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一节讲到汪精卫一伙人途经昆明到达河内,有一种逃出生天的兴奋,迫不及待地在香港《南华日报》上发表著名的“艳电”,直接向蒋介石挑衅和宣战,却招来全国人民的一片声讨。中共指出国民党主战派和主和派开始分裂,汪精卫的骨头是最软的,他身上充满了奴颜和媚骨,没有丝毫的民族
上一节讲到汪精卫一伙人途经昆明到达河内,有一种逃出生天的兴奋,迫不及待地在香港《南华日报》上发表著名的“艳电”,直接向蒋介石挑衅和宣战,却招来全国人民的一片声讨。中共指出国民党主战派和主和派开始分裂,汪精卫的骨头是最软的,他身上充满了奴颜和媚骨,没有丝毫的民族气节,号召全国人民开展“讨汪运动”。此时的国民党正经受着从未有过的舆论压力,作为党内的二号人物,做出这种叛国叛党的事,颜面何存。所以必须迅速与其撇清关系,否则作为执政党就失去了统治的群众根基。于是召开临时中常会,蒋介石、林森、吴稚晖等国民党中常委出席了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将汪精卫永远开除出国民党,撤销汪精卫的所兼各职。但光是一个单方面的决定还不足以平息民愤,不久蒋介石又派秘书陈布雷和外交部长王宠惠前往河内,找到了汪精卫传达蒋介石的口信,只要汪精卫断绝与日本人的联系,一切都好说,可以暂时先到国外休息一段时间,将来复职没有问题。意思很明显,就是需要汪精卫这边主动澄清这个事情才算有个交代。此时的汪精卫一门心思想着另立中央大展拳脚,那还能听得进你这样的劝说,当即就拒绝了蒋介石的示好。
事情并没有顺着汪精卫的设想发展,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直被汪精卫视为最大后盾的日本近卫内阁宣布辞职了。犹如晴天霹雳般炸在了他的头上,估计当时他应该是呆若木鸡。刚把国内那边的人得罪完,日本这边突然给他说,你还是回去吧。你说这处境咋整?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只是如何进行下一步,此时的汪精卫也是一片茫然,突破口还是只能寄希望于日本新任内阁了,毕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日本人的意图来展开的。在这段迷茫期,汪精卫还经历了几次命悬一线的危险,军统头子戴笠奉蒋介石的命令,必须在汪精卫离开河内之前将其除掉,绝不能让他活着回国另立政府。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几乎将军统特务里的精英全数用上了。由军统天津站站长陈恭澍任行动组长,另外还配备了十七个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被称为“十八罗汉”,在他们看来是志在必得。当时汪精卫就像一个皮球一样,并没有谁真把他当回事。河内的治安管理是由法国殖民局负责,给汪精卫配备的安保措施就是一个警察在大门站岗,形同虚设。即便是这样的处境,军统特务们也并没有完成蒋介石交付给他们的任务,最后结果是冲进寓所后将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打死了。汪精卫毫发无伤,并于1939年4月25日晚,在日本人的保护下,秘密逃离河内,经由海防乘船到达上海。
放虎归山必定遗祸无穷,当时的上海早就是日本人的势力范围,他们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做事了。5月26日汪精卫在上海召集高级干部会议,研究向日本政府主动提出“建立政府”的计划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周佛海、陶希圣、高宗武、梅思平等。经过3天的讨论,拟订出了《关于收拾时局的具体办法》,主要内容就是改组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他们准备以书面形式提交日方,由汪精卫亲赴日本和日方谈判。
5月31日,在影佐祯昭和犬养健的陪同下,上述一行人等秘密前往东京,新任首相平沼骐一郎召开政府首脑紧急会议,讨论在南京组建政府的要求。日本政府原计划是利用汪精卫与蒋介石的矛盾,扶持汪精卫上位后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加强与日本的深度合作,并没有考虑过另立政府的事宜。所以一开始这个要求并未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不过经过激烈的争论,加上汪精卫绝无打倒蒋介石重掌国民党权力之可能,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最后一致同意了汪精卫建立政府的要求。但这只是原则上表示同意,日本对此的具体条件还在制定当中,迎接汪精卫的绝不是一帆风顺,毕竟这是在求人办事,谁会免费帮忙呢?为了加大自身的谈判筹码,此时的汪精卫集团急需国内敌占区民众的支持,让日本人感受到他的力量和价值。在《我对中日关系的根本理念和前景目标》的广播讲话中,汪精卫极力鼓吹他的和平救国理论,忍辱负重发展国力,也是一种救国之道。这套理论还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它背弃了一个基本事实,就是日本人不是八国联军,他们不是来抢财物的,他们是来占领土地的,这与晚清时期的情形完全是两回事了,妥协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前面讲到过,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对大陆土地早就垂涎三尺,从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地区所谓的开拓团达到了33万多人,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却避而不谈装聋作哑。
到亮底牌的时候了,1939年10月,日本兴亚院起草了《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以此作为与汪精卫谈判成立“中央政府”的基本条件。主要内容包括承认满洲国,给予蒙疆自治权,对华北实施防共驻兵,允许日本军舰在长江沿岸及华南特定岛屿驻屯停泊。基本上就把中国瓜分完了,东三省是满洲国的,新疆和蒙古已经自治,而华北地区象征主权的驻兵权也被日本拥有,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江一线有日本的军舰巡航,华南的岛屿也有日本军舰停泊,还剩下多少国土拥有自治权力?面对如此贪婪的要求,已经退无可退的汪精卫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1939年11月1日,以周佛海为首的汪方代表与日方代表举行了秘密谈判,双方一度争执不下,只有中途休会。最后日本作出部分让步,把在华驻军分为防共和治安两类,前者驻军区域规定为蒙疆,以及正太铁路以北的晋、冀北部及胶济铁路沿线地区,后者驻军另行协定,其余地区的日军在和平恢复两年内撤退完毕,但并没有说明什么时候才算恢复和平。已经没有啥谈判筹码的汪精卫,为了急于成立中央政府,只得全盘接受了日本人的条件。
1940年3月20日,汪伪政府在南京宣布成立。邀请了众多日本高官和占领区的民众,在国民政府大礼堂举行盛大的还都仪式。汪精卫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一刻他可能在想,中国的历史会留下他浓重的一笔,是他将中国从危亡中保存了下来,尽管有些不体面,但活着比什么都强。只是他忘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忘记了南京大屠杀的冤屈灵魂,忘记了敌占区的水深火热。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