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设塌房的戏码,娱乐圈每月都能看个遍,但嘎子哥这波,真是把“自己作死”演成了年度长剧。
人设塌房的戏码,娱乐圈每月都能看个遍,但嘎子哥这波,真是把“自己作死”演成了年度长剧。
从穿警服直播带货到被行拘七日,接着开小号哭穷卖惨,网友直呼:“你这比小兵张嘎的剧情还精彩!”这一出出反转,堪比去年某知名流量星深夜道歉、第二天继续翻车的熟悉味道——娱乐圈,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在嘎子哥“自爆”那天,热搜彻底炸锅。
穿警服带货的操作,不仅让粉丝看呆,还让路人直接报警举报——“哥们儿,演戏归演戏,这真当自己能横着走?”连圈外的叔叔阿姨都忍不住议论:这个曾经的童星,怎么就把路越走越窄,最后踢到法律的铁板上了?
几千万粉丝,账号说没就没,比那些年杨某人、李某某的社交号一夜清空还令人唏嘘。
想当初《小兵张嘎》一炮而红,小孩儿嘎子一跃成人民心中的“国民弟弟”。
可娱乐圈流水的热搜、铁打的塌房,这条路走到今天,也不是一朝一夕。
成名之后嘎子哥也不是没混过演艺圈,但这年头没硬通货、又不肯跟时代赛跑的,只能成直播间“贩子”,靠“嘎家人”情怀圈最后一波钱。
直播卖货的江湖水深得很,潘长江苦口婆心劝过:“带货带货,迟早带出祸端”,嘎子哥那时候还觉得“老潘你不懂年轻人的互联网”。
结果现实一记重拳,直接把他打成了带货区的活教材。
说到底,嘎子哥不是第一个把自己好感败光的童星,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你看,曾经的“国民闺女”张子枫,走的是低调踏实派,拍戏、上综艺、粉丝稳得一批。
反观嘎子哥,一路“硬刚网友”,动不动就把“我是根红苗正”的招牌挂嘴边,结果不仅没圈到粉,还成了段子手口中的笑料。
网友们评论区一句“嘎子哥,你要不要考虑下去拍《甄嬛传2》,你这心机和反转比安陵容还卷”,直接送他上了二次热搜。
更魔幻的是,账号被封后他居然开启了“苦情戏”模式。
第一时间小号上线,开麦痛诉“没房没车、欠债如山”,在直播间控诉现实无情,求网友可怜。
可惜,这年头“卖惨”都得看时机,前有“老赖艺人”频繁翻车,后有塌房流量边哭边割韭菜,网友早已见怪不怪,平台一查证,分分钟再封一波。
甚至有粉丝调侃:“你这剧本是照抄某霍某轩,还是要致敬王妈?”娱乐圈的套路,就像转盘,每年都要轮个遍。
值得玩味的是,嘎子哥的塌房并非一招致命,而是“花式自毁”的合集。
假酒风波、手机翻车、直播间“割韭菜”,哪一件单拎出来,都够普通主播封号三次。
每次危机公关,都以大哭、写小作文收尾,仿佛“流量密码”就等于认错撒娇。
遗憾的是,互联网不是记仇,是根本不原谅。
其实回过头看,这一切都像是娱乐圈“高开低走”的活教材。
起点太高容易飘,没实力又飘得太远,迟早要栽跟头。
潘长江式的温馨提示、网友的善意规劝,嘎子哥全当耳旁风。
最终,热搜、封号、警告、卖惨、再封号,这一整套流程,他自己亲自跑了个遍。
这一波,网友不再买账,“嘎家人”也不再心软。
经历了“明星带货翻车年”、直播平台“大清洗”,谁还会一次次为同样的剧本心软?
现在的嘎子哥,彻底成了互联网的段子素材。
“人设翻车大赏”里总有新选手,但能把自己演成这样,实属罕见。
说到底,娱乐圈的铁律——“出来混迟早要还”。
你可以悲情,可以卖惨,可以虚张声势,可粉丝和网友的眼睛雪亮无比。
没有实力、又不知进退,终究只能成为“前车之鉴”。
今天的嘎子哥,不过是给后来人敲了个响钟:流量是把双刃剑,玩得好,一夜成名;玩砸了,一泻千里。
热搜上那句评价——“这个江湖,终究还是留给有本事的”,送给他,也顺便送给所有还想靠捷径逆袭的“流量玩家”。
来源:陈陈娱乐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