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室颤,生命垂危!看长沙市第四医院如何打通“救心高速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09:34 1

摘要:近日,长沙市第四医院上演了一场与死神的“拔河赛”:74岁急性心梗患者两度突发致命室颤,生命防线濒临崩溃。从社区初步处置到救护车转运,再到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紧急施救,长沙市第四医院以无缝衔接的急救链条为支撑,搭配先进ECMO技术,稳稳托住患者生命。

近日,长沙市第四医院上演了一场与死神的“拔河赛”:74岁急性心梗患者两度突发致命室颤,生命防线濒临崩溃。从社区初步处置到救护车转运,再到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紧急施救,长沙市第四医院以无缝衔接的急救链条为支撑,搭配先进ECMO技术,稳稳托住患者生命。

74岁的张爷爷(化名)因胸痛持续发作,前往含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诊医护人员反应迅速,第一时间为其完成心电图检查,并紧急联系长沙市第四医院常驻该中心的副主任医师费爱科前来支援。费爱科迅速判断患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危急。

就在此时,意外突发——张爷爷突然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生死关头,费爱科立即带领社区医护团队展开抢救,快速实施电除颤与心肺复苏。经过紧张施救,张爷爷成功恢复心跳与神志,暂时稳住了生命防线。救护车迅速将张爷爷转往长沙市第四医院。

转院途中,医护人员提前与长沙市第四医院胸痛中心联动,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同步激活导管室,为患者到院后的救治抢出“黄金时间”。

然而,就在救护车刚抵达医院时,死神再次突袭——张爷爷的心脏骤然停跳。120急救团队立即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院内急诊团队无缝衔接,推着抢救床一路小跑,将张爷爷火速送达急诊抢救室,一场与死神的新一轮竞速就此展开。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科立即予以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然而经10分钟的抢救,患者心跳仍未恢复。

“上ECMO!”急诊团队当机立断。医护人员迅速分工,穿刺、置管、连接设备,短短10多分钟,ECMO顺利植入,暗红色的血液经氧合后变为鲜红色回输体内,迅速接管患者循环与氧合功能,为后续治疗牢牢守住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ECMO的支持下,患者生命维持暂时得到了基础保障,但仍未恢复有效心跳。胸痛中心团队一刻不敢耽搁,立即将其转运至介入导管室,介入团队在超声引导下快速进行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冠脉造影结果清晰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这正是引发心梗的“元凶”。

介入团队紧盯屏幕,精准操控器械,小心翼翼将药物球囊送至闭塞部位并成功扩张。当造影显示血流重新通畅,堵塞的“生命通道”被顺利打通时,在场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术后,张爷爷被转入急诊ICU,张爷爷先后出现凝血紊乱、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且心功能持续低下。长沙市第四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心内科、肾内科、临床药学科专家共同研判、制定个体化方案,一方面调整用药控制感染、改善凝血,另一方面迅速置入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心功能。

历经8天昼夜不停地守护,患者病情逐步稳定,心功能明显改善,ECMO成功撤除。

脱离危险后,张爷爷转入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心脏康复病房。一场更细致的“共享照护”服务随即展开。护理团队不仅提供精细的生活护理,更量身定制了从床上活动到床边站立到自主行走的渐进式康复计划。出院时,患者心衰体征明显改善,活动耐量也明显增加,心脏功能已经恢复。

此次救治成功,得益于长沙市第四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急诊ECMO团队、胸痛中心无缝衔接的“快反应”与“硬实力”。

未来,长沙市第四医院将持续完善“社区急救-转运衔接-急诊攻坚-专科治疗-康复管理”全流程救治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协作,提升多学科协同与重症救治能力,筑牢区域健康安全防线。

来源:湖南医聊一点号

相关推荐