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猫盟是什么?”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猫盟在大家的支持下一路前行,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也在不断进化。现如今,做保护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沉下心来认真地听一个人讲出心里话,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猫盟是什么?”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猫盟在大家的支持下一路前行,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也在不断进化。现如今,做保护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沉下心来认真地听一个人讲出心里话,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不管你是刚刚认识我们的新伙伴,还是猫盟的老朋友,相信你都能从这次对谈中,再次认识猫盟。
01 12种猫一种都不能少
言熙:在你们的眼中,猫盟到底是什么样的机构呢?
大猫:一句话来讲的话,猫盟就是一个专注于中国本土野生猫科动物的保护组织。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因为我们喜欢自然,并不是说一个物种非要濒临灭绝,才需要去保护。我们会更加关注每一寸土地的生态公平,即便是一个小区里面住了几只刺猬,几只黄鼠狼。这小区里面打一次药,它们可能就活不下去了,那它们难道是不值得被保护的吗?我觉得猫盟会更从一个爱好者的角度去看待野生动物,并且尽我们的能力,去给它们提供一个公平生存的机会。
你思考过在人类世里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吗?
因为我们对野生动物的关心都是从个体开始的。比如说我记得很清楚,在以前北京冬天的时候,我上班的路上,有8-10只红隼,普通鵟大概也有6-8只,它们其实每年都会到这个地方来。甚至有几棵树,我知道这只鵟回来了,它一定会站在那几棵树上。我在那儿上了几年班,它们其实一直都在,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那边是开发区,后来这些荒地都没了,树也被砍了,盖起厂房了,那这些鵟也就无家可归了,冬天它们就丧失了一个越冬地。
那你说我是在关注一个物种吗?普通鵟其实从物种的角度来说,它并没有那么大的生存危机,这并不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但是对我来说,我身边的这几个个体,它们遭受到了灭顶之灾,我会自然而然地同情它们,想去保护它们。为什么在北京郊区的这几只鵟,和青藏高原遍地都是的大鵟,它们面临的命运如此不同。这就涉及到我刚才说的,想给它们提供一种公平的生存空间吧。
言熙:猫盟最终想要走到哪里去呢?或者说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巧巧:最早的时候,我还记得是我们在鹳总的家里,讨论给猫盟定一个“一句话”的使命,当时就说到了,“12种中国野生猫科动物,一种都不能少”。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觉得这句话越琢磨越有意思了。我们其实是以猫为抓手,努力地去保护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是,真的有很多物种和栖息地,如果我们再不关注它们,不保护它们,它们很有可能就会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豹子是我们用来带动中国生态保护的旗舰种
但是你说,现在猫盟的能力,是不是已经强到能覆盖全部12种猫科动物呢?我觉得没有做到。因为在使命中间,也会有阶段性的目标。我们以什么样的物种作为切入点,去实践这些使命。
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华北,是以金钱豹为一个旗舰物种,去保护华北山地的生态系统。我们在西北找到的是小猫,比如兔狲,借此去关注荒漠的生态系统。再比如说在云南,也还有像云豹这样的猫科动物。我们在机构现有的条件跟能力下,会先选择一些我们觉得最需要保护的,种群面临威胁最大的物种。我们优先倾注自己的能力,先去保住它们。
大猫:我们一直说我们的使命是12种猫一种都不能少,可能很多人理解的是,一种都不能灭绝,对不对?但实际上它不是这个意思。一种都不能少的意思是,每个物种的每个种群都不能减少。如果从100年的尺度来看,中国所有的12种猫都是在减少的,它们虽然没有灭绝,但是都在减少,而且少了很多。
在张掖调查拍到的兔狲,在我们的项目地里,兔狲的数量下降情况令人担忧
拿老虎来说,过去全国基本哪都有老虎,那现在就只有东北还有一些了,西藏这两年也没听说还能拍到了。再比如说亚洲野猫,我们眼看着它的栖息地就是在不断减少,那它没有道理变多啊。所以我们首先要去减缓它继续消失的趋势。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光凭我们也不够,但这确实就是我们要去努力的目标。先是不要减少,然后再变多。
这么讲的话,猫盟的目标是不是就更具体一些了?
