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强,你究竟还要在沙发上睡到什么时候?"李梅站在客厅门口,声音带着些许颤抖。
"王强,你究竟还要在沙发上睡到什么时候?"李梅站在客厅门口,声音带着些许颤抖。
"怎么,三个月的时间还不够长吗?"王强头也不抬,冷冷回应,"当初不正是你嫌我打鼾,坚持要分床睡的吗?"
"我只是希望能睡个好觉,并没有打算让你..."
"没有打算让我什么?离你远一点?"王强突然坐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李梅,我们结婚22年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看清楚你。"
"看清楚什么?"李梅心头一紧,追问道。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吗?"王强冷笑一声,随即又躺了回去。
47岁的李梅猛然意识到,丈夫每一次的"不主动",其实都在传递着某种她从未察觉的深意...
01
三个月前的那个晚上,李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王强的鼾声如雷,震得整个卧室都在嗡嗡作响。她看了看床头的时钟,凌晨两点半。
"王强,王强。"她轻推了推丈夫。
王强翻了个身,鼾声暂停了几秒钟,随即又响了起来。
李梅叹了口气,这已经是连续第七个夜晚了。自从王强上个月感冒之后,鼾声就变得格外严重。
第二天早上,李梅顶着两个黑眼圈坐在餐桌前。王强正在厨房煎蛋,哼着小曲,显然睡得很香。
"王强,我们能不能谈谈?"李梅放下咖啡杯。
"谈什么?"王强端着盘子走过来,"今天周末,我们去看电影怎么样?"
"是关于睡觉的事情。"李梅直接开门见山,"你的鼾声太大了,我已经一个星期没睡好了。"
王强的动作停住了,手里的叉子悬在半空中。"我打鼾?"
"很大声,我录了音。"李梅拿出手机,播放了昨晚录下的片段。
房间里响起雷鸣般的鼾声,王强的脸色变了。他放下叉子,沉默了好一会儿。
"那你想怎么办?"他的语气明显冷了下来。
"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分床睡?"李梅小心翼翼地说,"就暂时的,等你去医院看看,把鼾声治好。"
王强看着她,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可察觉的东西。"分床睡?"
"对,你可以睡客房,或者我睡客房都行。"李梅赶紧补充,"这不是什么大事,很多夫妻都这样。"
"很多夫妻都这样。"王强重复了一遍这句话,声音很轻。
"你觉得呢?"李梅问。
王强站起身,开始收拾桌子。"随你。"
"什么叫随我?"李梅跟着站起来,"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
"不,这是你的事情。"王强头也不回地走向厨房,"既然你觉得我打扰到你了,那我搬出去就是了。"
当天晚上,王强就搬到了客厅的沙发上。他没有用客房,理由是客房太小,沙发更舒服。李梅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多说什么。
第一个晚上,李梅终于睡了个安稳觉。没有鼾声,没有翻身的动静,卧室里安静得像另一个世界。她甚至还做了个美梦。
第二天早上,李梅神清气爽地起床,发现王强已经在厨房准备早餐。
"睡得怎么样?"王强问,语气听起来很正常。
"很好,谢谢。"李梅笑了笑,"你呢?沙发舒服吗?"
"还行。"王强简单地回答。
这样平静地过了一周。李梅的睡眠质量确实改善了很多,白天工作也更有精神。她甚至开始期待这种安排能够持续下去。
但是第二周,李梅开始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变化。王强变得特别安静,除了必要的交流,几乎不主动说话。
以前他总是喜欢分享工作上的趣事,现在问他什么都是"还好"、"没什么"这样的简短回答。
"今天公司怎么样?"李梅试着问。
"还好。"
"老张的项目进展如何?"
"不知道。"
"不知道?你们不是一个部门吗?"
王强放下报纸,看了她一眼。"我为什么要关心他的项目?"
李梅觉得这话有些奇怪。以前王强总是对同事们的工作很感兴趣,经常跟她聊起办公室的各种事情。现在他突然变得这么冷淡。
"我只是随便问问。"李梅解释。
"哦。"王强又拿起了报纸。
那天晚上,李梅躺在床上,听着客厅里电视的声音。王强在看新闻,音量调得很小。她想起以前两个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王强总是喜欢评论新闻内容,有时候会说得很激动。现在他一个人看电视,安安静静的,连换台的声音都听不到。
第三周,变化变得更加明显了。王强开始表现出一种奇特的"礼貌"。
早上起床,他会在客厅等李梅洗漱完毕后才进洗手间。以前他们经常会在卫生间里撞见,互相开玩笑,现在他像个陌生的室友一样,小心地避开这种碰撞。
晚饭时间,王强也变得格外客气。
"你想吃什么?"他会问。
"随便,你决定吧。"李梅回答。
"那我做个西红柿鸡蛋面?"
