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5%”,Pulse Asia把数字甩出来时,马尼拉菜市场的洋葱正涨到220比索一公斤,比鸡肉还贵。
“55%”,Pulse Asia把数字甩出来时,马尼拉菜市场的洋葱正涨到220比索一公斤,比鸡肉还贵。
大妈们一边挑洋葱一边骂:反腐?
先把洋葱价格反下去再说。
没人关心总统府里的闭门会议,可手机推送里“20天三次政变辟谣”还是让人忍不住划开——毕竟1986年和2001年,军队就是在这座城市同一条大道上掉头,把总统府换了主人。
先说军方。
布劳纳上将最近天天穿迷彩出现在新闻里,背景不是军营是国会,议题只有一句:养老金不能动。
听起来像退休老干部维权,其实算盘响得很——军费占比已经压到GDP的0.9%,再砍老兵福利,基层军官真会掀桌子。20天三次辟谣,不是心虚,是怕有人把“掀桌子”提前拍成短视频。
大洋对岸的奥斯汀11月飞来,带着4500万美元“反恐”红包,和防长特奥多罗关起门聊了两小时。
会后双方一句细节没漏,只放出一张握手合影。
照片里特奥多罗笑得像拿到年终奖,可国内社交媒体直接给他贴标签:“美国新代理人”。
也难怪,红包到账同一天,美军P8A侦察机贴着黄岩岛刷存在感,时间点巧得像写好的剧本。
杜特尔特家族那边更像看戏顺便添把火。
老杜在达沃市深夜直播,顶着一头乱发骂小马科斯“把南海当碰碰车”,女儿莎拉隔天就跑去宿务岛给渔民发柴油券,支持率稳在65%。
不喊口号,只发实物,套路简单粗暴:你们不是要便宜洋葱吗?
我先给你便宜柴油。
对比马科斯政府忙着解释“通胀是全球问题”,莎拉的柴油券像一记耳光,响且实在。
最尴尬的是小马科斯自己。
上台时支持率75%,现在掉到55%,掉得最快的不是穷人,是中产——他们原本指望新政府延续“大建特建”,结果等来的是比索贬值和电费涨价。
脸书上有程序员吐槽:工资换美元缩水30%,写代码的速度快不过汇率绿条。
中产一跑,社交媒体话语权就崩,剩下的声音只剩“洋葱太贵”和“军队别闹”。
至于政变会不会来?
马尼拉出租车司机一句话总结:军队真想干,不会提前预告20次。
现在更像三方砍价——军方要预算,美国要基地,杜特尔特家族要2028。小马科斯夹在中间,手里只剩一张“南海牌”,还不敢真打,怕一打就把中国游客和基建贷款一起打飞。
所以接下来大概率不是枪响,是钱包响。
军方拿到养老金让步,美国拿到新基地租约,杜特尔特家族拿到民调领先。
至于洋葱价格?
可能还得再飞一会儿。
有人问我押谁赢,我说押菜市场大妈——她们要是真因为一颗洋葱上街,那才叫政变,而且谁也删不掉这条热搜。
来源:雪野中飞驰的雪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