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后悬挂升级:追赶迈凯伦的关键一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7-17 14:30 1

摘要:法拉利车队将在本周于意大利穆杰罗赛道测试至关重要的后悬挂升级方案。这次被寄予厚望的改进,目标直指解决困扰SF25赛车的根本性能缺陷,并为在赛季后半程缩小与劲敌迈凯伦的差距提供关键助力。

法拉利车队将在本周于意大利穆杰罗赛道测试至关重要的后悬挂升级方案。这次被寄予厚望的改进,目标直指解决困扰SF25赛车的根本性能缺陷,并为在赛季后半程缩小与劲敌迈凯伦的差距提供关键助力。

法拉利SF25赛车在2025赛季暴露出若干影响性能的核心问题,特别是与主要竞争对手迈凯伦相比,在排位赛速度和正赛初段的稳定性上存在明显差距。即将进行的后悬挂升级,被视为车队扭转局面、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平衡性与低速表现不佳:SF25在需要大力刹车和稳定转向的低速弯角表现挣扎,与其他领先赛车差距明显。前F1技术总监Gary Anderson在季前测试中就指出赛车存在转向不足和颠簸问题,导致车手如汉密尔顿多次偏离赛道。汉密尔顿本人也直言赛车存在影响表现的“部件”,单圈损失可达0.3秒。排位赛与正赛配速问题加剧:为解决SF24“排位慢、正赛快”的问题,法拉利对悬挂和气动进行了重新设计,结果适得其反——今年排位赛成绩甚至比去年更差。技术总监Enrico Cardile承认车队尚未解决赛车在短距离冲刺(如冲刺赛可领先迈凯伦0.6秒)与长距离正赛(表现常落于中游)之间的性能差异。行驶高度敏感性与油量悖论:中国站汉密尔顿因底板磨损超标被取消资格,暴露了SF25对行驶高度变化异常敏感的问题。此前的“80升级包”仅通过修改底板边缘几何形状轻微缓解了敏感度,未能根治。一个显著特征是:重油(比赛初期)状态下速度较慢,轻油(比赛后期)状态下速度则非常快。其原理在于:重油时虽车身更重,但平均速度较慢,导致气动下压力不足;随着燃油消耗,车身变轻、速度提升,增强的气动效应反而能将车身更有效地“压”向路面,提供更大的下压力,从而提高过弯速度。这与静态直觉相反(车轻时理应车身更高)。悬挂系统的局限性:法拉利将前悬挂改为拉杆式布局(与红牛、迈凯伦一致),旨在优化气流和研发空间,但也带来了调校复杂度的显著增加。前迈凯伦技术总监James Key曾指出拉杆布局在悬挂几何上“极其难以调校”。后悬挂的问题更为关键:其柔性设计有利于通过路肩(如新加坡),却在高速弯中导致尾部不稳定。汉密尔顿提及的“部件问题”被认为与后悬挂几何结构的可靠性短板相关。

面对持续的挑战,法拉利的技术对策聚焦于后悬挂系统。车队计划于7月16日在穆杰罗赛道利用拍摄日,由勒克莱尔和汉密尔顿轮流测试全新设计的后悬挂,目标是在比利时斯帕站引入正式比赛。

升级核心:工程师通过重新设计变速箱壳体,为后悬挂的安装点腾出更多空间。这使得安装内部结构密度更高的新型避震器成为可能。核心目标:增强后悬挂的支撑刚性,有效抑制赛车在重油状态下的过度下沉。这将允许赛车在正赛起步阶段就采用更低的行驶高度预期效果:更低的稳定行驶高度意味着底板能更贴近路面,从而显著增强地效作用。这有望带来单圈速度的提升(尤其在排位赛)并减缓后轮胎退化速度。同时,更稳固的后端将让车队有底气采用更激进的空气动力学设定(如更小的尾翼角度或更低的底板离地间隙),这些设定在现有后悬挂条件下风险过高。正如汉密尔顿所言:“在解决根本缺陷前,任何气动升级都是徒劳”。

车队内部对此次升级持谨慎乐观态度。测试车手马克·吉尼表示当前目标是与梅赛德斯、红牛争夺车队年度亚军,暗示争冠已非现实目标。汉密尔顿则将2025年视为“与车队技术体系的磨合年”,着眼于2026年规则大改。

然而,升级也面临挑战:

时间紧迫:斯帕站后赛季仅剩9场分站赛。若升级效果未达预期,法拉利可能提前将资源转向2026年。系统整合风险:新后悬挂需要与现有的前拉杆悬挂、独特的紧凑变速箱布局(比SF24缩短5cm)以及当前的气动套件进行复杂的重新匹配和调校。如果机械与气动响应未能协调优化,可能引发新的平衡性问题。

这次后悬挂升级是法拉利解决SF25赛季核心性能缺陷、力求缩小与迈凯伦差距的关键尝试。从中国站的挫折到穆杰罗的测试,车队工程师们正努力攻克行驶高度敏感性和尾部稳定性难题。升级在斯帕站的表现,将决定法拉利能否在赛季后半程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为勒克莱尔和汉密尔顿提供更具威胁性的赛车,并为即将到来的2026年规则大变革积累宝贵经验。能否成功拉近与迈凯伦的距离,将是本次升级最受关注的焦点。

来源:峰仔的大观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