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1年,陈行甲出生在兴山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就是当地农民,他从小就靠自己努力读书,1988年考上湖北大学数学系,1992年毕业后直接进了兴山县燃化局干基层工作。
陈行甲这个人,提起他来,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湖北那个出名的反腐县委书记。
1971年,陈行甲出生在兴山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就是当地农民,他从小就靠自己努力读书,1988年考上湖北大学数学系,1992年毕业后直接进了兴山县燃化局干基层工作。
那个时候,基层岗位就是天天跑工厂检查安全,处理些杂事,他一步步熬上来,1994年调到经协委当副科长,负责经济协调,三年后又去外贸局副局长,管出口贸易。
几个月后升团委书记,在那儿他抓教育,帮上千名失学小孩返校,改变了当地不少人觉得读书没用的想法。
1999年他开始当水月寺镇镇长,镇里财政紧张,他管账管得严,从不拖欠老师工资,最穷的时候办公室都让法院封了,他就把自己的公车拍卖掉,领导们全挤公交,每笔钱都记清楚。
那几年他干得实,2003年升兴山县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之后调宜昌发改委党组成员,很快就当副主任,又去市政府办公室副秘书长,管经济开发区。
2011年他去宜都市长,任上推招商,引进几个项目,经济有点起色,本想在那儿多干点事,结果上级又把他调到恩施州的巴东县当县委书记。巴东是国家级贫困县,黑恶势力多,调职等于降级,他也没抱怨,就去了。
到巴东后,他一看当地官场乱成一锅粥,干部插手工程,腐败问题严重,群众意见大。
他就下决心整顿,从2011年10月上任开始,先推出五个严禁,禁中午喝酒赌博,从县机关抓起,全县推广。
整治违建,他组织拆了535栋违法建筑,罚款收了4000多万,用来补民生。他公开讲腐败问题,痛批干部在贫困县还伸手捞钱,调查案子时总有人通风报信,他加码保密,五年里亲手处理了87名干部和商人,里面有9名局长,4名县级干部,还有一个案子牵出5名县领导。
反腐力度大,当地行政环境变好,政府信誉上来了,老百姓支持他。他还抓经济,定旅游为主的战略,修了两条高速公路,改造县城设施,录了神农溪和巴东之恋的MV,直播跳伞宣传资源,从3000米高空下来后继续推巴东旅游,知名度上去了,经济慢慢摆脱贫困标签。
扶贫上,他让干部一对一帮穷亲,自己帮一个艾滋病小孩,解决上学医疗,还拉清华资源资助当地孩子,开邮箱直接听群众意见,每月接待上访。
这些事干得轰轰烈烈,2015年他拿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省委打算提他当州厅级干部,前途看起来一片亮堂。但反腐动了不少人奶酪,得罪了利益集团和上级。
恩施州领导王海涛和杨天然对他有意见,王海涛是州委书记,杨天然是州长,他们权力大,滋生腐败,觉得陈行甲坏了他们的格局,就开始施压。
2015年底,在州里汇报会上,他讲乡村信息化,开免费Wi-Fi,用GCD拼音当接入名,王海涛当场打断,呵斥说他现在用不起这么大名字,满场人都听见了。他多次约王海涛交流,王海涛傲慢,说你约十次见一次已给脸,不把县委书记放眼里。
杨天然也掺和,态度复杂,报复心重。巴东原县长刘冰,本想接书记位子,结果陈行甲来了,晋升计划泡汤,刘冰后来也被公诉判刑。这些打压让陈行甲工作难推,精神压力大。
除了上级,下面威胁也多。上任初就有极端上访,有人暗中指挥,政府大楼外闹事,他的手机号码泄露,凌晨2点接骚扰电话,短信不断。
他反腐深挖后,有人打电话给他妻子,知道她上班地和儿子学校,劝他留一线。他晚上不敢单独出门,县公安局给他车装排爆装置。获优秀县委书记后,举报信更多,指他官报私仇,打击同僚,他查是污蔑,但压力积累。长期高压,他得焦虑症,夜里睡不着,手抖。
2016年上半年,他住院时,县长上报他精神问题,想调走他。他出院后坚持,但身心扛不住。9月他向湖北省委递辞职申请,附病历,组织部谈了几次,提升职调岗方案,他都拒了。
12月2日,他微信发告别信,说不负本心,是不收钱的县委书记,已尽力。离任后去深圳,创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当理事长,专注农村小孩帮扶,帮就医上学,拉资源资助。
陈行甲这事,说白了就是反腐太猛,得罪人太多,上级不待见。他在巴东五年,抓87名贪官,改善民生,经济起色,但官场生态复杂,动利益就遭报复。
王海涛杨天然那样的人,权力大,腐败生,容不下他这种作风。辞职不是一时气愤,是压力太大,健康出现问题。转公益后,他继续帮农村孩子,写书《在峡江的转弯处》和《别离歌》,讲经历和帮扶故事。
2024年他还宣传新书,讲公益力量大。外界传他辞职有各种说法,有人说男女关系,有人说为亲戚谋职,但多是谣言,他自己书里讲清楚,是打压和压力。
官场就这样,干实事容易碰壁,他选择退出来,换方式帮人,也算坚持初心。巴东现在经济比以前好,旅游发展,但他走后,反腐力度不知还剩多少。
来源:何以为食gff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