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条铁路北起襄阳,往南经宜城到荆门,全长大约116.23公里,按350公里时速设计,线路上有三座客运站——襄阳东、宜城(新建)和荆门西。通车后按350公里时速表演,初期日常最多开行26列跨线动车组,列车编组、运行地图都已经安排上了。
9月28日11点30分,G6855次从襄阳东出发,驶向宜城。列车开走的那一刻,就代表襄荆高铁正式投入表演了。
这条铁路北起襄阳,往南经宜城到荆门,全长大约116.23公里,按350公里时速设计,线路上有三座客运站——襄阳东、宜城(新建)和荆门西。通车后按350公里时速表演,初期日常最多开行26列跨线动车组,列车编组、运行地图都已经安排上了。
最快,襄阳到宜城13分钟就到;到荆门最快29分钟;去荆州、宜昌分别要55分钟和1小时50分。对宜城来说,这是第一次有高铁,城市出行节奏会变得不一样。首批乘客里有位张先生,坐完首趟车还挺激动:“到襄阳现在只要13分钟,真快。”到襄阳现在只要13分钟,真快。
宜城站站长李琦说,十分钟级的通勤把宜城更深地拉进襄阳“一刻钟”范围内,也会对楚文化、汉水沿线的旅游带来推动力。听上去挺现实的——出行时间被压缩,生活圈和消费圈都在往一线城市那边靠。
把襄阳放到更大范围看,襄阳原本就是老交通枢纽,今后更像个集中交换点。襄阳东站现在是多条高铁的交汇点,武西线、郑渝线、呼南线在这里交错,形成了一个“米”字型的格局。2022年郑渝高铁开通,南漳和保康也上了车站。一环接一环,到今天宜城站投运,襄阳实现了“县县通高铁”的目标。
再往外看,铁路方面也计划把襄阳东的到达能量往省外扩展,近期会开通到厦门北、杭州西、温州南等跨省动车,届时襄阳东的日均客流预计能突破5万人次,通达城市会超过170个。这意味着不仅是本地通勤更便捷,长距离连接也会密集起来。
从线路联网的角度,这次通车还让湖北形成了首条高铁环线。襄荆高铁与荆荆高铁、汉宜线(汉口至荆州段)、汉十高铁(汉口至襄阳东段)连成闭环,覆盖武汉、孝感、随州、襄阳、荆门、荆州、潜江、仙桃、天门等9个市州。这样互联,不是单纯把城镇连起来,而是把原本分散的交通节点拼成一个循环,客流和货流、旅游流互相影响的可能性变大。
现场的画面也挺直观的:新建的宜城站站台干净,站房有新意,首班车上乘客不少,有带行李的外出旅客,也有本地来体验的居民。后台一片狼借,工作人员在站台两侧忙着引导,广播里播出列车到发信息,整个流程显得很顺。
说句实话,这种“有高铁了”的感觉,对一个长期没有高铁的县城来说,还是挺明显的。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