"好的。"
"需要加点青菜吗?"
"可以。"
这种对话简洁而疏离,就像宾馆里的服务员在询问客人需求。李梅开始怀念以前王强做饭时的随意和自然。
他以前会根据冰箱里的食材随便搭配,还会跟她讨论口味偏好,有时候甚至会突发奇想尝试新菜谱。
现在的王强就像一台精准的机器,按照既定程序运行,没有半点即兴发挥。
最让李梅感到不适应的是王强对卧室的态度。以前这是他们共同的私人空间,王强可以随时进出,拿衣服、找东西都很自然。现在他每次进卧室都要敲门。
"李梅,我进来拿个衣服。"
"进来吧。"
他会迅速走到衣柜前,拿了东西就出去,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也不会多看房间里的其他东西一眼。
有一次李梅正在床上看书,王强敲门进来拿睡衣。她注意到他连看都没看床这边一眼,好像床上压根没有人似的。
"你的书好看吗?"以前王强会这样问,有时候还会坐在床边聊几句。现在他拿完东西就走,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有。
李梅放下书,看着王强离开的背影。这种被无视的感觉让她很不舒服。她不是想要王强的过分关注,但这种完全的漠不关心让她觉得自己像是空气一样。
第四周,王强的"不主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周五晚上,李梅的大学同学聚会,她习惯性地想询问王强的意见。
"这个周末我同学聚会,你要一起去吗?"
"你决定。"王强在看电视,头都没转过来。
"我是问你想不想去。"李梅强调。
"我都可以。"
"什么叫都可以?去还是不去?"
王强终于转过头来,用一种很平静的眼神看着她。"你想让我去我就去,不想让我去我就不去。"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我没有想法。"
李梅愣住了。这个回答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以前王强对这种社交活动都有明确的态度,要么兴致勃勃地表示要去见见她的老同学,要么直接说工作太累想在家休息。现在他居然说没有想法。
"你怎么可能没有想法?"
"我为什么一定要有想法?"王强反问。
李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她看着丈夫那张平静的脸,突然觉得很陌生。
最终,李梅一个人去了同学聚会。在聚会上,朋友们问起王强,她只是简单地说他有事情。但是她发现自己很难专心享受聚会的快乐,脑子里一直想着王强那句"我没有想法"。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客厅里很安静,王强已经睡了。李梅轻手轻脚地走过客厅,看了一眼沙发上的身影。王强侧身躺着,被子整齐地盖到肩膀,看起来睡得很安稳。
李梅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心情很复杂。她得到了想要的安静睡眠,但是失去了一些别的东西。她说不清楚那是什么,但是她能感觉到它的缺失。
进入第二个月,王强的行为模式已经完全固定下来。每天早上七点起床,洗漱,准备早餐,八点出门上班。
晚上六点半到家,简单地询问李梅晚饭想吃什么,然后开始做饭。饭后他会主动收拾桌子洗碗,然后坐在客厅看电视或者看手机,直到十一点准时睡觉。
这种规律性让李梅觉得日子过得很平稳,但也很乏味。她开始怀念以前生活中的那些小小的混乱和惊喜。
比如王强以前会突然决定出去吃饭,或者在超市里看到什么新奇的食材想要回家尝试。现在他买菜都是按照固定的清单,从来不会有任何额外的购买。
比如王强以前会在看电视的时候突然想起什么事情,然后兴奋地跟李梅分享。现在他安安静静地看完整个节目,中间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比如王强以前会在周末的时候提议去看电影、逛街或者拜访朋友。现在他的周末就是在家看电视、睡觉,偶尔出去买菜,其他时间都很安静。
李梅试着主动提议一些活动。
"我们去看电影吧?"
"你想看什么?"
"那部新上映的爱情片怎么样?"
"可以。"
"那我们现在就去?"
"你说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这种对话让李梅觉得很挫败。王强的回答总是正确而无趣,他从来不会表达自己的偏好和想法。
电影院里,李梅注意到王强全程都在认真看电影,没有像以前那样偶尔跟她低声交流剧情或者分享爆米花。电影结束后,她问他觉得怎么样。
"还不错。"王强说。
"哪里不错?"
