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7军首任军长后被授予大将,那么第二任军长是谁呢?结局如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5:43 1

摘要:张云逸更早投身同盟会,经历黄花岗与辛亥,转而又参加北伐,这些履历为人熟知。

从百色到永新李明瑞的两次抉择

1945年,延安的会场内,一纸决议写下“追认为革命烈士”。

被写下名字的人,叫李明瑞。多年之后,仍有人念其旧事。

转回1929年12月11日,百色城边。红七军在起义枪声里宣布成立。

首任军长张云逸,队伍以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为骨架。

张云逸更早投身同盟会,经历黄花岗与辛亥,转而又参加北伐,这些履历为人熟知。

那会儿,李明瑞已是北伐名将。他1896年生于广西北流。

1918年入云南讲武堂炮科甲班,后在桂军历任排、连、营、团长。

北伐展开,他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2旅旅长,转战湘、鄂、赣、皖。

据当时战报,他多次合围并击破吴佩孚、孙传芳部,继而升至师长。

此前的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受组织派遣在桂军从事兵运工作。

他时任广西军官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警备第四大队大队长,便于策应起义。

据档案,他曾调拨约300支步枪、2万余发子弹,支援韦拔群领导的右江农军。

反蒋失败后,拉拢与威逼并至。有回忆称,他拒绝拉拢,态度干脆。

转而与邓斌、张云逸、韦拔群、俞作豫一道,组织百色、龙州两起义。

1930年初,他与张云逸率军部及第19、第20师自河池出发,北穿黔桂湘粤赣边。

在榕江的夜袭最为人称道。据战报语,“缴枪六百余,子弹十万”,并夺得数门火炮与一座电台。

随后光复百色城,歼敌约三百,己方伤亡较小,此役稳住右江局面。

再往后,队伍又攻下茶陵、安仁、攸县、遂川四城,配合红军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4月,红七军抵永新,会师红一方面军,编入第3军团。张云逸改任参谋长。

等到7月,李明瑞受命为红七军军长。此前他还兼任红七、红八军总指挥。

对照之下,后来的命运更显急转。彼时苏区内“左”倾路线抬头,肃反出现扩大化。

据当时文件与后续平反材料,他被指控涉“AB团”“改组派”,疑云骤起。

1931年10月23日,他遭逮捕并含冤去世,年仅35岁。据签批与回忆,逮捕令由李韶九签署,红七军政委葛耀山执行。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一种解释指向对其出身与立场的误判;也有研究强调军事主张与组织分歧的积累,证据强弱不一。

反过来他的战场纪录并未被否认。战报与口述仍记着那些攻城与转进。

1945年,党的七大为其平反,明确追认为革命烈士,评价回到事实本身。

起初的信任,来自他在桂军系统的兵运与调配;其后的误读,则多半源于形势紧张与线索片面。

由此,一个军人的两次抉择被钉住一次在百色,脱身旧制;一次在永新,会师之后选择继续北上。

彼时,他的选择与时代同频;其后,时代的波折却重重压来,这是那一代人的共同困境。

末了,再提那座在榕江缴获的电台。它让部队与友军保持联系,也记录了误读与信任的摇摆。

等到历史回声澄清,人们又从纸上读到他的名字,这或许是更迟到、但必要的回扣。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