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6度白酒冲奶粉,1月娃灌下120ml,血里酒精比醉驾还翻一倍”——听到这消息我头皮直接炸了,当爹当妈的谁能坐得住?
“56度白酒冲奶粉,1月娃灌下120ml,血里酒精比醉驾还翻一倍”——听到这消息我头皮直接炸了,当爹当妈的谁能坐得住?
别急着骂奶奶蠢,我先把医院NICU原话甩给你:娃送来时呼吸都快停了,血乙醇1.9g/L,成人醉驾0.8就刑拘。
医生连夜给一个月大的小身子上血滤,48小时两轮,把命抢回来。
全国头一回,论文都投《中华儿科杂志》了,听着像天方夜谭,就发生在贵阳。
你以为散装酒只是便宜?
省市场监管局通报,那桶25L“包谷酒”标签写52度实测56度,180桶全下架,小作坊罚12万。
农村塑料桶白酒监管盲区,一口下去就是定时炸弹,谁家里还没长辈爱打这种“便宜酒”?
更离谱的是,我刷抖音居然看到“筷子蘸白酒逗宝宝”视频,单条播放1200万。
平台23号一口气下架218条,可AI拦截之前,多少娃已经被舔过?
疾控中心弹窗写得直白:5岁以下任何剂量酒精都能直接拉低血糖、抽风、呼吸停跳,别拿命开玩笑。
律师朋友给我交底:警方排除故意,奶奶算“疏忽大意的过失”,没达到刑法重伤标准,刑事立不了案。
但真要索赔,直接告散装酒生产者,医疗费+精神抚慰金8–12万稳拿,别自己扛锅。
卫健委也坐不住了,20号开紧急会,2026版《婴幼儿喂养指南》要加“冲奶用水安全”专章,白纸黑字写死:禁止任何含酒精液体冲奶粉,水温40℃±2,恒温壶每周除垢。
别等指南出台才行动,家里现在就换煮沸放凉的白开水或GB 17323纯净水,不难。
娃现在8个月、11个月两次发育评估DQ 92、95,正常范围,18个月还要再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头颅MRI,只要一路绿灯就能结案。
医生跟我说,这是全球同类病例里随访最长的数据,咱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盯紧每一次复查,别漏项。
看完这条,你要做的三件小事:
1 把家里散装酒全倒掉,换成带QS标的瓶装水。
2 跟长辈说清楚,白酒冲奶=投毒,没商量。
3 看到“逗酒”视频直接举报,别手软。
命就一次,别让“我以为”变成“我后悔”。
来源:明星炫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