"就是还不错。"
李梅不再问下去了。她意识到自己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回答。
第二个月的某个周末,李梅的妈妈来家里做客。以前王强总是很喜欢岳母来访,会提前准备很多好吃的,还会陪老人家聊天看电视。
这次他的表现依然"完美"——准备了丰盛的午餐,礼貌地招待客人,但是缺少了以前的那种真诚的热情。
"小王最近工作怎么样?"李梅的妈妈问。
"挺好的。"王强回答。
"听小梅说你们分床睡了?年纪大了是该注意睡眠质量。"
"是的。"王强点点头。
"分床睡也挺好的,我和你爸以前也是这样。"
"嗯。"
李梅在旁边听着这种毫无营养的对话,觉得很尴尬。
以前王强会跟妈妈聊工作上的事情,会问她的身体情况,会讲一些有趣的见闻。现在他就像一个礼貌的陌生人,回答所有问题都是最简短的版本。
妈妈走后,李梅忍不住问王强:"你今天怎么话这么少?"
"该说的我都说了。"
"以前你和我妈聊得挺好的。"
"以前是以前。"
"什么意思?"
王强看了她一眼,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身去客厅看电视了。
李梅站在厨房里,看着王强的背影,心里涌起一种说不清楚的感受。
她开始意识到,王强的改变不仅仅是因为分床睡觉的不适应,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但是她不知道那是什么。
进入第三个月,李梅发现自己越来越关注王强的一举一动。她开始像研究一个谜题一样研究丈夫的行为模式。
她注意到王强每天晚上都会在沙发上玩很久的手机。
以前他也玩手机,但是会跟她分享有趣的新闻或者朋友圈的动态。现在他安安静静地看手机,从来不会主动分享任何内容。
有一次李梅忍不住问:"你在看什么?"
"没什么。"王强收起了手机。
"我看你看得挺认真的。"
"就是随便看看。"
李梅想凑过去看,但是王强已经把手机放在了茶几上,屏幕朝下。
她还注意到王强开始很少主动打电话给朋友了。以前他经常会给老同学或者同事打电话聊天,现在他的手机除了工作电话几乎不响。
"老李最近怎么样?你们好久没联系了。"李梅试探着问。老李是王强的大学室友,两人关系一直很好。
"不知道。"
"不知道?你们不是经常聊天吗?"
"现在不聊了。"
"为什么?"
"没什么为什么。"
李梅觉得这很奇怪。王强和老李的友谊维持了二十多年,突然断了联系确实让人意外。
02
她开始回忆王强最近的一些细节。他确实很少主动联系任何人了,包括他的家人。以前他每个星期都会给父母打电话,现在这个任务好像也交给了李梅。
"你妈上次电话里说想你了,你要不要给她打个电话?"李梅提醒。
"你帮我问候一下就行了。"
"她想听你的声音。"
"那你让她给我打。"
这种推脱让李梅觉得很不舒服。王强以前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儿子,现在却变得这么被动。
最让李梅困惑的是王强对家庭事务的态度。以前他总是很关心家里的各种安排,从装修维修到投资理财,他都会主动参与决策。现在他对什么事情都是"你决定就好"。
家里的空调坏了,李梅问他要不要换个新的。
"你觉得呢?"王强问。
"我问你的意见。"
"我没有意见。"
"修还是换?"
"你决定。"
最终李梅自己联系了维修师傅,自己决定了维修方案,王强全程没有任何参与。
邻居装修影响到他们家,李梅想去交涉一下,询问王强的意见。
"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随便。"
"我去找他们谈谈?"
"你想去就去。"
"你不跟我一起去?"
"看你需不需要。"
李梅最终一个人去和邻居交涉了。回来后她有些生气:"你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让我一个人处理?"
"你不是处理得很好吗?"王强很平静地回答。
"这不是处理得好不好的问题。"李梅说,"这是我们家的事情,你应该参与。"
"我参与了啊,我支持你的决定。"
"支持和参与不是一回事。"
"那你想让我怎么参与?"
