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双世界第一换人了,就在国庆当天,韩国林钟勋/申裕斌把王楚钦/孙颖莎挤下宝座。
混双世界第一换人了,就在国庆当天,韩国林钟勋/申裕斌把王楚钦/孙颖莎挤下宝座。
我盯着手机刷到这条推送,脑子先蹦出一句:国乒的金字招牌,居然被抠掉一块。
下午三点,北京大满贯1/8决赛,陈垣宇/蒯曼先赢一局后被连扳三局。
第三局7比7时,蒯曼发了个短下旋,林钟勋一步上台直接拧到蒯曼正手空档,5个接发连得5分,现场韩国教练直接跳起来挥毛巾。
那球速快得看台第一排的观众手机都没掏出来,比分已经跳到11比7。
我在直播弹幕里打了一串省略号,有人回我:别点点点,年轻人交学费正常。
转头第二天,王楚钦/孙颖莎上场,18分钟收工,三局让对手拿15分。
孙颖莎正手一板一个,球落台弹起时带侧跳,对面澳洲小哥直接愣在原地。
数据板写着正手得分率87%,我截图发群里,朋友回:莎头组合像给国庆加班的打工人打样——效率就是答案。
可再高效也挡不住积分算盘。
国际乒联把上周成绩一拉,韩国组合5120分,国乒4980分,差140分,正好一场冠军积分。
评论区有人科普:这140分,就是陈垣宇/蒯曼没啃下来的那局9比11、7比11、6比11。
一句话,年轻人丢的分,老将得用十倍效率才能补。
教练组赛后采访说“继续试阵”,翻译过来就是:后面比赛,谁行谁上。
我想起全锦赛看台上,蒯曼妈妈拿着保温壶,每赢一分就拧一下盖子,输分又默默拧回去。
那盖子最后没打开过,矿泉水瓶外壁一层水珠,像观众席偷偷掉的泪。
冷门不止这一桌。
3号种子黄镇廷/杜凯琹首轮游,5号种子玛纳什/奇塔勒被欧洲小弟拖到决胜局。
技术统计给得直白:发接发得分占比43%,比去年涨5%。
拧、挑、快撕,谁先上手谁吃肉,传统摆短那套成了背景板。
我蹲在地铁里看回放,旁边高中生跟着比划动作,手机外放“啪”一声,旁边阿姨吓一跳,他赶紧道歉:不好意思,学接发。
世界第一易主,不是末日,是闹钟。
闹钟响了,国乒就得把接发练成肌肉记忆,把年轻人都扔到决胜分里去呛水。
毕竟积分可以追,时间不会等人。
想继续霸榜,就得让下一个18分钟里,对手连15分都够不着。
输140分不可怕,怕的是明年今日,还在原地找补。
来源:丽人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