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没等我反应,他们还在不停输出:“你认可吗?你认可价格吗?你认可我们吗?现在卖房就是这样的,你不接受,那不如别卖了。”
9月初,我去了某中介事业部的总部。
因为我房子挂牌在卖,所以说邀请我做个面访。
现在回过头看,我觉得与其说是面访,真不如说,是面试。
我坐在那里,他们上来先问我是哪套房,紧接着:
一,问我卖房诚不诚意,认不认可他们;
二,问我接不接受他们的独家,美化;
三,跟我聊价格预期。
他们用“最新的AI大算法”,给了我一个价格。
我敢说,这价,小区里没有一个房东会愿意。
还没等我反应,他们还在不停输出:“你认可吗?你认可价格吗?你认可我们吗?现在卖房就是这样的,你不接受,那不如别卖了。”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说认可?估计下一步就是让我降价。说不认可?他们还邀请了很多房东过来面访,估计我不行,马上就换下一个。
我感觉这不是在面访,而是在面试,我必须得去拿到一份offer。拿到了,人家才愿意卖我的房子。
我没有夸张,被叫去面访的时候,我的真实感受就是这样。有时候真搞不懂,到底谁为谁服务?
要临走了,他们还送了我一本书。我一看,还是左晖先生的《做难而正确的事》。
真不知道,左晖先生在天之灵怎么想?
上面这段,是一位咨询客户跟我们分享的【亲身经历】。
最近,这家中介雇人压价、PUA房东的事也被电视台爆光了,闹得沸沸扬扬。
不少咨询卖房的客户都跟我们聊起过这事,连我们直播时也有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大家都很气愤。
但这样的现象,并不是新鲜事,在过去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一直有发生。
在以前,一些中介就会雇跳广场舞的老年人,来装客户。
他们尤其喜欢上海阿姨、爷叔,毕竟上海话一讲起来,很多买家会觉得这是真客户。而且,你别说,有些阿姨大叔演技还很好,也乐于赚这个钱。记得最早是100元/次,后来涨到过200元/次。
到了这两年,楼市环境不好,中介活不下去,各方面都要省成本,雇演员的钱也想尽量省掉,就开始找隔壁店里的人相互帮忙。
虽然中介假谈一直都有,但整体来说,绿皮作为上海最大的中介平台、一直备受市场信赖的国民品牌,都还是相对规范的。
但随着楼市情况急转直下,到了今年5月,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这家国民品牌的模式和价值观发生了360°的转弯,而且是急剧掉头式的转弯。
他们对房东的压价,突然变的特别凶残;
而且,他们只愿意推9分房源,其他房子基本漠不关心。而9分房源,要么是签了美化的,要么是一口价独家给他们卖的;
而到7月,事情更是达到一个高潮,我们收到同行发来的一份PPT,叫《假谈标准化》。
这种假谈PPT,我们不是第一次看到,而是看过太多了。
但当我打开它时,还是震惊了。
大家都懂,某家红色中介这种PPT不计其数,所以我原本以为,这个PPT也会是红色背底的。
但这次打开,是绿色的。
我没想到,他们会把假谈,当成标准化流程、专业培训来做,PPT上挂的部门甚至是【人力资源部|培训认证部】。
以往,这种PPT最多只流传于区域个别经纪人间,不会用在正规流程培训上,毕竟这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更别说上海最大、最规范的中介了。
从18年,这家中介品牌影响力越来越步入正轨,受到市场认可和信赖,到这两年为了生存而逐渐突破底线,这是房产经纪行业的逆向崩塌。
当然,这里我们不是想针对哪家中介。搞假客户、PUA房东降价的,不只绿皮一家,行业乱象也不仅局限于此。
各种钓鱼网站,各种假房源信息,现在也越来越多。
很多中介店的第一次培训,就是教如何安居客、58平台上发布虚假房源。你会发现上面很多房源是拼凑出来的,甚至DY、小某书上也是大量假房源。
举个2022年上海封城期间的假房源例子。
2700万的房子就标2200万,说房东得抑郁症了,夫妻俩跳楼闹离婚,要割肉卖房子。我当时截了图发朋友圈,讽刺这个事。
下边居然还有人留言,问我是哪一套。
行业走到这一步,真的蛮难受。
尽管在整个上海二手房市场,小魔女团队还是非常小的新生力量,但看到几家规模最大的经纪公司,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也觉得非常失望。
02忍无可忍的房东们现在整个房地产交易量萎缩,中介行业因为没底薪,或底薪只有三四千,每天挣扎在生死线上。
这就滋生很多恐怖、离奇的事情。
从买卖双方的角度,不管房东还是买家,大家都不想跟这些奇葩狗血的事情沾上关系。
有人说,价格下来了,对买家而言不是好事吗?
