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7日下午,天空被一层厚重的灰布包裹着,透不进一点儿阳光。班级的电脑设备上正播放着“侵华战争教育课”,老师充满气愤的声音传入耳畔,把我拉进了中华民族14年的浴血奋战中。
汉滨初中七年级(29)班 张若溪
2025年9月17日下午,天空被一层厚重的灰布包裹着,透不进一点儿阳光。班级的电脑设备上正播放着“侵华战争教育课”,老师充满气愤的声音传入耳畔,把我拉进了中华民族14年的浴血奋战中。
1931年9月18日夜晚,铁路的爆炸声撕破了东北的宁静。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不抵抗”政策,北大营的守军被日军击溃,第二天早上便占领了北大营。日军仅用四个月零十八天,使中国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沦陷,三千万百姓成为亡国奴,此后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中国人民从未想过屈服,开始了长达14年的坚苦奋战。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全面的侵袭,也是中华民族开始觉醒,团结一致,奋起抗战的重要起点。共产党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那气势磅礴的冲锋号,是杨靖宇在冰天雪地战斗到最后一刻,胃里的草根和棉絮;是赵一曼受尽酷刑仍顽强不屈的意志;是狼牙山五壮视死如归的英勇跳崖;是百万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万里长城;是毛主席昼夜不眠绘制的作战图。无数英雄儿女拿着步枪,戴着红星闪闪的军帽,踏过平原,翻过雪山,抛头颅、洒热血。而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上,日本签署投降书,5110天的抗战,三千五百万的伤亡,换来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听着老师的讲解,我不禁联想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在一个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饥饿和贫苦的和平时代成长。我们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可以在科技发达的城市中生活,可以和家人朋友去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一位哲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我们要纪念,哀悼他们,更应该记住他们,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日,恰如震耳欲聋的警钟,提醒人们,记忆需要时常擦拭,民族历史需要时常翻阅。让我们铭记抗战精神,竖立目标,奔赴未来,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训诫,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一起向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发。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