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南阳石佛寺镇的和田玉市场被曝出系统性造假骗局,主播和摊主联手演戏,成本十几元的假玉石卖上千块,假鉴定证书2元一张还能扫码验真。
最近几天,央视财经频道的一则报道让全国喜欢玉石和想买玉石的网友炸了锅。
河南南阳石佛寺镇的和田玉市场被曝出系统性造假骗局,主播和摊主联手演戏,成本十几元的假玉石卖上千块,假鉴定证书2元一张还能扫码验真。
这事一曝光,评论区直接被骂惨了,有人气得直拍桌子。
这哪是卖玉?这是拿我们这些有点盼头的人当笑话!
说实话,看到这些报道我真是越看越气。我们国家这些年发展得不错,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可总有人盯着这“红火”打主意。
这次曝光的和田玉骗局,说白了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科技与狠活”合谋。
那些造假的商家,把青海料、韩料这些低端玉石往滚筒机里一滚,再泡上化学药剂染色,就敢冒充价值连城的和田玉籽料。
不仅如此他们还搞了个叫“拔猴毛”的漂白工艺,把有杂质的玉料洗得跟羊脂一样白,愣是骗你说这是顶级货。
仔细看央视记者的暗访视频,简直像看了一场荒诞剧。
在南阳石佛寺镇的国际玉城,每隔几步就站着一个主播,手里举着强光手电筒,对着镜头声嘶力竭地喊:“老铁们!看看这料子!老板要价2800,我说你是不是疯了?”
那边摊主立刻反驳:“不识货别乱说!你看看这皮色!”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跟仇人似的,粉丝们看得热血沸腾,以为主播在替他们“砍价”。
可镜头一转,摊主偷偷向主播比了个“两根手指”的手势——底价200块!最后主播“忍痛”以660块成交,还说“倒贴钱帮粉丝捡漏”。
这哪是砍价?分明是演双簧!
讽刺的是,这些主播连“外国商人”都请来助阵。在广东四会市的玉满江河珠宝店,记者卧底发现,员工扮成“福建口音的外国玉石商”,说要急着回国抛售“祖传玉料”。
主播在一旁拼命帮粉丝压价,催着“赶紧下单捡漏”。可你猜怎么着?所谓的“外国商人”脱口而出的全是福建方言,翻译的“高管”居然是面试过记者的周总。
这剧本写得比《甄嬛传》还精彩,可惜观众不是演员,被骗的都是真金白银。
最让人作呕的是那些“神奇疗效”的话术。
某直播间主播信誓旦旦地说,他们卖的玉石含有“血红蛋白元素”,能当“人体清道夫”,尤其适合50岁以上老人佩戴在脖子上“调理五脏六腑”。
另一家直播间更是离谱,说琥珀里的“女人珀”含有铁离子,专治60、70年代没坐好月子的女性。这哪是卖玉?这是卖“仙丹”啊!
难怪有网友吐槽:“这些主播不卖玉改卖‘长生不老药’,估计能赚得更多!”
要说受害者,最惨的还是老年人。
辽宁丹东的李大妈花1980元买的“和田玉平安扣”,收到后一看是乳化玻璃做的,成本不到20块。
上海的赵老太更倒霉,被直播间“7万元高价回收”的承诺忽悠,掏出2.8万元养老钱买了六块“祖传玉”,结果全是染色大理石。
这些骗子专挑老年人下手,利用他们对玉石了解少、渴望健康的心理,把骗局玩得明明白白。
现在问题来了:这些造假的商家到底该怎么处理?镇平县已经表态了,4名主播和制假人员被控制,相关直播间全被关停。
可网友不买账,有人喊话:“抓4个算什么?这种产业链怕不是几十上百人!”
确实,从原材料加工到假证书制作,再到直播间演戏,这哪是一个两个“小角色”能干成的事?背后怕不是有一套完整的“黑产流水线”。
这事还真不能轻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最低罚金5万,最高可判无期;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最高能判10年。
可问题是,这些骗子玩的都是“高科技”,假证书能扫码验真,直播间剧本设计得滴水不漏,查起来难度不小。
但难归难,必须查!否则以后谁还敢相信市场?谁还敢相信直播?
当然话说回来,这些骗局也暴露出一个十分现实问题:为什么消费者会被骗?说白了,还是信息不对称。
很多老百姓不懂玉石,看到主播声嘶力竭地喊“捡漏”,就以为真便宜了。再加上现在直播带货太火了,很多人觉得“线上砍价”比线下靠谱,结果被套路得死死的。
所以除了抓人,还得想办法让老百姓多学点知识,比如教大家怎么看玉的密度、打灯观察结构,或者推广CMA认证的鉴定机构。
玉石这东西,本是稀罕物,讲究个“缘分”。可现在有人把“缘分”当生意,把“捡漏”当陷阱,真该好好治治这些“害群之马”!
希望相关部门别光抓4个人就完事,得顺着这条线一直查下去,把整个造假链条都掀个底朝天。
至于消费者,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直播间也不会掉真玉,买玉之前多长个心眼,别让捡漏变成被割韭菜。
来源: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