李梅被这个问题问住了。她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她想要的是王强主动关心这些事情,主动参与讨论,主动承担责任。但是现在的王强把所有的决策权都交给了她,美其名曰"支持她的决定"。
那天晚上,李梅躺在床上想了很久。她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但是她说不清楚那是什么。
表面上看,王强依然是个称职的丈夫。他按时上班,做家务,对她很礼貌,从来不发脾气,不找茬,不抱怨。
但是李梅就是觉得不对劲。她怀念以前王强的那种主动性——主动关心,主动参与,主动表达想法。现在的王强就像一个完美的室友,客气而疏离。
她开始和朋友讨论这个问题。
"分床睡觉后,王强变得特别被动。"她对最好的朋友小丽说。
"被动?怎么被动?"
"什么事情都不主动,什么决定都让我来做。"
"这不是挺好的吗?"小丽笑了,"我家那位总是瞎指挥,烦死了。你家王强多省心。"
"但是我觉得不对劲。"
"不对劲在哪里?"
李梅想了想,发现自己很难准确描述这种感觉。"就是觉得...他好像不在乎了。"
"不在乎什么?"
"不在乎家里的事情,不在乎我的想法,不在乎我们的关系。"
"你想多了吧,他要是不在乎你,还会每天做饭给你吃?还会这么客气地跟你说话?"
李梅觉得小丽说得有道理,但是心里的不安感并没有消失。
她又和另一个朋友阿芳聊起这个话题。
"王强现在什么都不主动,我觉得很奇怪。"
"男人嘛,都这样。"阿芳说,"年纪大了就不爱管事了。我老公也是,以前什么都要插一脚,现在懒得很。"
"但是王强以前不是这样的。"
"人都会变的,尤其是分床以后。"阿芳若有所思地说,"我觉得他可能是有情绪了。"
"什么情绪?"
"你们分床睡,他心里可能不太舒服。"
"那他应该说出来啊。"
"男人不会直接说的,他们会用其他方式表达。"
"什么方式?"
"比如变得很被动,让你感受到他的不满。"
阿芳的话让李梅陷入了沉思。她开始重新审视王强这三个月来的所有行为。
那种过分的礼貌,那种完全的被动,那种对一切事情的不关心,会不会真的是在传达某种信息?
但是李梅又觉得这种想法很荒谬。如果王强真的对分床睡觉有意见,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为什么要用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
她决定直接问王强。
那天晚上,李梅走到客厅,王强正在看新闻。
"王强,我们谈谈好吗?"
"谈什么?"王强没有关电视。
"关于我们分床睡觉的事情。"
"怎么了?"
"我觉得你这三个月来变化很大。"
"什么变化?"
"你变得很...被动。什么事情都不主动。"
王强终于把视线从电视上移开,看向李梅。"被动?"
"对,以前你很关心家里的事情,现在什么都让我决定。"
"这不是你想要的吗?"王强的语气很平静,"你不是觉得我管得太多吗?"
"我什么时候说过你管得太多?"
"你没说过,但是你的行为表达了这个意思。"
"什么行为?"
"分床睡觉。"王强直接说出了这四个字。
李梅愣了一下。"分床睡觉只是因为你打鼾啊。"
"是吗?"王强看着她,眼神中有一种奇怪的东西。
"当然是,难道还有别的原因吗?"
王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重新看向电视,好像刚才的对话从来没有发生过。
"王强,你到底在想什么?"李梅追问。
"我没在想什么。"
"你一定在想什么,不然你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我现在怎么样?"
"你现在...你现在就像个陌生人一样。"李梅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王强的身体微微僵硬了一下,但是很快又放松下来。"陌生人?我每天给你做饭,跟你说话,这就是陌生人?"
"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李梅发现自己很难准确表达内心的感受。她想说的是,现在的王强虽然做着丈夫应该做的所有事情,但是缺少了感情的投入。
他就像一个程序设定好的机器人,按照指令完成任务,但是没有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但是这种话她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算了,当我没说。"李梅最终放弃了这次对话。
王强依然看着电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李梅注意到他的手微微握紧了一下,然后又松开了。
那一夜,李梅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她开始回忆这22年的婚姻生活,回忆王强以前的样子。
以前的王强是个很有主见的男人。他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会为了某些事情和她争论,会主动安排家庭生活,会对未来做规划。
现在的王强就像失去了所有的个性,变成了一个没有想法的执行者。
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李梅仔细回想,发现确实是从分床睡觉开始的。但是她不明白,为什么分床睡觉会导致如此巨大的变化?
她想起阿芳的话:男人会用被动的方式表达不满。会不会王强真的对分床睡觉有很大的意见,只是他没有直接说出来?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他为什么不说?为什么要用这种让人猜测的方式?