02 保护应该怎么做?
言熙:我们在做保护的过程中,会采取什么样的框架或者方法呢?
巧巧:框架跟方法都是在后来总结的。做的事情足够多,这条路好像终于走出来了,我们就会试着给这条路起个名字。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地迭代这些模式,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地重新认识它们。因为国内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保护面临的挑战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在不断地重新定义这些问题。
比如说我刚开始来猫盟的时候,做的工作是野生动物的红外相机调查、生态补偿、公众传播,这三条线一起走。后来它们都分别产生了一些我们能看清的路,比如说红外调查变成了我们做栖息地评估非常重要的手段;而生态补偿这件事情又演变成了人兽共存,我们从“豹吃牛”开始,去关注野猪拱庄稼,又引申出来我们怎么解决源头的问题,去减少盗猎。
保护工作一开始,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方法论来指引我们
我们一开始基于热爱发展出来的传播,后面变成了公众倡导,我们认识到当代的人是缺乏保护意识的,而保护意识的建立需要他们先认识生物多样性,所以又慢慢发展出来了那样的一条业务线。
大猫:其实我干了这么多年,我觉得搞保护千万不要被方法论、框架限制住。因为保护成功的例子就没有多少,哪有什么成功的框架可循嘛?我们放眼看过去,基本上都是保护失败的例子,能成功的少之又少。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中国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说朱鹮、藏羚羊,保护确实还是起到了成效的。但是如果放在更大更现实的环境里面看的话,在不同的地方,即便是一个物种,它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就不要用什么框架、方法把自己限制住。
做保护这件事情,首先就是你真的要去做,你得敢去做保护。其实对猫盟来说,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不能回避真问题。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还有人为活动如盗猎的影响,是保护野生动物最主要的两个矛盾。我们如果确定了这两个大的问题,那我们该做的就是在不同的地方围绕这两个问题,去寻找外化出来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我们能够去解决哪些。
下雪以后是反盗猎巡护的好时机,因为能找到不法分子在雪地上的脚印和痕迹
所以我觉得,像我们这样自然爱好者出身的人,反而不会被那些“经典”的条条框框限制住。一上来你先去分析利益相关方,哪些事哪些红线不能碰,哪些人不能得罪,要是上来就想这些东西,那这事基本就做不下去了。
说难听点,栖息地减少的问题,基本上都跟地方经济发展相关。那一旦考虑到大局的话——我最怕的就是这四个字——顾全大局。这边土地要开发,你要顾全大局的话,“算了咱不说这事了,咱们去挑一些简单点的事做一做,到附近村里去发发传单,这谁都会做。”那解决得了啥问题?所以我们不要被框架限制住。
猫盟的方法论,第一个就是不要回避真的问题。第二个就是不要不敢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这两个是最根本的。任何事情你只要努力去做,总是有一定的回旋空间的。第三是不断在工作过程当中去积累经验,就像刚才巧巧说的,我们一开始搞生态补偿,是因为当时只能做这些事情。慢慢的,这些事情就会带动反盗猎巡护的发展,同时也会演化出豹乡田,慢慢走到今天。
保护工作是非常讲究“摸着石头过河”的,矛盾家家不同,没有一套万能的方法论,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出门道 ©大猫&肖诗白
今天我们的保护方法,根本就不是当时设计出来的,当时做这个事情的时候,猫盟根本没想那么远,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这个社会怎么发展,能干几年都不知道呢,别想那么远嘛。
所以要我对这些年猫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的话,我觉得就是,不要去想的太远,不要去设太长期的目标,先把手头能做好的这些事,我们力所能及的这些事做好。因为保护是做不完的,这些东西你做完了,难道就能改变有很多物种在减少,栖息地在继续破碎化的这个现状吗?所以这件事情做不完,你不要着急,关键是要不断地去做。
从人类整个发展的角度来说,其实人类的崛起,就是一个各种野生动物开始退缩的过程。我们是在一个大的趋势下面逆势而为,所以这件事情,不可能有成功的那一天。我们能够去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尽可能的让我们所关注的这些物种不要变少了。
开山
来源:喵星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