但你想想,买套房至少也要几百万,可以说是全家最重要的事情,你找这样的公司买房,难道不害怕吗?
马克思的《资本论》里写,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只要有利益,他就能铤而走险。
没有原则的居间方,今天他能这样对房东,明天就能同样手段对买家。
对于房东而言,这样的经纪公司/中介小哥,对卖房还有帮助吗?
中间方的意义,本是促成买卖双方的交易。但现在的买方市场,房东却要面对无情的打压,甚至是践踏。
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除了大环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过去许多年以来,中介与买卖双方的矛盾积怨已久。
为了生存也罢,小人得志也罢,有些人就会对以前趾高气昂的房东狠狠踩上一脚、捅上一刀。
房东甚至都不是甲方了,变成了乙方,甚至丙方。
当然,对于房东来说,大家接触的中介,有些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能理解现在卖房的困难,该有的礼貌和尊重也都有。
但有些中介,就是纯粹在发泄情绪。
我们团队在帮客户卖房的过程中,其实也接到过非常多辱骂性、威胁性的电话。“CNMD,CNND”,“你不降价我就给你下架,你不给我独家我就G死你,谁也别想成交”等等。
我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但是,现在卖房环境里,哪怕中介态度嚣张,哪怕整个小区的业主都对其反感,但你要卖房,终究还是得忍下来。
尤其是当某家门店或连锁中介品牌,在区域内市占率居高不下、形成局部小垄断时,这家店的店长往往会成“全板块最横的存在”,甚至没把业主放在眼里,压价更是毫不手软:
原本能卖800万的房子,他们说不定能直接压你到700万。
有时为了帮客户卖出合理的市场价,也为了对抗这种持续压价的垄断中介,我们反而会把房子交给其他中介来做推广和引流,用这种方式反击。
对房东来说,在这两年卖房,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首先,卖房要付出大量精力。
必须得跟中介频繁对接,即使你知道很多电话,面访根本是无效的;
家里有租客,要来回协调看房时间,还得照顾租客情绪;
自住的房子,要不停调整自己的时间,来接待看房...
这些事看似不大,但日复一日的琐碎叠加,也会身心俱疲。
付出了这么多,房子还是卖不掉,钝刀子割肉,价格越来越低。
买家来看房,挑挑拣拣,交流不在平等的地位,有的买家甚至完全不管市场价是多少,上来就是屠龙刀,恶意砍价。
甚至连中介也来打压和威胁,搞独家、搞一口价、用AI搞个“参考价”,目的就是让你降价。什么,不想降?那就强制下架。
除了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市场乱象,还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还要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质疑。
比如,终于有人出了不错的市场价,家人却觉得价格低了,卖了太可惜,最后导致机会白白流失,房子又再一次陷入漫长的死寂。
这些年,每一个能卖掉房子的房东,背后都藏着无数次的焦虑、煎熬、坚持、妥协,在“想尽快出手”和“不想贱卖”之间反复拉扯,我们特别理解这些压力和窘迫。
所以帮客户卖房时,我们始终抱着一个念头:要把这些压力和糟糕的事扛下来。就像大家身前的盾牌,阻挡住市场冰冷刺骨的寒意。
虽然我们这样一个创新团队,在这个行业里真的像沧海一粟,但是我们仍然竭尽全力为客户排忧解难:
我们帮大家对接所有的中介,你不再会为每天接乱七八糟的电话而心烦;
我们帮大家去跑中介、挖客户,你不用再应付中介刻意的催促和施压,辨别话术的真假;
我们帮你和挑三拣四的买家谈判,帮你争取更合理的成交价,保证交易的安全、顺利;
说到底,所有的问题,我们帮你一一摆平,让你省心、安心地等着房子顺利成交,这就是我们做卖房服务最核心的价值。
虽然,我们是做房产定制化服务的创新型团队,但传统的卖房买房业务,也是我们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跟传统中介也算大半个同行。
看到这个行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有的人根本没原则、没底线、没职业操守,有的人忘了创立团队时的初心、或者根本没初心,我心里其实非常难过,并且很有压力。
因为行业越混乱,对于房东、买家,对于扎根于整个行业的我们来说,都不是好事。
真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管,帮助这个行业回归到一个互相尊重、讲原则、讲诚信的健康氛围里。
尽管我们一直恪守初心,努力为自己客户做事,但毕竟我们在这个行业里太小了,我们的发声,远远不足以影响这个市场的底色。
所以需要更多有理想,有追求,讲正气的团队、卖家买家,大家一起让这个行业变得更规范、更健康。
来源:魔都小魔女地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