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以国防教育为盾 筑牢民族复兴安全根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13:17 1

摘要:九月金秋,全民国防教育月如期而至。这一承载着特殊意义的时节,不仅是对国防精神的集中弘扬,更是一次面向全社会的“国家安全课”,它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国防不是遥远的“军事术语”,而是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个人福祉紧密相连的“全民责任”,是筑牢民族复兴伟业的安全基石

九月金秋,全民国防教育月如期而至。这一承载着特殊意义的时节,不仅是对国防精神的集中弘扬,更是一次面向全社会的“国家安全课”,它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国防不是遥远的“军事术语”,而是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个人福祉紧密相连的“全民责任”,是筑牢民族复兴伟业的安全基石。

全民国防教育,本质上是对“国之大者”的深刻唤醒。从鸦片战争的屈辱到新中国的独立自主,从抗美援朝的浴血奋战到新时代的边防坚守,历史早已证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科技竞争、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国防教育月的意义,正在于打破“和平麻痹”的认知误区,让“国家安全”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共识——它可能是军人戍边的坚守,是科研工作者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执着,也可能是普通公民保守国家秘密的自觉。当“国防意识”融入社会肌理,才能汇聚起守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磅礴力量。

全民国防教育,更是对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的深度涵养。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愿以吾血浇吾土”的抗日先烈,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到无数默默奉献的国防工作者,家国情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国防教育月通过红色故事宣讲、国防知识普及、军营开放日等多元形式,让年轻一代触摸历史的温度,理解“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深意。这种教育不是生硬的口号灌输,而是让“家国一体”的理念代代相传——当青少年在国防教育中懂得“国家”二字的分量,当每个公民都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便有了最坚实的精神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新时代的全民国防教育正突破传统边界,展现出更鲜活的时代特质。如今,国防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与书本,而是走进校园、社区、企业,借助短视频、VR体验、线上知识竞赛等新媒体形式,让国防知识“活”起来、“潮”起来。比如,通过模拟军事训练体验军人生活,通过航天科技展感受国防实力的提升,这些沉浸式体验让国防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让更多人在互动中增强对国防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全民有责”。

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安全是共同的安全。全民国防教育月不是一场“短期活动”,而是常态化守护国家安全的“长期工程”。它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形成合力:政府需完善国防教育体系,让国防教育融入日常;社会需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氛围;每个公民更应主动成为国防教育的参与者、传播者、践行者。唯有如此,才能让国防意识扎根每个人心中,让安全屏障坚不可摧,为民族复兴之路保驾护航。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