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记忆 |(二)风云纪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3:55 1

摘要:《中国抗日战争史》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上、中、下三卷,六编,共计158万字,解放军出版社于1995年初版出齐,2025年修订再版。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系统梳理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全过程。以军事斗争为主线,涵盖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维度

基于抗战史料叙事、侧重还原历史过程的历史纪实类作品很多,包括全史、战役史、人物传记(抗日将领、烈士生平)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中国抗日战争史》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上、中、下三卷,六编,共计158万字,解放军出版社于1995年初版出齐,2025年修订再版。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系统梳理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全过程。以军事斗争为主线,涵盖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维度内容,整合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史料。作为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的权威著作,出版30余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和读者好评,曾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全军军事科研成果特等奖等。

《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李继峰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以编年体形式,系统梳理了1931年至1945年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脉络。全书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维度有机融合,不仅重点描述了战争进程,还涉及各年度大事以及国际形势等内容。

《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丛书2015年9月由全国25家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共25卷。其中,人民出版社负责总述卷,各地人民出版社负责所在省区市卷。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艰难历史,将宏大叙写与细节呈现有机结合。既有对抗日战争大背景、大事件、大场景的宏大描述,也有对重大战役、关键人物、重要进程的详实记录。我馆有上海卷、贵州卷、江西卷。

《中国抗战纪实丛书》雷献和等编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5年出版。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全景式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披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包括《武汉会战纪实》《长沙会战纪实》《淞沪会战纪实》《百团大战纪实》《忻口会战纪实》《徐州会战纪实》等多部。

《上海抗日战争史》余子道、张云、吴海勇、韩洪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年8月新鲜出炉,全书共三册,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1931至1945年上海抗日斗争的完整历程。

《刀尖:浙东劲旅英雄事迹纪略》 林积昌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介绍了诞生于上海浦东、组建于浙东的解放军某部队的辉煌历程,讲述了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十一次著名战斗等内容,赞扬了人民子弟兵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将军一去:抗战将领殉国录》 田涌、田武著,译林出版社 2011年出版。一部有血有肉的传记体抗战史,介绍了抗战期间十数位国共高级将领为抗击日本侵略,保卫中华民族,肩负抗日使命,最后以身殉国的英勇事迹。书中涵盖了张自忠、左权、佟麟阁、杨靖宇、谢晋元等将领,还辅以军事历史专家对当时史料的讲评,及将领亲属对于他们生平的回忆,史料详实生动,入选“百种经典抗战图书”推荐名录。

《滚烫的印记:中共抗战将帅风云录》高士振编著,台海出版社2015年出版。讲述了十位中共抗战将领的英雄事迹,包括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平原游击传奇的吕正操、以身殉国的左权、伏敌降魔的杨勇、浴血奋战的曾思玉、夜袭机场首创奇迹的陈锡联、鏖战崇山的黄新廷、精忠保国的马本斋、铮铮铁骨的杨靖宇和忠肝义胆的吉鸿昌,展现了他们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与伟大精神。

《国民党高级将校抗日战争亲历记》万高潮、王健康、魏明康共同编纂,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通过记录国民党高级将领对十大抗日战役的回忆,展现一幅血与火的考验、弱与强抗争的英勇画面。包括《血战南京》《血战上海》《中国远征军》《血战东北》《血战华北》《血战潇湘》《血战台儿庄》《血战雁门关》《血战武汉》《血战昆仑关》十册。

《碧血千秋:抗日阵亡将军录》胡博、王戡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全书收录116名少将以上军衔将领(含八路军左权),依托国民政府和日本军方档案,结合双方部队战史互证,为每位将领编纂小传并附照片,明确其牺牲时交战日军的具体部队番号(多数精确至联队)。附录区分追晋将领与非作战伤亡案例,参考战时军衔制度剔除误载人物,注重牺牲细节的考据,为同类研究提供系统性史料参考,是目前对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将军资料统计较为完整的著作。

《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加拿大作家泰德·阿兰和塞德奈·戈登合著的传记作品,巫宁坤翻译,200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书籍以白求恩书信、日记为基础,记述其从肺结核专家转变为反法西斯战士的历程,涵盖家庭背景、西班牙内战医疗支援及在中国抗日战场的工作。近半篇幅聚焦1938-1939年白求恩在华经历,包含其到达延安后对当地管理的评价。书中附有宋庆龄所作序言及译者后记。该作已以20种文字版本在全球传播。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