李梅觉得自己快要被这些问题逼疯了。她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解释,一个能够让她理解王强行为的理由。
第二天是周末,李梅决定更仔细地观察王强。
早上九点,王强准时起床。他先去洗手间洗漱,然后到厨房准备早餐。整个过程安安静静,没有发出任何不必要的声音。
以前的周末早上,王强总是很放松,会哼歌或者跟李梅聊天。现在他就像在执行一项工作任务,专心而沉默。
"今天想去哪里?"李梅试着问。
"随便。"王强在煎蛋。
"去公园走走?"
"可以。"
"还是去商场逛逛?"
"都可以。"
"那我们去公园吧。"
"好。"
这种对话让李梅很沮丧。她怀念以前王强会主动提议去哪里,会兴致勃勃地计划周末活动的时候。
下午在公园里,李梅继续观察王强。他们走在林荫道上,王强安静地走着,偶尔回应李梅的话,但从来不主动开启话题。
以前王强很喜欢在公园里观察各种人,会跟李梅分享他的发现和想法。现在他就像一个陪伴者,礼貌而疏离。
"你看那边的老爷爷,太极打得真好。"李梅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老人。
"嗯。"王强顺着她的手指方向看了一眼。
"我们老了以后也来这里打太极吧。"
"好。"
"你想学太极还是广场舞?"
"都可以。"
李梅忍不住停下脚步。"王强,你能不能不要总是说'都可以'?"
王强也停了下来,有些疑惑地看着她。"那我应该说什么?"
"说你真正的想法。"
"我真正的想法就是都可以。"
"你不可能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偏好。"
王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现在确实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偏好。"
这个回答让李梅觉得很奇怪。一个人怎么可能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偏好?除非...除非他根本不在乎这些事情。
"为什么没有偏好?"李梅问。
"不知道,就是没有。"王强说完,继续往前走。
李梅跟在他身后,心情很复杂。她觉得王强这句话里有很多隐藏的信息,但是她解读不出来。
傍晚回到家,李梅发现自己一整天都在分析王强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这让她觉得很累。
她意识到自己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奇怪,她像个侦探一样在研究他的行为,而他像个被研究的对象一样保持着神秘。
这不是她想要的婚姻生活。
03
进入分床生活的第四个月,李梅开始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
表面上看,她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了。每天晚上她可以安静地看书、护肤、早睡,不用担心被鼾声吵醒。白天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同事们都夸她最近状态很好。
但是在这种表面的和谐之下,李梅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失落。
她开始怀念以前那种真正的亲密关系,怀念两个人躺在同一张床上聊天的夜晚,怀念王强会突然搂抱她或者跟她分享心事的温暖时刻。
现在的生活虽然平静,但是缺少了温度。
李梅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王强的日常行为,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理解他内心的想法。
她注意到王强每天晚上都会在客厅里坐很久。以前他们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王强总是很投入,会评论剧情,会在广告时间跟她聊天。
现在他一个人看电视,从头到尾都很安静,就像在完成一项任务。
有一天晚上,李梅故意走到客厅,想和王强一起看会儿电视。
"在看什么?"她坐在沙发的另一端。
"新闻。"王强简短地回答。
李梅看了看电视,确实是在播放晚间新闻。她陪着看了一会儿,期间王强没有发表任何评论,甚至连表情都没有什么变化。
"这个政策挺好的,能惠及很多人。"李梅试着评论其中一条新闻。
"嗯。"王强点了点头。
"你觉得呢?"
"我觉得也不错。"
"具体哪里不错?"
王强看了她一眼,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就是不错啊。"
李梅意识到自己很难从王强这里得到任何深入的交流。以前他们会就各种话题展开讨论,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争论。
现在王强对什么都是一种模糊的赞同态度,从来不表达具体的观点。
她又坐了一会儿,感到无趣,就回卧室了。走到门口的时候,她回头看了一眼,发现王强依然专注地看着电视,好像她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这种被忽视的感觉让李梅很不舒服。她不是需要王强时刻关注她,但是这种完全的无视让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的存在感越来越弱。
几天后,李梅的公司举办年会,她需要带家属参加。
以前这种活动王强都会主动询问细节,还会提前准备合适的服装。这次李梅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王强的反应依然很平淡。
"下周五公司年会,你要跟我一起去。"李梅说。
"好。"王强点头。
"晚上六点开始,地点在希尔顿酒店。"
"知道了。"
"需要穿正装。"
"好的。"
李梅等着王强询问更多细节,比如年会的主题、会有哪些同事参加、需不需要准备什么等等。
以前王强总是对她的工作很感兴趣,会问很多相关的问题。现在他就像接收指令一样,只是简单地确认了时间地点。
"你不想问问年会的安排吗?"李梅主动说。
"有什么需要知道的吗?"王强反问。
"比如晚会的流程,比如我的同事们..."
