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称;从韩国获得3500亿预付款;韩高层打脸特朗普:真搞不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9:58 1

摘要:2025年9月26日,特朗普在面对记者时突然放话,称韩国承诺为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而且是“upfront”。这个词在英语里既能理解为“预付款”,也能理解为“先行投入”,被媒体抓住后立刻铺天盖地传播。数字惊人,气势逼人,听上去像一场大胜利。

9月的白宫新闻发布会,特朗普又丢出一枚“巨额炸弹”,宣称韩国会为美国送上3500亿美元的预付款。

他嘴角带笑,仿佛这笔钱已经到账。韩国国内高层却立刻泼冷水,说国家根本没能力现金支付这么庞大的数字。

这场跨太平洋的对话,一个开口要钱,一个摇头称难,剧情像极了商场砍价大战。接下来,就要看看这笔钱从何而来,又为何让两国闹得这么尴尬。

2025年9月26日,特朗普在面对记者时突然放话,称韩国承诺为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而且是“upfront”。这个词在英语里既能理解为“预付款”,也能理解为“先行投入”,被媒体抓住后立刻铺天盖地传播。数字惊人,气势逼人,听上去像一场大胜利。

新闻头条写得热闹,但仔细翻看协议背景就会发现不同。7月美韩达成的谈判确实有3500亿美元投资承诺,作为美国下调关税的条件。但条款里明确,这笔投资包含贷款、股权、长期合作项目,不是现金转账。特朗普把“承诺”说成“预付款”,瞬间让语境变了味。

韩国社会对这个说法很敏感。外汇储备虽有四千多亿美元,但那是国家命脉,拿出八成去做单一交易几乎不可能。韩国媒体反复解释,这笔钱只能分期、分块,用在产业链合作和技术项目上,不可能一次性交账。

韩国的产业界更是担忧。三星、现代等企业正面临全球市场竞争,贸然掏出巨资,会让国内研发和投资吃紧。韩国政府不得不出面安抚,强调不会让国内经济为此受重创。特朗普的说法一经放出,就像把谈判桌上盖好的合同撕开了一个口子,引来两边舆论的交锋。

对美国来说,这种说法可以满足选民的心理预期。特朗普需要向国内展示“我能拿到钱”,尤其在贸易保护政策备受争议的情况下。对韩国来说,这却是一种意外的负担,仿佛被当成提款机。矛盾就在这一个词的解读里不断放大。

9月27日,韩国国家安全顾问姜圣洛站出来明确表态:韩国没有能力以现金方式支付3500亿美元。他的话说得很直接,用“客观和现实角度”来形容这种不可能性。外界解读,这是对特朗普言论的正面“打脸”。

韩国政府同时强调,投资承诺依旧有效,但会通过贷款担保、长期合作基金等方式落实,不是“把钱打进美国账户”。外交部与财政部的官员也补充说,任何支付都必须考虑国内经济稳定。这些表态让韩国舆论稍感安心,但也意味着与美方的谈判会更复杂。

特朗普的说法在韩国被视为“政治表演”。不少评论员指出,他把未来十年逐步展开的投资当成眼前的现金入账,是典型的“选举式包装”。这种做法虽然能博得掌声,却让伙伴国家陷入被动,难免引发不满。

韩国社会对美国的要求早已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需要维持美韩同盟,在经济和安全上依赖美国;另一方面又对频繁的“要价”感到疲惫。从驻军费用分摊到关税豁免,再到这次的3500亿投资,每一次都像被迫做加法。姜圣洛的回应实际上是给美国亮底牌:真搞不定。

财经专家指出,即便韩国真想掏现金,也会触发外汇市场剧烈波动,引发资本外流风险。韩国央行需要维持货币稳定,不能冒这种险。特朗普的算盘敲得很响,但韩国这边有自己的账本。投资合作可以谈,现金预付款根本无解。

这场交锋让双方立场暴露无遗:一方急于对内交代成果,一方必须守住财政底线。矛盾还没结束,后续的博弈还会延续到下一个谈判场合。

美方的算盘其实并不复杂。特朗普在演讲中反复强调“韩国会先付钱”,背后逻辑是向选民展示强硬谈判成果。他把关税下调和投资承诺打包成政绩,3500亿这个数字一喊出口,就像是一个宣传口号,越响越好。

美国国内媒体也紧跟着报道,把这当成特朗普对盟友施压的新范例。有人认为这是延续他一贯的“交易型外交”,无论是驻军费还是投资额,都要算成账面数字给公众看。短期效果是掌声,长期效果则是盟友的不信任。

韩国高层则在死守防线。国家安全顾问姜圣洛直言没法拿现金,财政部门更是不断释放信号,强调资金必须通过产业投资来落实。这种分期、多渠道的方式既能满足协议框架,又能避免市场恐慌。

韩国国内的企业界也加入讨论。三星、现代、LG 等集团提醒政府要谨慎,不要为了政治妥协把资金链掏空。韩国民众的情绪同样敏感,媒体上充斥着“韩国不是提款机”的声音。

双方的僵持点就在于“upfront”的解释。特朗普要的是一笔立刻到账的成果,韩国坚持的是长期投资计划。这种差异一旦公开化,就让谈判失去缓冲区,变成你来我往的公开博弈。

接下来的焦点落在多边场合。美国和韩国预计会在APEC峰会上继续讨论这笔投资。特朗普可能继续高调宣传,而韩国则会更谨慎,用外交辞令模糊细节,避免被套牢。

韩国的现实压力不小。外汇储备虽然规模可观,但用作预付款会带来货币贬值风险。国内经济已经面临出口疲软、青年失业率上升的问题,大规模现金支付显然不现实。韩国必须在安抚美国与守住国内稳定之间走钢丝。

美国的态度则更像是一种试探。特朗普习惯把筹码堆到桌面上,再根据对方反应调整姿态。如果韩国坚决拒绝现金支付,美国可能退而求其次,接受分期投资;若韩国松口,美国就会顺势要求更多。

外界普遍认为,这场谈判不会在短期内有定论。韩国不可能满足所谓的“预付款”,美国也不可能彻底放弃3500亿投资承诺。真正的结果,多半是一个折中方案:既能让特朗普继续吹“拿到钱”,又能让韩国把资金拆分在长期项目里。

在这场跨太平洋的拉锯里,数字成了舞台道具,宣传成了第一动力。韩国守住底线,美国强调胜利,故事会继续上演。至于3500亿究竟什么时候能落实,恐怕还要等很久。

来源:战争创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