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紧急召集全球将领,美军罕见大动作背后暗藏玄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7:03 1

摘要:9月25日,美国五角大楼突然向全球美军高级将领发出紧急召集令,要求约800名准将及以上军衔的军官在9月30日前赶赴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参加闭门会议。这一罕见举动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毕竟在美军历史上,如此大规模召回海外指挥官的情况近30年来从未发

9月25日,美国五角大楼突然向全球美军高级将领发出紧急召集令,要求约800名准将及以上军衔的军官在9月30日前赶赴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参加闭门会议。这一罕见举动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毕竟在美军历史上,如此大规模召回海外指挥官的情况近30年来从未发生。

面对外界猜测,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回应时显得颇为轻松:"大家从世界各地赶来见面不是很好吗?没啥可大惊小怪,我可是'和平总统'。"他还透露会议将涉及"最新武器"和"军备审查"等内容。然而,这种轻描淡写的表态反而加深了外界的疑虑——如果真是常规会议,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

美军内部早已炸开了锅。据匿名官员透露,五角大楼对会议目的讳莫如深,导致各种猜测满天飞:从集体体能测试、听取战区汇报,到最令人不安的"大规模解雇军官"说法。有军官甚至调侃这像极了"鱿鱼游戏",谁都不知道会议后自己的命运会如何。这种不确定性让许多将领不得不紧急调整原本提前数月安排的行程,一些战区甚至出现指挥官暂时空岗的尴尬局面。

要理解这次异常召集的深层原因,不得不提现任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激进改革。这位从福克斯新闻主播直接跃升为美军最高领导人的"战争部长"(特朗普已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但尚未获国会批准),上任7个月已掀起三重风暴:

一是"削将"运动。今年2月,赫格塞思解雇了参联会主席布朗等6名高级将领;5月又下令削减20%的四星上将编制;上月还清退了五角大楼情报机构负责人。他直言"将军多不代表胜利",要打造"更扁平、更高效"的指挥链。

二是战略转向。据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五角大楼正在制定新的国防战略,计划将国土防御作为首要任务,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将收缩海外军事存在,尤其可能减少在欧洲、中东的驻军。

三是人事清洗。多位分析人士指出,这次面对面会议很可能是赫格塞思对全球美军指挥官进行"忠诚度测试"的机会。通过直接观察将领们的反应,筛选出"听话"的军官,替换那些对改革持异议者。

就在全球目光聚焦五角大楼之际,《华尔街日报》爆出另一则重磅消息:美军为制衡中国而推出的"复制者"无人机计划已宣告失败。这个2023年启动、计划投入10亿美元、在印太地区部署数千架无人机的雄心项目,最终因两大致命问题搁浅:

一是技术瓶颈。不同厂商生产的无人机缺乏统一操控软件,导致大规模集群作战难以实现;部分系统在实战测试中暴露可靠性问题,如Switchblade 600无人机在通信干扰时出现系统漏洞。

二是生产延误。多家承包商无法按时交货,生产周期远超预期。更尴尬的是,军方采购的某些无人艇甚至是为近海任务设计的,根本不适合太平洋远程作战。

这一失败暴露了美军装备采购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官僚主义盛行、技术评估不专业、军费使用效率低下。据估算,仅陆军"未来战术无人机系统"项目失败就浪费了超过5亿美元纳税人资金。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这次全球召集和无人机计划失败都与应对中国有关,特朗普近期却刻意避免将两者与中国直接挂钩。分析人士指出,这恰恰反映了美国当前的困境:

美军尚未做好在台海与解放军对抗的准备。特朗普清楚,没有日本、韩国等盟友的明确出兵承诺,没有解决造船业萎缩的问题,更无法确保俄罗斯、朝鲜等国保持中立,美国在台海冲突中并无胜算。

国内政治因素制约。随着政府停摆危机临近,特朗普政府面临巨大财政压力。此时激化中美矛盾,可能进一步冲击本已脆弱的美军预算。

战略调整需要时间。将战略重心从"印太威慑中国"转向"本土防御+西半球安全"是重大转变,需要先理顺内部指挥体系,再对外释放信号。

9月30日的匡蒂科会议,将成为观察美军未来走向的重要窗口。这不仅是特朗普政府军事改革的"揭幕战",更是美国应对大国竞争时代焦虑的集中体现。

当800名身着军装的高级将领齐聚一堂时,他们讨论的恐怕不仅是"勇士精神"的动员口号,更是如何在一个多极化世界中维持美国军事优势的艰难抉择。而特朗普选择在这个时刻保持沉默,或许正说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今天的美国,已经没有资本再打一场新冷战了。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