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还有多远?华为靳玉志在这次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给出了答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0:53 1

摘要: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在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先发优势和产业链布局,成功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了“弯道超车”。然而,行业竞争的下半场——智能化尤其是自动驾驶的角逐刚刚开始。在这个关乎未来行业话语权的关键赛道上,中国究竟有多少底气?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

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在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先发优势和产业链布局,成功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了“弯道超车”。然而,行业竞争的下半场——智能化尤其是自动驾驶的角逐刚刚开始。在这个关乎未来行业话语权的关键赛道上,中国究竟有多少底气?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次在海南海口举行的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5),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的发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WNEVC 2025作为汇聚各界代表和行业精英的大会,是各领域尖端技术一次集中亮剑。华为靳玉志在“前瞻科技与融合创新”论坛上的分享,让全球看到中国智能驾驶的惊人成绩和广阔未来。截止目前,50亿公里的辅助驾驶总里程、2.8亿次累计泊车辅助、避免271万次可能的碰撞,成为华为乾崑智驾日益融入日常出行、提升安全与体验的生动注脚,更是乾崑智驾成为用户信赖的第一品牌的有力例证。

而月人均辅助驾驶里程达727公里,城区辅助时长占比超50%,更表明智能驾驶的功能使用正从特定场景(如高速)向更复杂、高频的城市环境渗透,用户习惯已初步养成。

除了行车,在“坐车”的体验上,智能座舱同样在快速进化。鸿蒙座舱整合通用大模型与垂直领域AI能力,试图让车机交互变得像与人交流一样自然。2.38亿次的智慧语音唤醒、近7000万次的语音搜索导航等数据,清晰地反映出用户对这种更智能、更便捷交互方式的接纳度。手机与车机的无缝流转超千万次,说明“人-车-家”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方面一样在快速形成。

商业落地层面,乾崑智驾合作上市28款车型,搭载量突破100万辆,证明其技术方案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从鸿蒙智行“五界”到阿维塔、深蓝、岚图等国内主流新势力,乃至广汽传祺、奥迪这样的传统车企巨头,这种开放的“朋友圈”生态,正是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能够快速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从技术层面看,今年4月发布的ADS 4辅助驾驶系统,在架构、安全、体验上进行了全面升级。辅助驾驶正在从“类人”驾驶向“超人”驾驶跃升。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和实现跨场景贯通的车位到车位P2P 2.0功能,特别是已覆盖超50万个停车场,让“全程智能辅助”的体验连贯性大大增强,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的驾乘体验。

对于汽车产业发展,靳玉志更是提出“三波浪潮”。他认为,电动化浪潮(2015-2022)实现了动力源的变革和成本降低;当前的智能化浪潮(2022-2027)正通过算法提升安全与体验,逐步释放人类驾驶者时间,降低事故率提升驾乘安全性。而从2027年开始,自动化浪潮将重新定义标准,打造真正的智能移动空间。这一划分,清晰的勾勒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和技术演进的前景。

如今,时间已经来到2025年Q3,距离2027年也不过短短不到2年,中国汽车准备的如何了呢?L3能否顺利实现呢?基于大家的这些疑问,华为乾崑也给大家吃了一记定心丸。2025年实现高速L3试点商用,2026年力争高速L3规模商用,到2027年,L3将实现规模放量,城区L4进入商用阶段,Robotaxi和干线物流逐步落地,这等于是像全球汽车行业说明,高级别自动驾驶并非遥不可及,我们已经做好的充分的准备的底气。

那么再看文章开头问题本身,在自动驾驶这个新赛道上,中国的底气有多大?答案不言而喻!华为乾崑基于庞大的市场和应用数据,为技术迭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在芯片、算法、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再通过与众多车企的合作,形成能够快速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和体验的产业生态。

未来已来!在全球都在抢占L3/L4发展先机的当下,以华为乾崑等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努力将中国智能驾驶推向全球第一梯队。尽管前路依然漫长,答案亦未可知,但他们在用户认可、技术突破和商业落地方面交出的成绩单,显然让我们对中国汽车产业在自动驾驶赛道上的未来,多了一份笃定的期待。大家觉得呢?

来源:邢台新闻综合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