"你告诉我就行了。"王强打断了她。
李梅被这种态度弄得很无奈。她觉得王强好像对她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兴趣,只是在履行一个丈夫的基本义务。
年会那天,王强准时换好了正装,和李梅一起出门。在路上,李梅试图跟他介绍今晚会参加的同事和领导,王强只是偶尔"嗯"一声,表示自己在听。
到了酒店,李梅带着王强和同事们打招呼。王强表现得很有礼貌,但是明显缺乏以前的那种真诚热情。
以前他很擅长社交,会主动和李梅的同事聊天,会记住他们的名字和工作内容。现在他只是被动地回应别人的话题,从来不主动开启对话。
"王哥最近工作怎么样?"李梅的同事小张问。
"挺好的。"王强简单回答。
"听说你们公司最近有个大项目?"
"是的。"
"进展顺利吗?"
"还可以。"
这种对话让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小张显然想要更多的交流,但是王强的回答都很简短,没有给对话留下延续的空间。
李梅在旁边看着,觉得很尴尬。她不明白王强为什么变得这么冷淡。这不像是他的性格。
晚会期间,有一个互动环节,需要夫妻配合完成游戏。李梅和王强被选中参加,但是王强的表现很被动,完全是在配合李梅的指令,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以前参加这种活动的时候,王强总是很有趣味,会想出各种创意的方法。现在他就像一个听话的助手,让李梅感到很没意思。
回家的路上,李梅忍不住问:"你今天怎么了?感觉你不太开心。"
"没有不开心。"王强平静地说。
"那你为什么话这么少?"
"该说的我都说了。"
"以前你在这种场合都很活跃的。"
"以前是以前。"王强又说了这句话。
"到底什么叫'以前是以前'?"李梅有些生气,"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明确的解释?"
王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只是觉得没必要说那么多。"
"为什么没必要?"
"因为没有意义。"
这个回答让李梅很震惊。王强居然觉得社交没有意义?以前他很享受和别人交流,认为这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他突然觉得这些都没有意义了?
"你什么时候开始觉得社交没有意义的?"李梅追问。
"不知道,就是觉得没有意义。"
"那什么是有意义的?"
王强想了想,说:"不知道。"
这个对话让李梅觉得很恐怖。她的丈夫好像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这种状态让她想起了抑郁症的症状。
"王强,你是不是心情不好?要不要去看看医生?"李梅担心地问。
"我没有心情不好。"王强否认。
"那你为什么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
"我有兴趣。"
"什么兴趣?"
王强又陷入了沉默。过了很久,他说:"我对工作有兴趣。"
"除了工作呢?"
"除了工作...没想过。"
李梅觉得这个答案很可怕。一个人如果只对工作有兴趣,对家庭、朋友、娱乐都没有兴趣,那他的生活该多么单调和痛苦?
那天晚上,李梅躺在床上失眠了。她开始担心王强的心理状态,也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分床睡觉本来只是为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但是它似乎引发了更大的问题。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分床睡觉让王强感到了被拒绝,从而影响了他的情绪和行为?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他为什么不说出来?为什么要用这种让人猜测的方式表达不满?
李梅决定找个机会和王强深谈一次。她需要了解王强内心的真实想法,需要知道这三个月的变化到底是因为什么。
但是这个机会一直没有出现。王强似乎在有意避免深入的对话,每次李梅想要谈论他们关系的时候,他总是用各种方式转移话题或者结束对话。
一个月后,李梅的一个朋友离婚了。朋友哭着跟她说,离婚的原因是两个人之间失去了交流,变得像陌生人一样。
"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真正聊过天了。"朋友说,"每天就是客套的对话,问吃什么,问今天怎么样,没有任何深层的交流。我觉得我们之间没有感情了。"
听到这些话,李梅心里一震。她和王强现在的状态,不就是朋友描述的这种情况吗?
回到家后,李梅看着正在客厅看电视的王强,忽然有了一种恐惧感。她害怕他们的婚姻也会走向朋友的那种结局。
"王强。"她走到客厅。
"嗯?"王强头也不抬。
"我们需要谈谈。"
"谈什么?"
