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判断展厅设计装修公司案例的真实性,是避免“效果图与实景脱节”“虚假案例引流”的关键步骤。需从“案例细节验证、落地过程追溯、第三方交叉确认”三个维度,通过可落地的具体方法,穿透“表面案例”看到真实能力,以下是6个核心验证技巧:
判断展厅设计装修公司案例的真实性,是避免“效果图与实景脱节”“虚假案例引流”的关键步骤。需从“案例细节验证、落地过程追溯、第三方交叉确认”三个维度,通过可落地的具体方法,穿透“表面案例”看到真实能力,以下是6个核心验证技巧:
一、先看“案例呈现形式”:拒绝“效果图陷阱”,优先“实景证据”
很多公司会用精美效果图冒充“落地案例”,但效果图仅能体现设计构想,无法证明落地能力。第一步需区分“效果图”与“实景”,重点关注3类真实证据:
1. 要求提供“完整实景素材”,而非碎片化图片
真实落地案例会有多角度实景图(如展厅入口、核心展项、动线拐角、细节材质特写),而非仅1-2张“网红角度”照片;更优质的公司会提供项目落地视频(可展示动线流畅度、互动设备实际运行效果,如VR设备是否能正常启动、全息投影是否清晰)。
警惕“只有效果图,无实景”“实景图光线模糊、角度单一”的情况,这类多为未落地或外包的虚拟方案。
2. 检查“细节一致性”:从效果图到实景的对应
若公司同时提供某案例的效果图与实景图,可对比关键细节:
材质是否一致:如效果图中墙面标注“哑光石材”,实景图是否为同款材质(避免用廉价乳胶漆冒充);
尺寸比例是否合理:如效果图中“1.8米高的产品展台”,实景图中是否符合人体工学(避免出现“效果图好看,实际使用时无法近距离观看”的问题);
互动设备是否存在:如效果图标注“AR互动屏”,实景图中是否有对应设备,且设备外观与效果图是否匹配(避免“画饼不落地”)。
3. 查看“过程性素材”:证明项目参与度
真实参与的项目会有“施工过程记录”,可要求公司提供:
施工阶段的现场照片(如墙面基层处理、设备安装、灯光调试等场景,需有公司logo的安全帽、施工铭牌等标识);
材料采购凭证/样品确认单(如关键材料的采购合同片段、甲方签字确认的材质样品单);
验收文件片段(如甲方签字的阶段验收表,可隐去敏感信息,但需体现项目名称、验收日期)。
这类素材难以伪造,能有效证明公司是“实际执行者”,而非“拿别人案例充数”。
二、再做“深度访谈”:通过“问题追问”暴露真实能力
仅看素材不够,需通过针对性提问,判断公司对案例的“熟悉度”--若为虚假案例,负责人往往答不上细节。可围绕以下4个方向提问:
1. “项目难点”与“解决方案”
任何展厅项目都有难点(如工期紧张、空间异形、技术复杂),可问:“这个项目在落地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例如:某科技展厅需安装360°全息投影,公司可能会回答:“当时投影画面边缘有重影,我们调整了投影角度,并重新校准了融合软件,花了2天时间解决”;若为虚假案例,可能会含糊其辞:“没什么大问题,很顺利就完成了”。
2. “成本与周期”的细节
真实案例会有明确的成本与周期规划,可问:“这个项目的总预算大概多少?其中数字设备(如VR、互动屏)占比多少?实际工期比计划提前还是延后?原因是什么?”
虚假案例往往无法给出具体数字,可能会说:“预算记不清了,工期大概一两个月”,缺乏细节支撑。
3. “甲方需求”的满足过程
可问:“当时甲方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你们是如何通过设计满足这个需求的?”
例如:某制造业甲方希望突出“智能化生产”,公司可能会回答:“我们设计了‘透明工厂’展区,通过实时直播车间生产画面,并搭配互动屏讲解智能设备的工作原理,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智能化优势”;若为虚假案例,可能只会说“我们做了很多高科技展项”,无法关联甲方需求。
4. “后期维护”的情况
真实落地的项目会有售后维护,可问:“这个展厅交付后,有没有出现过设备故障或设计调整的需求?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例如:“交付3个月后,甲方的新品上市,需要更换部分展陈内容,我们派了2名设计师上门,用模块化展具快速调整了展台布局,耗时1天完成”;虚假案例可能会说“交付后就没联系了”,暴露未实际参与售后。
三、最后做“第三方验证”:交叉确认案例真实性
若对案例仍有疑虑,可通过第三方渠道辅助验证,降低风险:
1. 查询“甲方企业信息”
若案例中的甲方是知名企业(如华为、腾讯、某上市公司),可通过甲方官网、官方公众号查询是否有该展厅的相关报道(如“公司新展厅正式启用”的新闻),或在脉脉、LinkedIn等平台联系甲方的市场部/行政部人员(礼貌咨询:“听说贵公司之前做了新展厅,是XX公司负责的吗?”)。
2. 查看“行业奖项或资质”
优质案例可能会获得行业奖项(如“中国展览馆协会优质工程奖”“数字展示创新奖”),可要求公司提供获奖证书,并在颁奖机构官网查询证书编号的真实性;此外,若案例涉及博物馆、科技馆等特殊类型,可查看公司是否有相关资质(如“文物保护工程设计资质”),这类资质需经官方审批,无法伪造。
3. 参考“用户评价与口碑”
可在大众点评、天眼查等平台查看公司的用户评价(注意区分“真实评价”与“刷好评”,真实评价往往会提到具体项目细节,如“项目经理很负责,施工时每天发进度照片”);也可咨询行业内的同行(如其他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了解该公司的口碑(如“是否经常超期”“售后是否及时”)。
总结:3类“虚假案例”的典型特征,需重点警惕
1. “高大全”但无细节:案例覆盖多个行业、多种类型,但每个案例都只有几张效果图,无实景、无过程、无细节描述;
2. “答非所问”的访谈:追问项目难点、成本、甲方需求时,含糊其辞、转移话题,无法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3. “第三方无痕迹”:甲方官网无相关报道、无行业奖项、无真实用户评价,仅靠公司自身宣传。
通过“看实景细节+问落地过程+查第三方证据”的三层验证,可有效筛选出有真实案例、真实施工能力的展厅设计公司,避免踩坑。
来源:宽创l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