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患者(或者听障儿童家长)不愿面对听力下降的事实,常常会说,我还听得到,只是......
01
不承认听力下降
很多患者(或者听障儿童家长)不愿面对听力下降的事实,常常会说,我还听得到,只是......
02
听力下降不及时干预
出于各种原因,很多听障者即使明知自己听力下降,也没有采取干预措施。
然而,听力下降长期不干预会出现听力剥夺现象,即大脑听觉中枢长期没有接受言语信号刺激,会忘记这些信息,后续即使戴上助听器也会出现“听到听不清”的现象,还会进一步影响言语功能,说话含糊或“大舌头”;
对于先天性聋儿,听觉和言语发育都有一个关键期,6个月干预、3岁之前干预、3岁之后干预,效果天差地别,如果拖到6岁以后再干预,收效及其有限,所以一定要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三早原则。
03
不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患儿,或者听力损失很重、高频听力下降、已经发生听觉剥夺的成人患者,戴上助听器后能听到声音,但是听不清楚,此时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成人可以学习一些交流技巧,比如结合肢体、唇读理解对方意思,每天坚持朗读、提升言语分辨率;儿童则需要在专业的听力师、言语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言语康复。
04
没有选对干预工具
比如低频好高频差的用户非要选用定制机,佩戴不舒服还效果不好;极重度听损患者非要选择IIC或RIC,功率达不到要求,聆听效果不好;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标准的患者只进行助听器干预,聆听效果不好......
总之一定要选到适合自己的机器,否则会影响后期的听觉和言语康复,浪费钱还没效果。
05
需要双耳却只戴单耳
双耳聆听与单耳聆听相比,有相当多的优势,具体如下:
🔺单声道&立体声的差别。
🔺分辨声源方向和定位——声波到达双耳的时间差、强度差、音色差是大脑声源定位的依据。
🔺消除头影效应。即单耳聆听来自另一侧的声音时,头颅对声音的传播有阻碍作用,可造成6~8dB的听力损失,会导致听不好或需转头去听,双耳佩戴助听器则无需如此。
🔺响度整合作用。即双耳聆听声音更大,可提高听力约5dB。
🔺噪声环境下聆听效果更好。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耳间时间差和强度差的存在,整合处理降低噪声,可获得更好的信噪比,有助于在噪声环境中提高语言分辨率,提高语言的清晰度。
🔺双耳聆听的听觉记忆好于单耳,特别是短时记忆。
🔺克服或减轻听觉疲劳,提高聆听舒适度。🔺避免听觉剥夺。
🔺双侧聆听可提高选择性聆听。健听人群在嘈杂环境中可以选择性聆听某一方向的声音,甚至单个人的声音,而单耳聆听则无法做到选择性聆听。
🔺双侧聆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比单侧更快,所以康复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双侧聆听可提高对于音乐和韵律的理解和辨别能力。
🔺双耳聆听听得更轻松、更好,有助于提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能力。
来源: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