"谈我们。"
王强终于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然后又看向电视。"我们有什么好谈的?"
"我们的关系,我们的问题。"李梅坚持。
"我们有什么问题?"
"你觉得我们现在的状态正常吗?"
王强关掉了电视,转身面对李梅。"什么叫正常?"
"就是...就是像夫妻一样。"李梅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汇,"我觉得我们现在更像室友,不像夫妻。"
"室友有什么不好?"王强反问,"室友之间相处和谐,互不干扰,各自有各自的空间。"
"但是我们是夫妻,不是室友。"
"夫妻和室友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让李梅愣住了。她想说夫妻之间应该有爱情、有亲密、有深度的情感交流,但是她发现自己很难清楚地表达这些概念。
"夫妻之间应该有更深的联系。"她最终说。
"什么联系?"王强继续问。
"情感的联系,精神的联系。"
"我们有啊。"王强说,"我们每天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参加活动。这不是联系吗?"
"但是这些都很表面。"李梅说,"我们没有深入的交流,你从来不跟我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
"我有什么想法和感受需要分享?"
"任何想法和感受都可以分享啊。"李梅说,"比如你对工作的看法,对生活的规划,对我们关系的想法。"
"我的想法很简单,工作认真做,生活简单过,关系维持现状。"王强说,"这有什么好分享的?"
李梅觉得这个对话进行不下去了。王强好像真的认为他们现在的状态是正常的,认为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你真的觉得我们现在的状态很好?"她最后问了一遍。
"我觉得不错。"王强点头,"你不觉得吗?"
"我..."李梅想说她觉得不好,但是看到王强那种平静的表情,她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如果王强真的觉得现在的状态很好,那她的不满是不是显得很矫情?如果王强真的适应了这种室友般的相处模式,那她的期望是不是太高了?
"算了,没事。"李梅最终放弃了这次对话。
王强重新打开电视,继续看节目。李梅站在那里看了他一会儿,然后回到了卧室。
那天晚上,李梅想了很多。
她开始质疑自己的感受,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对婚姻的期望过高了。也许王强说得对,现在的状态确实不错——和谐、平静、没有冲突。
但是她内心深处依然觉得缺少了什么。那种缺失感越来越强烈,让她感到焦虑和不安。
04
时间来到了分床后的第五个月。李梅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表面上她适应了这种新的生活模式,但内心深处却越来越不安。
这种不安很难描述。就像是在一个看似完美的舞台上表演,所有的道具都在正确的位置,所有的台词都按剧本进行,但是演员们之间缺少了真正的化学反应。
李梅开始更加敏感地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到答案。
她注意到王强的作息变得极其规律,就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一样精确。
每天早上6:30起床,洗漱20分钟,做早餐30分钟,8:00出门上班。晚上6:30到家,做晚饭1小时,吃饭30分钟,收拾厨房20分钟,然后看电视或玩手机到11:00,准时睡觉。
这种规律性让李梅想起了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高效、精确、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和时间。
以前的王强虽然也很有时间观念,但是会有一些随机性和灵活性。
比如他可能会因为路上遇到老朋友而晚回家一个小时,会因为看到有趣的新闻而多聊几句,会因为心情好而临时决定做一道新菜。
现在的王强就像失去了这种随机性,所有的行为都可以预测。李梅甚至可以准确地知道他在任何时间点在做什么。
这种可预测性让李梅感到不安。她开始怀念以前生活中的那些小小的意外和惊喜。
更让她不安的是王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变得越来越平淡。
有一天,他们小区里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车撞倒了花坛。以前王强肯定会过去看看情况,可能还会帮忙处理。这次他就像没看见一样,继续往家走。
"你不去看看吗?"李梅问。
"看什么?"王强反问。
"出车祸了。"
"又不是我们的车。"
"但是..."
"但是什么?"王强停下脚步,看着她,"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李梅被这种冷漠震惊了。以前的王强是个很有同情心的人,看到别人遇到困难会主动帮忙。现在他好像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了几次。邻居家的孩子在楼道里哭,王强充耳不闻;小区里举办活动,王强毫不关心;甚至电视里播放灾难新闻,王强也没有任何情感反应。
李梅开始担心王强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她偷偷在网上查了抑郁症的症状: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社交退缩,思维迟缓...王强的表现似乎符合其中的一些症状。
但是王强否认自己有任何问题。每次李梅暗示他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他都会说:"我很正常,没有任何问题。"
"那你为什么对什么事情都不关心?"李梅问。
"我关心啊,我关心工作,关心家庭。"
"你关心家庭?"李梅觉得很意外。
"当然,我每天做饭,打扫卫生,这不是关心家庭吗?"
