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来大家都对人形机器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想象一下,未来家里有个机器人管家,可以帮你打扫卫生、做饭,还能陪你聊天,是不是感觉生活会变得更加有趣和轻松呢?关于人形机器人,你需要了解的:
看来大家都对人形机器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想象一下,未来家里有个机器人管家,可以帮你打扫卫生、做饭,还能陪你聊天,是不是感觉生活会变得更加有趣和轻松呢?关于人形机器人,你需要了解的:
1、业界对人形机器人的形态、动力来源、未来应用场景是否有一致观点?
-形态:快速发展中,整体呈现百花齐放
-动力来源:电驱逐步替代液压成为主流
·电驱性能逐步提升
·稳定性、已维护性、成本优势显著
-对未来应用场景的畅想基本一致:
先从需求简单、稳定的To B场景,如工厂、危险环境作业开始,逐步提升到商业服务等复杂场景,最终走向千家万户。
2、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难点和门槛在哪儿?
-需要多学科前沿领域共同突破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依赖于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运动控制技术、环境感知系统、以及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自主研发和升级。
-产业链复杂,需要上下游共同协作
机器人产业链非常复杂,没有企业或组织能够单独完成所有事,需要产业上下游共同协作,来攻克每一个技术难点。
3、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有哪些?未来的商业化方向如何?
-短期应用场景:
·制造业:执行重复性高、枯燥乏味的工作,如装配线作业,以及在物流中心进行物品的搬运和分拣。
·危险场景:在危险环境中,如矿井、建筑工地、核设施或灾害现场,人形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执行搜救、采样和监测等高风险任务。
-中期应用场景:
·商业服务:在商业服务领域,担任接待员、向导或销售助理,利用其人机交互的优势
提供信息咨询、导购服务和客户引导。
·特种工作:军事、消防和警察等特种领域,执行侦察、排爆、危险品处理等任务,减少人员伤亡风险。
-远期应用场景:
·家庭服务:成为家庭智能助手,执行清洁、烹饪、洗衣等家务劳动,提升生活智能化体验
·养老服务:提供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如健康监测、服药提醒、陪伴交流等,改善生活质量。
·养育服务:作为儿童的玩伴或教育助手,提供陪伴、教育和娱乐服务,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4、相比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人形机器人有何不同?为何研发人形机器人成为热点?
第一,人形机器人是新质生产力。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集大成者,也是先进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机械、电子、传感、软件、通信、芯片、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推动技术突破、产品提升和产业链协同。
第二,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进入物理世界的窗口。人工智能就像大脑,能够决策计算,但是不会行动,在数字世界大放异彩,却无法进入物理世界。人形机器人模仿人类的外形和行为,可以更自然地与人类进行交流和互动,可以使用人类设计的工具和环境,无需特别改造即可融入人类社会,带来生产力和生活体验的提升。
第三,许多任务只有“人形态”的机器人才能完成。人形机器人可以做到与人相似的动作,可以更自然地与人类交流和互动,使用人类的工具和设备,无需特别改造或特殊环境即可完成任务。如精细的装配工作、手术操作或日常家务等涉及复杂的手部动作,非人形机器人难以实现。
5、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全球竞争格局如何?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有哪些优势和挑战?
-世界格局:中美已成最重要参与者
·美国:前沿进展与商业化领先
美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拥有数量最多的领军企业,如波士顿动力(BostonDynamics)、1XTechnologies和Agility Robotics。特斯拉(Tesla)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快速进展。
·中国:技术研发成果丰硕,市场空间巨大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方面全球领先,技术研发方面活跃度非常高。国内企业正在积极研发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日本:人形机器人“鼻祖”
日本在人形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本田公司的ASIMO 是早期人形机器人的代表之一,在部分领域拥有技术优势。
·全球:多元化竞争
除了上述国家外,英国、加拿大、韩国和其他国家也有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进行研发和市场推广,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全球竞争格局。
-中国优势:强大的制造业与广阔市场
·中国拥有完整的供应链与制造业基础。
中国拥有完善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体系,这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形机器人产业拥有政府政策支持与广阔的市场潜力。
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同时国内市场的广阔潜力为人形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巨大空间。
·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实现快速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加之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力和技术人才储备。
-中国挑战:起步较晚,亟待完善的产业协同机制
·核心技术尚需突破。
如在运动控制核心算法上,和目前全球最先进整机产品仍有差距,核心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缺少与通用集成平台产品相匹配的端到端核心工具链和工具平台。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门槛高,限制了系统集成商、独立软件开发商参与人形机器人生态建设亟需开发面向“设计-研发-仿真-测试”全过程的核心工具链,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缺乏产业协同机制。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协同创新体系,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存在各自为战协同不足的问题。
需要通过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这也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的原因和目标。
6、如何展望人形机器人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看,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即将发生:
-成本显著下降
随着量产和技术成熟,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将逐步降低至与一台家用汽车相似,极大提升人形机器人的商业价值,并逐步提高市场渗透率。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从工厂、商业服务到家庭,人形机器人将逐步在多个领域替代繁琐重复和危险的工作,解决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走进千家万户
与电脑、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一样,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人们身边最重要的电子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每个家庭都会拥有一个甚至更多人形机器人。
来源:联e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