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们可别笑话我啊,我今年都67了,还学人玩手机。那还是去年秋天,儿子陈强从城里回来,给我带了个新手机,说是大屏的,我眼神不好也能看清。
哎,你们可别笑话我啊,我今年都67了,还学人玩手机。那还是去年秋天,儿子陈强从城里回来,给我带了个新手机,说是大屏的,我眼神不好也能看清。
我接过一看,嘿,黑得跟块镜子似的,手指头一滑,它就亮了,还“叮”一声。我说:“这玩意儿咋还会唱歌呢?”儿子笑得前仰后合,说那是提示音。
一、误打误撞发了条视频
那天中午,太阳毒得很,院子里晒了一地玉米。我一边翻玉米,一边跟隔壁刘婶唠嗑。她问我这手机好使不,我就随手按了个红色的圈圈,想给她看看这手机拍出来的字大不大。
结果拍着拍着,就把我翻玉米的样子、院子里那只老母鸡都拍进去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就按了个“发送”。
晚上儿子回来一看,说:“妈,你这视频发到网上去了,有两千多个人看呢!”我一听吓一跳,赶紧说:“那可不行,人家看我这老婆子翻玉米,不笑话我吗?”
儿子说:“谁笑话你啊,大家都夸你勤快,还说玉米金灿灿的好看。”
二、张二嫂的冷嘲热讽
第二天一早,我去村口倒垃圾,碰到张二嫂。她笑得有点怪:“哟,桂花,听说你上电视了?”我赶紧摆手:“啥电视啊,就是手机上的一个玩意儿。”
可没想到,下午我再看手机,视频的播放量又涨了,还有人留言说:“阿姨,玉米咋晒才不发霉啊?”我一想,这不是正好能跟大家唠唠咱农村的土办法吗?
三、土办法也有人爱听
于是我又拍了个视频,教大家晒玉米要“摊薄、勤翻、傍晚收”,还说了下雨天要用塑料布盖,不然容易长霉。
结果这视频火了,一下有了五万多播放。还有人私信我,问我们村里有没有卖玉米糁的。我跟儿子说了,儿子说:“妈,这就是机会啊!你可以帮村里卖东西。”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能行吗?我一个老婆子,还能做生意?
四、第一次“直播”的尴尬
儿子帮我弄了个“直播”,说是对着手机说话,别人就能看见。第一次开播,我紧张得手心冒汗,对着手机说:“大家好啊,我是王桂花……”
结果半天没人说话,我还以为手机坏了。后来才知道,大家都在打字,我没看见。等儿子提醒我,我才学会看屏幕上的字。
有个叫“城里小吴”的网友问:“阿姨,你们家的玉米糁怎么卖?”我赶紧说:“两块五一斤,不掺假。”他一下订了十斤。
我当时那个高兴啊,就跟捡着金元宝似的。
五、张二嫂的态度变了
过了几天,张二嫂提着一篮子鸡蛋来我家,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桂花啊,听说你手机上能卖东西,帮我也卖卖鸡蛋呗?”
我心里偷笑,嘴上却说:“行啊,不过你这鸡蛋可得新鲜,不能骗人。”她连连点头:“那肯定的,我还指望回头客呢!”
就这样,我这手机不光成了“会唱歌”的玩意儿,还成了赚钱的工具。
六、我没想到的事
有一天,村里的老木匠找到我,说他做的小板凳没人买,让我帮忙拍拍视频。我拍了他做凳子的过程,还讲了他年轻时给生产队做家具的故事。
视频发出去,第二天就有人买了三把凳子。老木匠乐得合不拢嘴,非要给我一把。我说啥也不要,他就塞了几个苹果给我。
我这才发现,原来我拍的不只是东西,还有咱村里的人和故事。
七、我想做的事
现在啊,我每天都琢磨拍啥。有时候拍做饭,有时候拍种地,有时候就坐在院子里跟大家唠嗑。
我发现,很多城里的人喜欢看我们农村的生活,觉得真实。我也喜欢跟他们聊,听他们讲城里的新鲜事。
我想啊,等过几天,我就拍一拍村里的小河、老槐树,还有那些快要消失的老手艺。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农村不光有好东西,还有好人、好故事。
你们说,我这老婆子,是不是也跟上时代了?
来源:西西弗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