"我说的不是这种关心。"李梅试图解释,"我说的是情感上的关心。"
"什么叫情感上的关心?"
李梅发现自己又一次被王强的问题难住了。
她想要的是王强主动询问她的工作和生活,主动关心她的情绪和想法,主动参与家庭的决策和规划。但是这些需求在王强看来似乎都不是必要的。
"算了。"李梅再次选择了放弃。
但是她内心的困惑和不安并没有因此消失。她开始向更多的人寻求建议。
她咨询了心理学专业的朋友小雯。
"我觉得王强可能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小雯分析,"分床睡觉可能让他感到被拒绝,所以他也在拒绝你。"
"那我应该怎么办?"
"你可以尝试主动一些,让他感受到你的关爱。"小雯建议,"也许他在等你主动示好。"
李梅决定试试这个建议。
第二天,她主动问王强想吃什么晚饭。
"随便。"王强的回答和往常一样。
"我做你爱吃的糖醋里脊怎么样?"
"可以。"
李梅精心准备了王强最爱吃的几道菜。晚餐时,她试图营造温馨的氛围。
"今天工作怎么样?"她主动询问。
"还好。"
"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没有。"
"那个新项目进展如何?"
"正常进展。"
李梅发现无论她多么主动,王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冷淡。她的努力没有换来任何积极的回应。
她又尝试了几天,结果都是一样的。王强接受她的关怀,但是不会有任何额外的回馈。他就像一个黑洞,吸收所有的温暖,但不会释放任何光芒。
这种单方面的付出让李梅觉得很累。她开始怀疑小雯的建议是否正确。
她又咨询了另一个朋友阿敏。阿敏是个离过婚的女人,对婚姻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
"你觉得王强是在报复你。"阿敏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报复?"
"对,报复你提出分床睡觉。"阿敏解释,"男人的自尊心都很强,你的提议可能让他觉得被羞辱了。"
"但是分床睡觉很正常啊,很多夫妻都这样做。"
"道理是这样,但是男人不会这样想。"阿敏说,"他们会觉得这是被嫌弃的表现。"
"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
"要么你主动认错,求他回到卧室;要么你就坚持到底,看他能撑多久。"
阿敏的建议让李梅很困惑。她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为什么要认错?但是如果不认错,这种僵局会持续多久?
她开始观察其他夫妻的相处模式,试图找到答案。
在一次聚会上,她注意到朋友小莉和她老公的互动。
两个人之间有很多眼神交流,会互相开玩笑,会在对方说话的时候专注地倾听。这种互动让李梅想起了她和王强刚结婚时的状态。
"你们结婚多少年了?"李梅问小莉。
"十五年。"小莉回答。
"你们从来没想过分床睡吗?"
"分床睡?"小莉笑了,"为什么要分床睡?"
"比如打鼾,比如作息不同。"
"我老公也打鼾,但是我习惯了。"小莉说,"再说,一起睡觉不只是睡觉,还有很多其他的意义。"
"什么意义?"
"亲密感,安全感,归属感。"小莉数着手指,"分床睡觉会失去这些东西。"
李梅陷入了沉思。她意识到自己在提出分床睡觉的时候,可能没有充分考虑过这些"其他意义"。
她只是单纯地想解决睡眠问题,没有想过这个决定会对他们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但是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王强的态度表明他不会主动提起恢复同床的话题,而李梅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她开始幻想各种场景,也许某个晚上,王强会敲响卧室的门,说他想念两个人一起睡觉的时光。
也许某个早晨,她会发现王强站在卧室门口,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和歉意。
但是这些幻想从来没有成为现实。王强继续着他规律而平静的生活,仿佛一切都很正常。
直到那个深夜,李梅的世界发生了改变。
那天晚上,李梅加班回家时已是很晚。
推开门,客厅里一片漆黑,王强早已入睡。
她轻手轻脚地走向卧室,却听到沙发那边传来细微的声响。
她悄悄走近,发现王强并未睡着,而是靠在沙发上,对着手机屏幕出神。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他脸上,那表情是她从未见过的。
李梅正欲开口,却听到王强轻声自语了一句话。
那句话犹如晴天霹雳,瞬间让她明白了所有。李梅顿时如遭雷击,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来源:才思敏捷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