝贝们很认真,但老师批改时,真想看到的是表格数据吗?不!老师期待的,是一个只有通过你耐心观察才能发现的、独一无二的“生命小剧场”。
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把日记写成一部精彩的“纪录片”。咱们就用最经典的 “绿豆发芽” 来当例子,把“笨笨的写法”和“聪明的写法”放一起对比,高下立判!
观察点一:开头(第一天)
• 俗套的笨笨写法:“10月1日 晴 今天,老师布置了观察日记的任务。我找来一些绿豆,把它们泡在水里。希望它们快点发芽。”
• 【问题在哪】:像在记流水账,交代任务,没有观察,更没有“你”的存在。枯燥无趣。
• 新颖的聪明写法:“10月1日 晴 今天,我成了一群‘绿宝石’的守护神!它们硬邦邦的,穿着紧身的外套,挤在碗底睡大觉。我悄悄给它们洗个澡,倒上温水当摇篮曲。嘘,明天会有奇迹吗?”
• 【出彩秘诀】
1. 角色扮演:把自己变成“守护神”,使命感和趣味性一下就来了。
2. 用上比喻和拟人:“绿宝石”、“紧身外套”、“睡大觉”、“摇篮曲”,让静止的物体瞬间拥有生命。
3. 留下悬念:“明天会有奇迹吗?”自然引出后续观察。
知识付费年代,码字不易有偿使用,若有需要请联系我
来源:文化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